毛果~ロコソコ 大草莓鋼彈
鍵盤逛書店

揉了揉眼睛
天氣圖鑑1-3

現在才發現有出2和3了
掰噗~
才不告訴膩雷~~~ (party)
毛果~ロコソコ 大草莓鋼彈
本書沒有要打破格式、追溯美術史的意圖,內容也不是為了解開名畫魅力的祕密。整本書不過是一個喜歡繪畫的人交出的「報告」,內容都是個人的探索尋覓,摻雜「私見與偏見」。我在寫作時,本來就沒有特意安排順序,各位閱讀時從喜歡的畫作讀起即可。我的感想常常離題,有時其他話題談得比畫作本身還多,也有發表努力研究的成果,以及抱佛腳的急就章。

一幅畫看日本【吉卜力創始人、動畫電影巨匠漫談日本傳世國寶,帶你遊歷1200年日本藝術史】
毛果~ロコソコ 大草莓鋼彈
連載上並未特別擬定方針來挑選畫作,硬要說的話,我會盡量挑選刊登在雜誌上時一眼就覺得有趣的作品,而放棄那些我可能很喜歡或極想寫下心得的大尺寸、高密度畫作。畢竟雜誌版面有限,無法傳達這類畫作本身的力量,我也不想讓讀者有隔靴搔癢之感。此外,尺寸太小的風景畫不容易欣賞;經驗法則也告訴我,欣賞抽象畫時,往往得親眼目睹真跡才能感受其魅力。

可以的話,最好能直接前往美術館或是展覽觀賞真跡,因此書裡也夾雜我在展場觀賞時的感想。然而看過真跡,不代表當時的記憶能一直鮮明如昔。而且欣賞真跡時,我們也不見得能在精神或體力上保持全神貫注;要在門庭若市的展間裡隔著玻璃端詳傑作的細節,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毛果~ロコソコ 大草莓鋼彈
不知道為什麼 網頁上的文字很需要校稿 真令人擔心~
毛果~ロコソコ 大草莓鋼彈
「家父生於明治二十一(一八八八)年,從來不看西洋電影。我問過他理由,他說因為每張臉看起來都一樣,分辨不出誰是誰。大家聽了或許會很驚訝。但是那個年代的人跟我們不一樣,很難得看到出現在彩色電視上或是真正的西洋人。黑白電影只拍得出陰影,沒有輪廓線與顏色。容長臉蛋、挺直鼻樑、雙眸深邃,在在符合日本人的審美標準。然而當電影中出現的臉蛋全都符合這些條件時,看起來跟鳥類沒兩樣;加上西洋人多半眼睛與眉毛的色素淺,只能用看石像的方式──以深邃的位置與程度來分辨。雖然是玩笑話,不過家父應該很不擅長用這種方式來分辨人物吧!請容我為家父辯解:他原本是高中校長,以擅長記學生名字聞名,應該不至於連日本人都無法分辨。」

一個詭異的錯字就讓我卡住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