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餐
林靜儀 (@lin_chingyi_physician) on Threads

第一,衛福部不是「公告核准」未成年的變性手術,反而2018年要求的是為了「 避免未成年人過早接受非緊急且不可逆轉之性別手術」,而訂定建議原則,要求醫療團隊需要經過 ✅ 更謹慎的專業評估,有癌化或是嚴重適應困難等因素才考慮手術選項。

第二,這次公告的是在監察院及性平處要求後擬定的「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 📄共有18頁,是讓醫療人員了解LGBT族群就醫時常感到困擾、被歧視或是不被理解,其專業上應該採取的態度和立場, ✅促進溝通 ✅降低誤解 。

類似的促進醫病了解和溝通指引,在十多年前台北市性平會就已經出現過,這是讓過去未接受過多元性別文化或是專業養成的醫療人員,提升醫療專業與社會友善的措施。
2號餐
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
https://www.cda.org.tw/...

「衛生福利部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矯正手術共同性建議原則」
公告「衛生福利部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矯正手術共同性建議原則」- 醫事司
掰噗~
拍拍 (cozy)
啊嗚封狼
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第二頁名詞定義:
https://images.plurk.com/317sBOQXwlbklDNXCd03ln.png
同一份文件第十六頁未成年雙性或性別不明者之醫療手術時機建議原則
https://images.plurk.com/2WeK9hkscCItNAqMoDqNz3.png

如果按照一般所指的性別不明可以理解為生理性的間性人,但法律文件要從定義條開始讀,生理性的Sex在此份文件中以性或性徵表示,性別一詞則採文化定義。

當然完全可以理解寫這份文件的人沒這個意思,只是寫得太爛了詞不達意而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