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ie
@suzie19
愛
Sun, Jan 12, 2025 4:34 PM
Sun, Jan 12, 2025 4:35 PM
56
4
「十年後會變怎樣呢?」
用《LAST MILE》作為2024的收尾,藉由電影停下來思考一下,真是再好也不過了。
以下有雷。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34 PM
Sun, Jan 12, 2025 5:05 PM
映画『ラストマイル』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看完電影後聽原聲帶,特別喜歡〈LAST MILE DAILY FAST〉,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DAILY FAST派遣員工排隊進物流中心上班那場戲的配樂,極其喜歡前面以緊湊節拍呈現上班路上的腳步與心情,到2分29秒帶出倉庫有多壯觀的旋律,我真的聽幾次都不膩。另一首百聽不厭的曲子則是〈止めませんよ、絶対〉,一開始想不起來這首用在哪,後來才想到,應該是艾蓮娜反過來利用警方搜索票的那場戲。因為想確認自己的印象是否正確,也滿想在知道劇情後重看一次,所以去二刷了~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35 PM
Sun, Jan 12, 2025 5:06 PM
二刷才發現第一次看時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擔心害怕甚至隨時會因為壓力太大哭出來的狀態,有些細節走出電影院就忘了,或是觀看當下就沒有跟上角色推理的過程,只能先接受結論免得遺漏更多。第二次看整體來說比較冷靜了(減敏訓練??)但還是好喜歡嗚嗚嗚覺得這部應該會列入我的人生愛片之一。(我對倉庫跟物流有一些些個人情感,也很喜歡產業上下游的故事,而《LAST MILE》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帶出職場中的各種角色,這點也深得我心。)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36 PM
Sun, Jan 12, 2025 4:39 PM
我喜歡開場時,鏡頭跟著艾蓮娜一路進到DAILY FAST的物流中心。當他從地鐵站搭計程車進公司的路上,一旁與其同路的,是人擠人的員工接駁巴士。當他走下計程車時,這些派遣員工也走下巴士,直接安檢,然後在廣場進行有無識別證的分流。當他進到公司大廳,找到等著跟他會合的梨本孔時,派遣員工一一交出口袋裡的東西,連飲用水都是現場領瓶裝水(不能自備)。當他發現置物櫃壞掉卻沒有修理時,我們才知道正職人員只有9人,而派遣員工在黑色星期五時多達800人。
兩次看到這一幕我都有點想哭,一方面是因為想到《游牧人生》中關於亞馬遜倉庫的描寫,另一方面是好喜歡電影透過這些畫面,讓倉儲工作變得寫實又立體,也呼應了後面艾蓮娜接受警方調查後,很有把握地說:DAILY FAST符合國際標準,要帶危險物品進來再出貨給客人,是不可能的任務。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38 PM
Sun, Jan 12, 2025 4:40 PM
其他我也很喜歡的寫實細節:
- 第二次爆炸發生在物流中心附近的保險公司,貨運送達時,DAYLY FAST的箱子佔多數,也呼應艾蓮娜威脅羊急便的八木先生時那句「但我們佔六成對吧」。(換成臺灣的話可能就是momo⋯⋯嗎?)
- 為了確保出貨的包裹沒問題,需要先通過安檢(我好欣賞艾蓮娜下單購買10台安檢機www)。但集貨轉運的流程,因為不同工作場合,有不同年齡層的員工,習慣透過數位/類比的方式傳輸資料,而陷入一團混亂,不只商務包裹遭到耽擱,連需要優先配送的醫療包裹都被遺忘在籠車中。
- 好欣賞DAILY FAST出動機車快遞配送醫療包裹,以及電影有好好呈現出,當物流的其中一環銜接不上時,社會各個角落會發生什麼事。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39 PM
我看《LAST MILE》有個感觸是,因為我不會做菜,之前仗著臺灣外食很方便,也沒有打算要練習,不過今年各行各業缺工狀況滿嚴重的,平常上下班,看著路邊各種店家的徵人告示貼了好幾個月都沒撤下來過,就忍不住擔心以後臺灣可能沒有這麼方便的生活了。
比方說以後還找得到水電工嗎?以後還有人願意做服務業或是清潔隊嗎?以後誰來蓋房子呢?(現在工地已經很多移工了)其他基礎建設會不會因為人力不足產生更大的問題呢?如果這些工作越來越少人做,或是沒人做,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這個社會會變得怎麼樣?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0 PM
雖然我擔心的狀況,和《LAST MILE》片中面臨的問題,形成的原因不一樣。但散場時我的確用近似許願的態度想著:如果這部電影可以讓更多人在快速前進的節奏中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生活在怎樣的社會,哪些選擇可以更靠近那樣的社會⋯⋯那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或許就不會大到承擔不起吧。
btw, 二刷還是在日之本滾筒洗衣機那一段流淚 😭
唉,我實在是很受不了洗衣機承受爆炸衝擊後的特寫鏡頭,這一幕如此明確地傳達出:「我很可靠,即使丟個炸彈給我,都能守護大家,但這樣的企業卻敵不過競爭而被時代淘汰了。」
但我很喜歡對爸爸說「沒有人珍惜你啊」的兒子,在遇到危險時,有好好被爸爸珍惜QQ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0 PM
再來想寫一下這部電影中各式各樣的職員和管理者。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0 PM
先說八木。
整部片有一幕我覺得特別突兀,就是八木先生面朝集貨倉庫內部(觀眾的右邊)的特寫。在其他人宣布好消息時,八木才以自信的腳步,迎向眾人,說「我這邊也接到消息」。那個突兀感是,他彷彿是個在後台等待上場時機的演員。
但或許正是如此,就如艾蓮娜所說:「你看起來比我想得還要精明。」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1 PM
Sun, Jan 12, 2025 4:42 PM
再來是梨本孔(ㄉ職涯發展)。
第一次看完電影後,我跟也有看《LAST MILE》的同事們聊到某個話題時,隨口提到「我覺得孔接主任,下一步也是離職了」,對此同事有不同的想法,我才開始認真思考:為何我在看電影當下會有這樣的覺得?
以下是那個直覺的解壓縮:
我主要是覺得,孔以「自己好為優先」的特質滿明顯的,所以我有點難想像他有意願接管理職,如果沒意願又被趕鴨子上架,我覺得他也不會勉強自己硬接。
再來是我覺得他的個性很適合執行,交辦任務給他,他絕對會做好給你,甚至可以交出超乎預期的成果(前提是他有興趣),但如果他是管理職,面臨危機時,決策的魄力可能不足,這點從他和艾蓮娜對於「以顧客為中心」這句話的認知就可以看出兩人的差異。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2 PM
這可能也跟孔之前的工作經歷有關,對他來說DAILY FAST(美商)是天堂,但他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他只是員工,不用肩負管理責任(不過後來查資料時,在維基百科看到孔其實是團隊經理,所以可能也需要管理派遣員工之類的)。
包裹爆炸事件發生時,他和艾蓮娜雖然都在意人命和社會責任,但艾蓮娜心中還有更全面的決策流程,包括對下游廠商施壓,確保包裹能正常出貨;和警方談判,甚至反過來利用合作得到更好的解方;將消息壓到週末,以躲過股價下跌等等。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2 PM
或許炸彈事件對孔而言會是個契機,但在艾蓮娜對他說輪到他接主任時,他完全是被趕鴨子上架的狀態。我不覺得來到美商避難(?)的他會想接管理職,即便他想接管理職,現在的他也還沒準備好,不只是向下管理,也包含升職後可能需要和五十嵐、亞洲區經理那一類的主管開會,但我覺得他也是有點懶得向上管理的人XD 簡單來說,本人意願、格局、能力都還不夠充分。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2 PM
Mon, Jan 13, 2025 2:37 PM
最後想說一下五十嵐和莎拉。
我不討厭五十嵐,只是看到他按下跑步機的停止鍵時,我會想到山崎佑因為恐懼黑色星期五,而用自身體重去阻止輸送帶繼續運作。我看到五十嵐對艾蓮娜說不然我還能怎麼做的時候,也覺得很諷刺,你眼前的這位優秀人才,不是才剛剛想出了一種解方嗎?
但看到他躺在瑜伽墊上的身影,和重傷的山崎佑相映,又覺得無奈。我待過那種每天被KPI追著跑的工作環境,可以想像人在壓力的框架之下,無法跳脫出來,無法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思考該如何根本處理問題,以及這些狀況有多麼容易發生。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3 PM
Sun, Jan 12, 2025 4:44 PM
我沒那麼喜歡莎拉,他會被我分類到「明明有意識到問題存在,卻心存僥倖的管理者」,而我認為這比無力處理更糟糕。
也因此,我很喜歡艾蓮娜離開DAILY FAST前,和莎拉的通話。當莎拉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黑色星期五不能停止,大家都很期待呀!艾蓮娜則回應:魔法咒語,說著說著就被牽著走了,提醒你,還有別的炸彈。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臺灣麥當勞的事,當企業發生公關危機發生時,雖然也有不在意,或者無法/選擇不抵制的民眾,但也有因為見識到企業忽視問題的能力,而採取行動的消費者。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5 PM
《LAST MILE》的最後一幕,是拉遠的市區街道空拍,畫面上人來人往,配上那句「What do you want?」的廣告詞,或許也可以解讀為這部電影對觀眾的提問。
但我忍不住想:筧算是很有行動力的人了,他去美國找過艾蓮娜,也寫過信給DAILY FAST總部,可是過了五年,仍然得不到他希望的公道。
我原本以為他之所以採取隨機炸彈包裹的做法,是希望能夠引起大眾的注意,可是他選擇以同樣的方式結束生命,又有誰能繼續把山崎佑和他的遭遇說下去?梨本孔嗎?或許,但只是或許。而且以筧跟DAILY FAST交手過的經驗,難道還期待裡面有人會為他聲張正義嗎?想到DAILY FAST說不定還會透過爆炸危機安全解除,順勢強化企業在民眾心中的好感度,民眾過沒多久說不定也就忘了這些事,繼續回到日復一日的日常步調中,就覺得有點難過。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7 PM
我沒有把艾蓮娜單獨抽出來寫,但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我很喜歡他(好愛他說自己有心情上的時差 ❤️)。
艾蓮娜離開DAILY FAST前,分別和莎拉、孔有一段小小的談話,事後想起這段,突然覺得舟渡這個姓也很有趣,彷彿是一個由此到彼的過渡與轉折。
suzie
@suzie19
Sun, Jan 12, 2025 4:48 PM
Sun, Jan 12, 2025 4:48 PM
*其他:
看到第一位配送員後來接受警方詢問時說:雖然頭髮長度不一樣,但是同一個人。
我實在是讚嘆不已!二刷時有認真注意長髮跟短髮,但美國筧和日本筧在我眼中就是兩個人,我真的無能為力⋯⋯
|
二刷時確定日文「包包」的發音和韓文很相似!日文是かばん(kaban),韓文是가방(kabang)。
|
雖然我喜歡片中所有清晨的陽光,但看到梨本孔睡在棧板上還是頭皮發麻!!!不知道DAILY FAST清洗棧板的頻率,但我曾經看過棧板內有死老鼠,勸大家不要學孔亂躺亂睡 😖
suzie
@suzie19
分享
Sun, Jan 12, 2025 5:07 PM
*《游牧人生》書摘
suzie
@suzie19
分享
Sun, Jan 12, 2025 5:08 PM
這些臨時工都是一次輪十小時或十小時以上的班,值班期間得在水泥地面步行十五英里以上。由於要掃瞄、分類和裝箱的關係,過程中還得不斷彎腰、蹲下、伸手取物和爬梯子。等到消費者的假日瘋狂大採購結束,亞馬遜不再需要露營車勞動力這個打工專案時,就會立刻解雇這批工人。
suzie
@suzie19
分享
Sun, Jan 12, 2025 5:08 PM
有其他臨時工談到「扳機指」的毛病,那是一種肌腱方面的疾病,是因反覆做同一個動作而引發,譬如手持條碼掃瞄槍。我也進去過他們的露營車,很多車內塞的藥品多到簡直媲美行動藥房,譬如冰熱止痛凝膠、泡腳的浴桶、浴鹽,以及一瓶瓶的Aleve和Advil止痛藥。就算吃光了,也不用怕,因為亞馬遜的倉庫裡有壁掛式自動販賣機提供免費成藥。
suzie
@suzie19
分享
Sun, Jan 12, 2025 5:08 PM
臨時工們也說他們被迫達成更大的產出目標,口語上來說,就是眾所皆知的「壓力管理」。亞馬遜會監視即時產量,當員工拿著連線的掃瞄槍移動和整理貨品時,掃瞄槍裡的數據就會被加以分析。一位叫蘿拉.葛拉漢(Laura Graham)的「露營車勞動力」臨時工,是在堪薩斯州科菲威爾的倉庫擔任物流理貨員,她告訴我她每掃瞄一個產品,她的螢幕上就會出現倒數計時的畫面,指示她得在多少秒之內掃瞄下一個產品,活像她在電競遊戲裡進階到下一個等級似的。
載入新的回覆
「十年後會變怎樣呢?」
用《LAST MILE》作為2024的收尾,藉由電影停下來思考一下,真是再好也不過了。
以下有雷。
兩次看到這一幕我都有點想哭,一方面是因為想到《游牧人生》中關於亞馬遜倉庫的描寫,另一方面是好喜歡電影透過這些畫面,讓倉儲工作變得寫實又立體,也呼應了後面艾蓮娜接受警方調查後,很有把握地說:DAILY FAST符合國際標準,要帶危險物品進來再出貨給客人,是不可能的任務。
- 第二次爆炸發生在物流中心附近的保險公司,貨運送達時,DAYLY FAST的箱子佔多數,也呼應艾蓮娜威脅羊急便的八木先生時那句「但我們佔六成對吧」。(換成臺灣的話可能就是momo⋯⋯嗎?)
- 為了確保出貨的包裹沒問題,需要先通過安檢(我好欣賞艾蓮娜下單購買10台安檢機www)。但集貨轉運的流程,因為不同工作場合,有不同年齡層的員工,習慣透過數位/類比的方式傳輸資料,而陷入一團混亂,不只商務包裹遭到耽擱,連需要優先配送的醫療包裹都被遺忘在籠車中。
- 好欣賞DAILY FAST出動機車快遞配送醫療包裹,以及電影有好好呈現出,當物流的其中一環銜接不上時,社會各個角落會發生什麼事。
比方說以後還找得到水電工嗎?以後還有人願意做服務業或是清潔隊嗎?以後誰來蓋房子呢?(現在工地已經很多移工了)其他基礎建設會不會因為人力不足產生更大的問題呢?如果這些工作越來越少人做,或是沒人做,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這個社會會變得怎麼樣?
btw, 二刷還是在日之本滾筒洗衣機那一段流淚 😭
唉,我實在是很受不了洗衣機承受爆炸衝擊後的特寫鏡頭,這一幕如此明確地傳達出:「我很可靠,即使丟個炸彈給我,都能守護大家,但這樣的企業卻敵不過競爭而被時代淘汰了。」
但我很喜歡對爸爸說「沒有人珍惜你啊」的兒子,在遇到危險時,有好好被爸爸珍惜QQ
整部片有一幕我覺得特別突兀,就是八木先生面朝集貨倉庫內部(觀眾的右邊)的特寫。在其他人宣布好消息時,八木才以自信的腳步,迎向眾人,說「我這邊也接到消息」。那個突兀感是,他彷彿是個在後台等待上場時機的演員。
但或許正是如此,就如艾蓮娜所說:「你看起來比我想得還要精明。」
第一次看完電影後,我跟也有看《LAST MILE》的同事們聊到某個話題時,隨口提到「我覺得孔接主任,下一步也是離職了」,對此同事有不同的想法,我才開始認真思考:為何我在看電影當下會有這樣的覺得?
以下是那個直覺的解壓縮:
我主要是覺得,孔以「自己好為優先」的特質滿明顯的,所以我有點難想像他有意願接管理職,如果沒意願又被趕鴨子上架,我覺得他也不會勉強自己硬接。
再來是我覺得他的個性很適合執行,交辦任務給他,他絕對會做好給你,甚至可以交出超乎預期的成果(前提是他有興趣),但如果他是管理職,面臨危機時,決策的魄力可能不足,這點從他和艾蓮娜對於「以顧客為中心」這句話的認知就可以看出兩人的差異。
包裹爆炸事件發生時,他和艾蓮娜雖然都在意人命和社會責任,但艾蓮娜心中還有更全面的決策流程,包括對下游廠商施壓,確保包裹能正常出貨;和警方談判,甚至反過來利用合作得到更好的解方;將消息壓到週末,以躲過股價下跌等等。
我不討厭五十嵐,只是看到他按下跑步機的停止鍵時,我會想到山崎佑因為恐懼黑色星期五,而用自身體重去阻止輸送帶繼續運作。我看到五十嵐對艾蓮娜說不然我還能怎麼做的時候,也覺得很諷刺,你眼前的這位優秀人才,不是才剛剛想出了一種解方嗎?
但看到他躺在瑜伽墊上的身影,和重傷的山崎佑相映,又覺得無奈。我待過那種每天被KPI追著跑的工作環境,可以想像人在壓力的框架之下,無法跳脫出來,無法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思考該如何根本處理問題,以及這些狀況有多麼容易發生。
也因此,我很喜歡艾蓮娜離開DAILY FAST前,和莎拉的通話。當莎拉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黑色星期五不能停止,大家都很期待呀!艾蓮娜則回應:魔法咒語,說著說著就被牽著走了,提醒你,還有別的炸彈。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臺灣麥當勞的事,當企業發生公關危機發生時,雖然也有不在意,或者無法/選擇不抵制的民眾,但也有因為見識到企業忽視問題的能力,而採取行動的消費者。
但我忍不住想:筧算是很有行動力的人了,他去美國找過艾蓮娜,也寫過信給DAILY FAST總部,可是過了五年,仍然得不到他希望的公道。
我原本以為他之所以採取隨機炸彈包裹的做法,是希望能夠引起大眾的注意,可是他選擇以同樣的方式結束生命,又有誰能繼續把山崎佑和他的遭遇說下去?梨本孔嗎?或許,但只是或許。而且以筧跟DAILY FAST交手過的經驗,難道還期待裡面有人會為他聲張正義嗎?想到DAILY FAST說不定還會透過爆炸危機安全解除,順勢強化企業在民眾心中的好感度,民眾過沒多久說不定也就忘了這些事,繼續回到日復一日的日常步調中,就覺得有點難過。
艾蓮娜離開DAILY FAST前,分別和莎拉、孔有一段小小的談話,事後想起這段,突然覺得舟渡這個姓也很有趣,彷彿是一個由此到彼的過渡與轉折。
看到第一位配送員後來接受警方詢問時說:雖然頭髮長度不一樣,但是同一個人。
我實在是讚嘆不已!二刷時有認真注意長髮跟短髮,但美國筧和日本筧在我眼中就是兩個人,我真的無能為力⋯⋯
|
二刷時確定日文「包包」的發音和韓文很相似!日文是かばん(kaban),韓文是가방(kabang)。
|
雖然我喜歡片中所有清晨的陽光,但看到梨本孔睡在棧板上還是頭皮發麻!!!不知道DAILY FAST清洗棧板的頻率,但我曾經看過棧板內有死老鼠,勸大家不要學孔亂躺亂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