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3 AM
3
看不到耿軍的《漂亮朋友》只好看克勞德雷路許的《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3 AM
以前看過Claude Lelouch的《偶然與巧合》但沒很喜歡,可能就是單純電波沒對到,但看了格局更大的《戰火浮生錄》又覺得好像沒有把他擅長描寫男女情愛的專長發揮,卡在一種對這位名導的了解不上不下的感覺好微妙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4 AM
這部簡單來說就是發生在描寫二戰對藝術與家庭心靈如何造成失落和創傷,最後出現全球公益組織紅十字會為了戰爭難民和兒童募款,進而集結世界級表演人士一起詮釋新一代名曲「波麗露」的音樂群像劇電影。時代跨度了大概也是有60年,從四組在俄、德、法、美的音樂世家展開,描述二戰爆發後各自的際遇以及創傷如何影響他們對音樂的態度。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4 AM
有幾幕個人很有印象也很喜歡:
1. 德國組鋼琴師(後成為指揮家)因為在希字頭首相面前免掩鋼琴而被拍派被佔領的法國擔任樂團領隊,訓練期間有兩名法國女子在旁邊偷看他,還在他衣服裡塞錢(沒塞好他還忍不住伸手藏好)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4 AM
Mon, Jan 13, 2025 2:40 AM
2. 法國組女提琴手的兒子在搭乘火車開往集中營期間,趁著夜色一起在夜總會負責彈鋼琴的丈夫偷偷把襁褓中的嬰兒從車廂的底部隱門放到鐵軌上。很傷心的一幕。後來丈夫被送進毒氣室也是。
3. 美國組的暢銷樂團頭領,隔壁鄰居的雙胞胎兒子雙雙戰死在諾曼地大空降的一幕。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5 AM
4. 俄國組一開始芭蕾舞者在跳「波麗露」,沒被選上時恭喜完同伴後神情落寞。當她沿著走廊想要離開時,鏡頭外面講堂的評審之一音樂家悄悄走近。
5. 戰後,在鄉下健康成長的法國女子成上列車要到巴黎結婚,不幸和一群歸鄉的大兵坐在同一車廂,大兵講了冷笑話一直想逗她笑。下車後一個PAN鏡頭帶四個大兵下車見家人,最後又PAN回女子身上。
6. 結局的新世代「波麗露」演繹。跑字幕時紅十字會的直升機升空,曾經的戰鬥用載具現在捎來的是和解與希望。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7 AM
其他還有很多場面覺得導演處理得很好,影像掌握力不俗,文戲有很多並不戲劇化但滿有味道,表演和歌唱的部分甚至會做的像舞台劇或歌舞劇一樣非常精緻,但由於是分四組世家和四個國家,雖不至於看不懂但覺得情緒上常有斷裂感,就算有時前後切換偶爾是人物感性上的連結,可惜並不明顯,但也因為跨國跳躍削弱了餘韻。如果再鋪陳細節加上剪片電影大概要4小時,可感覺會更順更好看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7 AM
Claude Lelouch的電影風格
【2024 雄影】影像作為銜接不同時空的媒介:「克勞德.雷路許」專題 | 放映週報
「如果我們能將文本的範圍,從有著特定物質載體的技術媒介,擴大成為我們持續進行書寫的記憶本身,那克勞德.雷路許最為人所知的作品《男歡女愛》,或許正是因為將上述的邏輯以最為自然、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而成為他最為膾炙人口,也是評價最高的作品。反過來說,儘管看起來主題各異,甚至雷路許更多時候是將目光放在戰後法國人的心靈狀態,以及藝術本身回應集體創傷的倫理責任,然而他始終反覆操作的說故事邏輯其實並沒有變:以影像作為銜接複數關係的媒介。」啊但我這次沒有要看《男歡女愛》真猶豫……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8 AM
另外電影對這些音樂世家的政治立場沒有多加描繪,最多的就是德國組,戰後鋼琴師轉為指揮家後,他到紐約公演卻被猶太人集體反制,故意搶光票讓劇院空無一人那幕,在視覺和劇情上的衝擊也很強大。他在不只一次的公開記者會被問到他對希字頭領袖的意見,但他的回答都是:他只是在領袖面前表演並被讚揚,只有音樂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18 AM
當然也可以說這位音樂家乃至整部電影的政治意識趨於保守,二戰是當年代全世界的共同創傷,所以角色自然可以這麼說,對這樣的超級大事件處於被動且不敏感。而導演是怎麼拍這位德裔鋼琴師那場表演的,他只是戰戰兢兢拍完,被拉到希字頭首領面前還臉紅心跳受寵若驚,十足一名沒有政治企圖的音樂家。不過要記得歷史之下很多文藝人士,對政當局態度是曖昧複雜的,卻由於這種複雜性而同時受不同的政治理念迫害,這部電影關照人物的方式其實很有距離感,而這種距離感能讓觀眾意識到這種空白狀態。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21 AM
Sun, Jan 12, 2025 8:30 AM
劇照好難找...
最後要說美國組員有出現Geraldine Chaplin,是演《飼養烏鴉》的媽媽!!
電影一開始提到「歷史不斷重蹈覆轍」所以二戰後很多子女輩是同一人演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23 AM
Fanny Ardant也演了一個小角色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24 AM
也很喜歡的一幕,那個木製小鋼琴也太可愛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26 AM
其實是看到和前面電影畫面完全不同(畫風突變)的現代舞很好奇怎麼會變成這樣才來看的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Sun, Jan 12, 2025 8:27 AM
法國組夜總會的同事個人都好喜歡,很喜歡其中一對歌喉超好超會跳踢踏舞的女演員,後來也反覆出現在不同的故事線(可能是不同人也可能是同一人),優秀的演唱能力狀似埋沒在歷史舞台之下(選秀那段也是,經歷過二戰仍不減魅力的聲音仍基於某些原因沒被選中),卻是在街道賣藝繼續傳遞美麗的歌聲,我覺得也是電影的重要支線。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Mon, Jan 13, 2025 11:44 AM
查到這個,真有趣
weipeng (@afailedman) on X
突然回想起來當年看完《偶然與巧合》後問朋友某一幕女主角奔跑跟拍的鏡頭怎麼做到的,不像是單純推軌因為鏡頭不穩,但也沒有不穩到像是手持跟著女主角身後一起奔跑。朋友回答我那是攝影師坐在輪椅上,後面有人推才拍成的。
潔楚Gertrude
@gertrudelu
說
Mon, Jan 13, 2025 11:47 AM
Mon, Jan 13, 2025 11:48 AM
照這樣看來這類有些頑皮的拍法應該散落在Claude Lelouch的電影裡,是他有趣的地方之一,也難怪Lelouch的某些鏡頭都有一種不太符合常規的靈巧感。
載入新的回覆
1. 德國組鋼琴師(後成為指揮家)因為在希字頭首相面前免掩鋼琴而被拍派被佔領的法國擔任樂團領隊,訓練期間有兩名法國女子在旁邊偷看他,還在他衣服裡塞錢(沒塞好他還忍不住伸手藏好)
3. 美國組的暢銷樂團頭領,隔壁鄰居的雙胞胎兒子雙雙戰死在諾曼地大空降的一幕。
5. 戰後,在鄉下健康成長的法國女子成上列車要到巴黎結婚,不幸和一群歸鄉的大兵坐在同一車廂,大兵講了冷笑話一直想逗她笑。下車後一個PAN鏡頭帶四個大兵下車見家人,最後又PAN回女子身上。
6. 結局的新世代「波麗露」演繹。跑字幕時紅十字會的直升機升空,曾經的戰鬥用載具現在捎來的是和解與希望。
劇照好難找...
最後要說美國組員有出現Geraldine Chaplin,是演《飼養烏鴉》的媽媽!!
Fanny Ardant也演了一個小角色
也很喜歡的一幕,那個木製小鋼琴也太可愛
其實是看到和前面電影畫面完全不同(畫風突變)的現代舞很好奇怎麼會變成這樣才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