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支語警察
看到其他SNS上還有人以為生抽是醬油的支語 身為地理廣東人,來跟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台灣朋友說明一下好了
生抽是醬油(廣東稱為「豉油」)的一種,但在用詞上,生抽跟醬油並不是同一個概念,「生抽」不能完全取代「醬油」/「豉油」
生抽與老抽相對,會用兩個詞來分辨,是因為兩者功能不一樣,不講豉油/醬油而講生抽老抽的時候都是意有所指
生抽味道濃、很鹹,但顏色較淡,主要用來調味
老抽鹹味較淡、偏甜,顏色較深,主要用以給食物調色
還有一種廚房很常見但不常出現在用語中的「頭抽」,是指頭一波提煉出來、品質最好的鼓油,本質上為生抽的一種,通常以生抽統稱之
就像日本醬油也有分味噌醬油甜醬油白醬油等等等等,對某種事物的認知有著地區分野就把不同種類的叫法都一律打成支語是種……挺狹窄的行為(試圖委婉)
kimchi495
台灣有在用生抽老抽來形容兩種醬油嗎
ಠ_ಠ
噗主香港人,歡迎友善理性討論,引戰言論會刪除,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wasabi3094
台灣的醬油產業是跟著日本的,所以沒有生抽、老抽這個用法
ಠ_ಠ
kimchi495: 據我所知台灣普遍來說沒有,但噗首是在嘗試說明「會有不同地區的人使用生抽或老抽來區分醬油種類」的這件事
這兩個詞在世界各地的的華人粵菜譜系中都非常常見(包括新馬等地區),只因為台灣很少在用就稱其為支語是不太理智的行為~
希望這樣有講得更清楚
bean3842
生抽老抽跟醬油醬油膏還是有差ㄉ
可以當作專有名詞ㄅ
wasabi3094
東南亞的生抽、老抽是當初跟著往東南亞發展的中國人帶去的,所以他們用並沒有任何問題
wasabi3094
所以說生抽、老抽是中國用語並沒有什麼問題吧
cookie3611
噗主的意思:生抽老抽是香港用語,不是中國用語
crab3780
生老抽小時候就有聽過
現在討論是不是支語我有點意外(中年人
ಠ_ಠ
wasabi3094: 如果要這樣追本溯源的話,很多港台用語都不得不被列入中國用語或支語之列了啊XD
kimchi495
啊我懂了,噗主想說的是中國起源的都不能算支語對嗎
fairy3298
wasabi3094: 簡單一點來講
醬油的中國或香港版用語是豉油,生抽老抽是醬油種類裡面的再細分
ಠ_ಠ
我的原意不完全是這樣,香港的確會用生抽老抽,但絕不是專利,世界各地的粵菜廚師都會這樣用XD
詞源的方面,就像新加坡或馬來西亞不少人會把「萬」稱為「十千」,這也是到當地發展的華語人士帶過去的說法(所謂的起源自中國),但這樣「十千」也算是支語嗎?應該不算吧?
ಠ_ಠ
發現自己某些字句可能會衍生歧義,重新編輯希望更好理解,可以的話請幫我F5一下,感謝各位
cookie3611
噗主有點誤會支語的意思,如果臺灣本來就有的用語硬要用中國用語代替,那就是支語

舉例來說,臺灣本來就叫「影片」,卻講「視頻」那就是支語,不是說:「可是馬來西亞也講視頻呀」就不算
kimchi495
支語不是論起源的,是在台灣被使用了才會被稱為支語喔……在其他國家不會有支語這個概念
cookie3611
這麼舉例,某個詞你們粵語本來就有的,結果年輕人硬要用中國用語替代,漸漸的未來年輕人都忘了那個詞原本的粵語怎麼說了

這就是支語造成的問題
guava7512
cookie3611: 講得好好
guava6675
不會將生抽老抽視為支語,而是這兩項物品在台灣比較少見....嗎?至少身邊親戚有在煮菜的都沒有看過有用過
ಠ_ಠ
cookie3611: 可以理解旅人的說法,也就是說如果在台灣有人把醬油說成「豉油」,就會被認為是支語,對嗎?
不過蠻微妙的是中國大陸其實也在用「醬油」,豉油大多是粵廣地區在用,這樣好像會出現中國和台灣用語一致、但港澳用語反而不同的情況
另外噗首主要想說明的是 生抽/老抽≠豉油/醬油
這樣也會存在取代的問題嗎?
cookie3611
噗首說的生抽老抽問題,我是認同噗主的,但臺灣針對濃淡確實也有自己的說法,如果有人用生抽老抽,甚至豉油,我會覺得那是「粵語」

生抽、老抽,臺灣有些醬油品牌比較偏港式製法的也有在用,一竿子打成支語當然不妥,主要還是看使用情境吧,如果是拍料理短影片,風格和料理明顯是模仿中國的,那就會覺得「這些人用這種說法很支」(甚至這些人連生抽來自粵語都不知道|||)

當然同為華語臺灣有很多用語還是跟他們一樣,這很正常,如果因此就要改成粵語、新馬用語,反而本末倒置了
star821
結論:相同的人、事、物,在中國與台灣有不同的叫法(如:西紅柿與番茄,特朗普與川普),在此種情況,台灣人用中國用語來稱呼的話就是支語(其他地區華人不在討論範圍內)

噗主所說的生抽、老抽並非直接等同「醬油」一詞,而是醬油向下細分的專有名詞,台灣沒有用來稱呼這兩種醬油的名詞,可以直接使用,不算支語
ಠ_ಠ
cookie3611: 明白了,謝謝旅人的補充 也感謝旅人願意區分中國用語和粵語
這邊的觀察,噗浪上還是會有部份人直接以「香港就是支」的態度把港澳用語/粵語一律總結為支語,每次看到都挺心累的(離題了)所以非常感謝您的補充和理解
那麼也想請教台灣的濃淡說法是什麼?(印象中真的沒有聽過)
ಠ_ಠ
star821: 謝謝旅人幫忙總結!噗首打一大篇的原意就是想指出生抽老抽跟醬油或豉油的概念有差,但我觀點表達得不夠清晰,您的結論把我想說的論點很好地傳達出來了
pirate1590
ಠ_ಠ: 臺灣感覺沒特別區分濃淡......至少我家就只有醬油膏跟醬油的區別(偶爾會用蠔油,我知道不一樣但實在感覺不出來使用的時機差在哪)
我家都用香菇醬油!
goose2178
ಠ_ಠ: 市面上有顏色較淡的,品項會叫做白醬油。
蔭油跟醬油的差別?壺底油是什麼?醬油種類大解密!
cookie3611
薄鹽醬油:鹽分更少、適合沾醬
純釀醬油:強調原始釀造,非化學
調味醬油:昆布、柴魚、檸檬,各種不同口味
(日式醬油也是調味醬油)
醬油:普通醬油,類似「生抽」
陳年醬油:類似「老抽」,上色好用
蠔油:熬煮過程加了牡蠣
香菇素蠔油:熬煮過程加了香菇
蔭油:用黑豆釀造
壺底油:類似「頭抽」,釀壺底最原始第一批的醬油
醬油膏:加入澱粉、砂糖,黏稠沾醬
cat2473
我感覺台灣人醬油濃淡都直接用品牌來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