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03 AM
Mon, Jan 6, 2025 1:04 AM
1
中國和日本的稻米品質正在下降,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夜間高溫
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04 AM
使用機器學習分析氣候因素對稻米品質的影響,納入 收穫前40天的氣候數據 來建立預測稻米品質的模型。
他們把夜間溫度 (NT, Nighttime Temperature)、太陽輻射 (SR, Solar Radiation)、降雨量 (PR, Precipitation)、日間蒸氣壓差 (VPD, Vapor Pressure Deficit)這四個氣候數據代入模型,發現 只有夜間溫度變化趨勢 與品質變化吻合。
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10 AM
稻米是主要糧食, 所以優先被用大數據 探討品質下降的細微原因
像綠葉蔬菜 或是水果, 很可能就沒有這種大數據分析的結論了
我在想, 那是不是可以 拿過來沿用
譬如, 我的魚菜共生智慧農場 可以調整水溫的
那就在夜間 下降其水溫唄
本來我是想 降低中午的水溫的 ...
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11 AM
沒有大數據 用猜的
真可能猜錯 因而資源錯誤配置
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13 AM
夜間溫度 是指氣溫, 您怎調整水溫呢 ??
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14 AM
冷水比冷氣 便宜唄 哈
joinjoin彭醫師
@joinjoin
Mon, Jan 6, 2025 1:17 AM
去年夏天超極熱 全台灣魚菜共生的農場 都慘兮兮
應變得當的 佔不到 5%
載入新的回覆
他們把夜間溫度 (NT, Nighttime Temperature)、太陽輻射 (SR, Solar Radiation)、降雨量 (PR, Precipitation)、日間蒸氣壓差 (VPD, Vapor Pressure Deficit)這四個氣候數據代入模型,發現 只有夜間溫度變化趨勢 與品質變化吻合。
像綠葉蔬菜 或是水果, 很可能就沒有這種大數據分析的結論了
我在想, 那是不是可以 拿過來沿用
譬如, 我的魚菜共生智慧農場 可以調整水溫的
那就在夜間 下降其水溫唄
本來我是想 降低中午的水溫的 ...
真可能猜錯 因而資源錯誤配置
應變得當的 佔不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