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Wed, Jan 1, 2025 12:44 AM
5
[1月雜]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Wed, Jan 1, 2025 12:44 AM
@soratsubasa_416 - [12月雜]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Wed, Jan 1, 2025 12:47 AM
新年快樂
跨年在不小心吃得過飽的狀態下度過了幾個小時,現在總算是有點好轉
平時熬太多夜,今天卻一閉眼就感覺要昏迷,差不多該洗洗睡ww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Wed, Jan 1, 2025 12:50 AM
2025第一天,成功在剛開不久的畫圖用帳號發貼文和限動、@我推,但就算她沒看到,之後也會繼續畫&繼續po的(希望殼以
鷗椰 🐶🪝
@zengYA
Wed, Jan 1, 2025 4:16 AM
希望可以被翻牌!!!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Wed, Jan 1, 2025 11:38 AM
鷗椰 🐶🪝
: 謝謝
我繼續努力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Fri, Jan 3, 2025 1:07 PM
詹雅涵 (@romi_jhan1987) on Threads
野木編的新春SP《慢行列車》
星野源&松坂桃李的BL
底下留言敲碗想看gakki和戶田的百合的你各位,都先去看Code Blue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Sun, Jan 5, 2025 10:01 AM
蛇年吉祥話即將要用得上了,趕緊來發想&收集一下。
蛇麼都有、蛇麼都發、蛇麼都開心、蛇麼都順利
財蛇駕到
豐衣足蛇
有蛇有得
蛇來運轉
嘶嘶平安、嘶嘶如意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Sun, Jan 5, 2025 12:42 PM
bliphany (@onereadersguidetostories) on Threads
節錄:
「我的話,反而是用外語(英文)比較能好好表達更情感面的感受、經驗跟想法。」
「我學習第一語言(中文)時,其實是在需要壓抑情緒、想盡辦法用理性語言來做養育者情感氾濫的容器,這樣的語境下。所以中文對我來說其實是很隔閡、很頭腦的語言,以至於後來閱讀時看到太情感氾濫(?)的文筆我會很不舒服的那種。」
以及引用的這篇底下的留言:
「用第二語言保持心理距離與用第二語言表達更貼近內心的痛苦,兩種都心有戚戚焉。」
對我來說,這個留言最接近我自己的狀況,於是英文對我來說,曾經是更能表達更原始情感和自我的媒介。
會說曾經,是因為後來花了一些時間練習用中文表達、而非改用英文,於是才開始逐漸覺得,或許中文的語言文化確實有隱晦的特色,導致有些外放的情感沒有合適的詞。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Sun, Jan 5, 2025 12:45 PM
好文分享
bliphany (@onereadersguidetostories) on Threads
內文複製貼上:
有關「面對原生家庭創傷、協調生活方式」這件事,我讀過一則室友之間的案例。
同租室友A有天發現,B在家中起居常發出大聲響,走路、關冰箱門什麼的,但那造成A極大困擾。
她跟B溝通,因為她好不容易離開的原生家庭有家暴問題,她理智上知道「安全」,但聽到同住者發出聲響,還是會不自覺退縮、並焦慮很久。
如果B只是大手大腳,調整似乎相對簡單。但B整理了自己為什麼會那樣做,也發現了來自原生家庭的根源。
她跟A說,她從小就被要求只能佔據很小的空間,如果說話舉止太「展現自我」就會被懲罰,所以她意識到那行為其實不只是習慣,而是reclaim自身存在空間的嘗試。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Sun, Jan 5, 2025 12:45 PM
比起咬定自己的創傷比對方的更重要或直接散伙,她們後來協調出:
在平靜生活裡,B會在「不感到壓死自身存在」前提下,記得A的焦慮,A則試著在每次聽到B發出聲響時,對自己reframe一次「這個聲音≠這空間不安全,而是=這空間對我們都是安全的,所以我的室友能放心發出聲音不怕被懲罰」。
但,在她們有爭吵摩擦時,B會特別留意不發出起居聲響,以免讓A感到被攻擊、或失去家的安全感。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Mon, Jan 6, 2025 12:13 PM
尾牙抽到前開式行李箱
剛好是想要的,嗚!嗚哇哇嗚哇!嗚啦啦呀哈呀哈!
請別讓今年的運氣在開春就用完,拜託了
骨灰級のfox
@sillyfox
Mon, Jan 6, 2025 3:05 PM
恭喜抽到想要的品項(´▽`)
新春好兆頭,會是幸運的一年~~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Tue, Jan 7, 2025 2:57 PM
Tue, Jan 7, 2025 2:57 PM
骨灰級のfox
: 耶~也祝狐狸蛇麼都順利,萬嘶如意啦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Tue, Jan 7, 2025 2:59 PM
不小心買太多張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Mon, Jan 13, 2025 5:54 AM
@chenchimai - 💡太驚喜!敲碗成功! 2025高雄燈會小提燈主角是「吉伊卡哇(Chiikaw...
要⋯⋯出發⋯⋯高雄⋯⋯了嗎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Tue, Jan 14, 2025 9:10 AM
台灣角川「2025台北國際動漫節」全新首賣精品情報公開! 超過百款人氣動漫周邊重磅登場
聽團毛巾、音樂專輯風壓克力,很會ㄛ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Fri, Jan 17, 2025 3:28 PM
Ci (@sherl1524) on Threads
國賓⋯⋯唉喲喂
我只要⋯⋯劫盜地圖⋯⋯但看不了⋯⋯六部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Tue, Jan 21, 2025 8:14 AM
@posi_pease713 - 幹幹幹風之谷台灣3/6 第一次台灣大螢幕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要去看我特典...
乾乾乾我就知道風之谷要來了
準備把原著漫畫看完後看電影然後再去看華山的展⋯⋯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Mon, Jan 27, 2025 1:55 PM
跟友聊到最近認真在思考要買disney+會員的契機:正年、花木蘭中配(
友那邊滿了,只好來許願一下⋯⋯湊到四人方案的成功機率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Mon, Jan 27, 2025 1:55 PM
笑死ww
找到可以加入的四人方案的機率
鄰家a洞物
@soratsubasa_416
Tue, Jan 28, 2025 4:22 AM
@jumpsuit_ - 跳跳收銀台 前兩天研究場次攤位結帳收銀的工具時,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突然覺得「好...
載入新的回覆
跨年在不小心吃得過飽的狀態下度過了幾個小時,現在總算是有點好轉
平時熬太多夜,今天卻一閉眼就感覺要昏迷,差不多該洗洗睡ww
星野源&松坂桃李的BL
底下留言敲碗想看gakki和戶田的百合的你各位,都先去看Code Blue
蛇麼都有、蛇麼都發、蛇麼都開心、蛇麼都順利
財蛇駕到
豐衣足蛇
有蛇有得
蛇來運轉
嘶嘶平安、嘶嘶如意
「我的話,反而是用外語(英文)比較能好好表達更情感面的感受、經驗跟想法。」
「我學習第一語言(中文)時,其實是在需要壓抑情緒、想盡辦法用理性語言來做養育者情感氾濫的容器,這樣的語境下。所以中文對我來說其實是很隔閡、很頭腦的語言,以至於後來閱讀時看到太情感氾濫(?)的文筆我會很不舒服的那種。」
以及引用的這篇底下的留言:
「用第二語言保持心理距離與用第二語言表達更貼近內心的痛苦,兩種都心有戚戚焉。」
對我來說,這個留言最接近我自己的狀況,於是英文對我來說,曾經是更能表達更原始情感和自我的媒介。
會說曾經,是因為後來花了一些時間練習用中文表達、而非改用英文,於是才開始逐漸覺得,或許中文的語言文化確實有隱晦的特色,導致有些外放的情感沒有合適的詞。
有關「面對原生家庭創傷、協調生活方式」這件事,我讀過一則室友之間的案例。
同租室友A有天發現,B在家中起居常發出大聲響,走路、關冰箱門什麼的,但那造成A極大困擾。
她跟B溝通,因為她好不容易離開的原生家庭有家暴問題,她理智上知道「安全」,但聽到同住者發出聲響,還是會不自覺退縮、並焦慮很久。
如果B只是大手大腳,調整似乎相對簡單。但B整理了自己為什麼會那樣做,也發現了來自原生家庭的根源。
她跟A說,她從小就被要求只能佔據很小的空間,如果說話舉止太「展現自我」就會被懲罰,所以她意識到那行為其實不只是習慣,而是reclaim自身存在空間的嘗試。
在平靜生活裡,B會在「不感到壓死自身存在」前提下,記得A的焦慮,A則試著在每次聽到B發出聲響時,對自己reframe一次「這個聲音≠這空間不安全,而是=這空間對我們都是安全的,所以我的室友能放心發出聲音不怕被懲罰」。
但,在她們有爭吵摩擦時,B會特別留意不發出起居聲響,以免讓A感到被攻擊、或失去家的安全感。
剛好是想要的,嗚!嗚哇哇嗚哇!嗚啦啦呀哈呀哈!
請別讓今年的運氣在開春就用完,拜託了
新春好兆頭,會是幸運的一年~~
不小心買太多張
我只要⋯⋯劫盜地圖⋯⋯但看不了⋯⋯六部
準備把原著漫畫看完後看電影然後再去看華山的展⋯⋯
友那邊滿了,只好來許願一下⋯⋯湊到四人方案的成功機率
找到可以加入的四人方案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