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5:55 AM
145
46
[黑]以下講講哦,不以政黨前提的個人觀察
希望一些很焦慮的人看了可以有別的思考角度
隨便講的內容不要當真,也不要拿去跟人吵架哦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5:58 AM
社運的其中一種目標是表達訴求,所以只要出來表達訴求就算達成目標了,讓別人無法誣賴「你根本沒有說」,接下來才能夠集合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助傳達出去。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00 AM
所以一般大眾以為的社運就是要「顛覆政權」,反而是在投射自己對於極端社會運動的恐懼「革命」,最怕革命的政黨往往也是自己最想這麼做、或認知中只知道這麼做的政黨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04 AM
財政分配是不分黨派的麻煩事,難不是難在誰需要什麼,而是難在怎麼處理相對剝奪感,沒錢可以靠對黨的信仰自耕、但隔壁錢拿的比你多還誣賴自耕的你貪錢,就真的不能忍,偏偏這種事很常發生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08 AM
而這還不是最幹的,欠錢不還拿去賭中國或是外國虛擬啥東東錢直接蒸發然後每個環節上下線都這樣幹的時候,擄人勒贖或虐待恐嚇詐騙就會變多,變成屍體不是重點,重點是可以用屍體警告其他人就範(殺雞儆猴),就像西部拓荒時期村莊口吊死人以儆效尤一樣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13 AM
以前滅門血案死愈大牌愈好,現在個人主義盛行,死小咖才不會被查,順便告訴你,你就是小咖,不會有人替你平反跟賠償,台中女檢察人員被撞死沒人記得,因為要的就是人們麻木不仁、覺得死人事不關己,因此不可以輕忽自殺跟治安的發生率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25 AM
治安惡化、交通不好、詐騙猖獗,跟一個縣市市長有沒有在長期軟性政策(社福醫療教育政宣)上努力有關,跟該縣市預算多寡或是硬體多新關係不大,所以會看到不想弄長期的就會辦活動蓋大樓炒地皮亂修路控制輿論,然後現實繼續惡化,沒有解決問題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27 AM
為什麼辦活動蓋大樓炒地皮亂修路控制輿論會有效,因為可以立刻讓滿足物質享受,就跟成癮物質(毒品或麻藥)一樣有立即回饋安撫焦慮,但卻沒有解決身體跟心理的問題,才需要支持長期政策而非立刻執行花光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31 AM
Tue, Dec 31, 2024 6:32 AM
生活步調愈來愈快,就要更謹慎考慮一件事的因果細節與背後的意義,而非在一知半解或沒有正反並陳的狀況下就行動,這些事情也發生在各種為反而反討論上,當對方無法提出證據或證明時,可能就得點出這點並終止討論,反之亦然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35 AM
在討論時,往往要注意一些人只是「以說服為理由發洩情緒」,但又因為不想被指責是針對特定人士的羞辱與人身攻擊,怕被告,往往會採取地圖砲所有族群「都是如此」,「沒有,只有你這樣」會是比較好的回覆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38 AM
某些歧視他人的群體為了避免承認自己的偏見或歧視,試圖怪罪給「某群體」來作為攻擊的稻草人,認為是該群體的惡行害他如此過分,解法是「可以告訴我是該群體的誰傷害你嗎?」、「所以你很容易受人影響?」來回應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43 AM
然後你就會發現,1.該群體實際上不存在而是歧視者認為有而捏造出來。2.該群體存在但沒有歧視者所稱的特質。3.該群體有犯罪者但跟歧視者無關。4.捏造者試圖讓歧視者認為該群體存在,一些公關公司、政黨鬥爭的風向,就是在操弄這幾項,針對這四點去釐清很快就會發現真偽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50 AM
Tue, Dec 31, 2024 6:52 AM
另外,指鹿為馬、搞錯冤親債主的手段也很常見。死刑合憲上,有政黨以幫家屬的名義要出來廢死團體負責為什麼某法官不判死刑,用的就是牽拖,實際上要責怪的是加害者,重點也是要加害者痛苦,但被記者會扭曲成彷彿所有人從法官國家制度憲法與廢死團體都要為他們的痛苦付出代價(儘管家屬不全然是這個意思但最後卻...)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51 AM
Tue, Dec 31, 2024 6:52 AM
政黨這樣玩的背後要的是人民不相信司法、不相信執政黨,情>理>法,不過這招的可行性只能騙本來就不相信司法跟執政黨的人、或是沒有上過法院沒有法學常識的人,所以就......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6:59 AM
Tue, Dec 31, 2024 7:10 AM
問題不是巴氏量表,問題是看護不足。本來用很爛的巴氏量表把責任丟給醫師,現在把責任丟給家屬,讓家屬去開第一屆看護申請武鬥鈔能力大賽,然後放寬再放寬還是沒有人要來,仲介繼續買賣人口、移工繼續逃跑,家屬自己顧到崩潰開始家暴或協助登出人生會變更多,就是不會想到要給移工加薪或是管理仲介、對移工好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00 AM
Tue, Dec 31, 2024 7:01 AM
雖說要掐緊神經但因為不會報導.......就算擔心別人也只會笑你庸人自擾,只能祈禱大家心臟大顆點看家屬誰願意簽放棄急救同意書,早點籌錢申請安寧勸他寫遺書跟處理遺物開心一點準備規劃搬家到極樂世界這樣(不是酸,而是過來人的經驗)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04 AM
然後車禍真的太多了,青年或中壯年也要記得跟好朋友或信得過的家人講一下身後事要怎麼安排,以及有在規劃遺物的可以整理一下那些可以拍賣或捐贈(如果有蒐藏文物跟文獻的可以考慮),造福親友造福家人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07 AM
年關將近的一些大小事,就放寬心,有些病危的就讓他最後一程好好地走,忍著不揍人也只不過幾個小時,以後掃墓的時候再發作也可以,身後他也不能拿你怎樣了,至少留給自己一個「我生前沒有虧待他」的放(藉)心(口)感來安慰自己/堵他人的嘴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14 AM
政局不穩,就是看看「時窮節乃見」。真的關心老百姓還是只想教訓政敵,嘴臉會特別明顯,當然還有左右橫跳的司馬昭。錯誤的法案跟不照議事程序,就會導致無法執行,而前陣子才有縣市長因為各種錯誤的倒行逆施逼事務官放寬私人建設,以貪汙圖利被羈押起訴了,你跟我說連一張紙都送不出立院的東西各縣市事務官會敢辦?不是浮屍也是墜樓,能逃就逃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16 AM
會變成錢撥不下來、不知道要撥多少、撥了也不敢用、用了會被告因為沒有法律保障、亂花錢結果縣市要用錢的時候破產、破產後民眾還是覺得中央撥不下錢,結果是一開始立院連怎麼用錢都沒有寫的鍋,然後就會回到美國斷交的事件背景了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21 AM
看到某個縣市市長瘋狂反美瘋狂洗臉,好像卡特殺他全家一樣,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A美國補助不感恩還倒打一耙搞我,就是這個垃圾態度人家才覺得好啊那我就跟你ㄘㄟˋ啊,當年還真的是反美高峰,現在什麼疑美論只是小菜一疊,比起深層政府不如相信總統是外星人還比較快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27 AM
Tue, Dec 31, 2024 7:29 AM
最後是健保,健保虧錢來自預備金不足,有點像水庫最低水位一直都沒有滿,而不是一般人所言的水庫完全沒有水、或是已經到了必須要鑿井取水的狀況。因此某些政黨會認為既然還有錢那就應該盡量用(會變綁樁),所以認為把健保的最低水位當成盈餘,或以「負債即資產」的角度來看,以為健保就算是負的之後中央再補也可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31 AM
Tue, Dec 31, 2024 7:31 AM
然而
健保不是資產而是社會保險
,它不能以國家投資來看、也不能以私人醫療保險來看,他的背後直接牽涉人民就醫、醫療資源、醫護人員能否立即提供救助的保障象徵(也就是國家當醫療系統的靠山),所以其強制性不僅是對民眾繳不繳錢,也是對醫療體系的資源重新分配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35 AM
隨意放寬健保福利就像是跟未來的子女借錢續命,某些縣市先行的幾歲免繳,仔細看是增加醫療壓力,於是在遇到傳染疾病防治或大型意外發生時,就會很爆炸,然後會跟上述的治安惡化、交通不好、詐騙猖獗、免巴氏族群卡在一起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39 AM
這些東西不是用錢可以解決的,也就是,就算中央之後有再多錢,也無法彌補因為醫療崩潰所造成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不能用私人保險而是用國家來擔保社會保險的緣故,因為是強制的,所有人都要承擔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41 AM
Tue, Dec 31, 2024 7:59 AM
受害的年長族群不會意識到這整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只會困在「不相信司法、不相信執政黨」的迴圈中,然而從解嚴走到現在,仍有許多司法立法與行政人員努力大半輩子才有現在的制度(反過來說,惡搞立法得罪的就是認真做事、為民喉舌的各黨黨員)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45 AM
社會上的制度息息相關、這些一點一滴的努力不是徒勞無功。身為個人能做的是,點出整個狀況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社會上每個節點的我們,都會因為法律或是立法制度有好的一面跟壞的一面而受到影響,縱使現在花得爽,還是要承受跟未來借貸的後果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31, 2024 7:53 AM
社會學研究中,有些流派會區分出不同層次但大致上是1.社會現象:不是偶然主觀而是大部分社會性呈現的行為或狀況、2.社會事實:普遍概化且人人受其約束的客觀事實、3.抽象概念與理論:經觀察研究提出的抽象概念名詞與社會理論。若沒有回扣這三點,討論也可打住,不需要到處叫囂或抹黑
載入新的回覆
希望一些很焦慮的人看了可以有別的思考角度
隨便講的內容不要當真,也不要拿去跟人吵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