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梨氣泡酒

LAST MILE:全面引爆(ラストマイル),2024

https://images.plurk.com/54ybG1E5OMxosEE7sntaEz.jpg https://images.plurk.com/7idDnZiC4qPbHiyVsl2Qo1.jpg https://images.plurk.com/212Gw3J19SmvyRdBye3Ien.jpg
酪梨氣泡酒
嚴謹的門禁、自動化的運輸紐帶與貨車奔駛構成了完整的送貨流程,便捷的物流支撐起了日本社會的運作,而工作的人群身處社會中,也彷如不停歇的運轉系統,用數據監控、以件數計價,落到最下游的勞動,還成了被剝削的對象。當鏡頭眺望巨型的物流中心,我們也彷彿凝視無盡深淵,被捲入那穩定的系統運作之中——以每秒2.7公尺、接近人快速步行的速度轉動。曾經有人以為獻身可以暫停一切,卻依舊被席捲墜落,換得一場徒勞;也有人始終敬業認命,像是品質良好的洗衣機,可仍不敵成本而迎來停產的命運。
酪梨氣泡酒
是的,社會的穩固建立在剝奪渺小個體的自由與精神之上,人們笑稱是自己社畜,隱藏沒有盡頭的折磨和迷惘的痛苦,最後選擇在勞動市場裡卡個可有可無的位置度日。生產過程裡的每個人都重要,卻也因而都不重要,正因其龐大所以社會得以穩固,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故事將爆炸的「隨機性」恐懼,置入了這樣「穩定」的大型系統之中,它的核心便是在於透過這樣的破壞,去看見勞動過程裡的不公義。
酪梨氣泡酒
物流系統無疑是呈現這樣龐大社會最直觀的譬喻手法,每個人在畫面裡都像是複製貼上的物件,密集的難以辨識之間差別,大量的俯瞰鏡頭將城市和道路展開,也把運輸紐帶和派遣員工收攏,兩兩成為比擬,社會運作的圖像不言而喻。Last Mile的本質是保守的,崇尚舊時代的關懷和樸質,且不斷質疑當代便利背後未知的恐懼,它讚揚年邁送貨司機的認真刻苦,以至於將案件落幕時的英雄獻給了那台洗衣機,相對的,精密計算的數據被視為無情的來源,達成率取代了對生命的重視,還被迫讓下一個人陷入深淵。
酪梨氣泡酒
即使電影落幕可以說是天真過頭,甚至到難以說服我的程度,但我仍然欣賞野木亞紀子看待勞動市場運作的視角、欣賞那份引爆的勇氣,還有對社會關懷的溫柔與愛,這並非服膺票房的跟風選擇,而是她自法醫女王和MIU404便一路承襲而來的關注,在電影看見這件事情,跟在裡頭看到伊吹藍與美琴等人一樣可貴且讓人感動。
酪梨氣泡酒
說實話,我對Last Mile有非常多不滿意之處,電影整體的敘事紊亂,雖然最後皆有扣回故事主軸,但中途過多的角色和故事線不免讓人倦怠,更疲倦的是那幾乎沒有停下來的配樂,繃緊神經又吵鬧。而在MIU404就很明顯的缺點也被明顯放大——設定和犯罪故事的薄弱,這類故事最忌諱的就是讓觀眾覺得犯人「有必要嗎?」很可惜,看Last Mile正讓我有此感受,並非是議題本身不重要(相對的它相當有力且讓人共感),而是對犯人的鋪陳形塑明顯不足,敘事頓時在頭便明顯失重。

然而,電影還是精彩,劇本試圖以物流的頭至尾架構清晰的故事體系,野心跟背後價值訴求都讓人感佩,更何況,能見到UDI和MIU老朋友們真的太開心了,我永遠愛這些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