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羅稗官
觀戲心得

散戲
薜羅稗官
啊哈我好會挑位子,話說第一次看這類型的戲(之前主要都看偏另一種的中式戲曲),開演前滿鬧哄哄的

視覺的字體很讚耶,散戲的字散了,而且切分的方式很像虎頭鍘落下的一刀兩斷,也像演員台上台下的不同,應該要分明才對

整場戲的氛圍是我想要的感覺!好喜歡大家一起在好笑的地方笑出聲的感覺!好開心!
薜羅稗官
旋轉舞台好酷,金光陣的呈現真的是完全沒有想到,阿不是說好要去買釣魚線跟鐵片!我很期待出現什麼很酷的鏈子或網子,結果跑出螢光劍真的超意外,第二意外的是「生道具」不是隨便說說,最後帶上台的嬰兒竟然是真的嬰兒(前面有出現過嬰兒道具)

講一些喜歡的小細節,阿財第一次來玉山劇團撂狠話的時候長槍掉到地上,後來秀潔撿起來時是很寶貝地拍拍槍頭才放回去;秀潔跟阿正約會時講話超尷尬好真實
薜羅稗官
各個角色的個性、歷程都是連貫的,搞笑也是連貫的,同時也在互相代表,但很多台詞除了真實的情感外也有種莫名的諷刺,他們說的都是真心期盼的,但做不到;在這之中,卻又因為歌仔戲在這些「做不到」中有著特別的地位,數十年在這行中努力的演員說著要重回黃金時代,這究竟是做到了還是還沒呢?
薜羅稗官
之前看過性質最接近的大概是四月望雨,我發現除了必要外,如果要聚焦在特定人物身上時,其他人的時間是定格的,我指的不是動作定格,而是定格在某個狀況下,直到輪到角色的戲份來時才會觸發互動的感覺,但也有其他人暫停,剩特定人物的時間還在持續的狀況在,很有趣(類似之前看牡丹亭時夢裡還是哪段?)
薜羅稗官
笑點真的好多喔好喜歡,但個人很不會講笑點,這些適合自己體驗我等等列點讓未來的我感受就好,講一下改編成戲的一些看到後面才懂的點:
薜羅稗官
多了進旺出軌的劇情,在講到這點之前,先演了進旺被叫去幫老婆(阿蘭)搬重物時反而跑往素梅的方向,在知道他和素梅暗通款曲後才意識到怎麼會有這種作為,以及阿蘭扮演的恰好是陳世美,他們在台上各自意有所指的對話超級好看

還有另一個改編是拿掉十二道金牌,換成薛丁山與樊梨花,我不是很確定這個改編的意義,但猜測是道具上的改良,他們希望的改良是讓歌仔戲更好看,而不是忘其根本唱流行歌,話說這齣是虛假的我也是覺得哇喔竟然嗎(好
另外我猜這樣的更動可能是為了「傳承」這個元素,在玉山劇團的最後一場戲有了新生兒,演員順口就說了一句有得傳承了,但他們已經要散班了,結合這齣戲其實是秀潔的幻想,使得整個希望都只是秀潔的希望,實際上他們散得稀稀落落,更如現實,都沒觀眾,都要散了,誰還想要把戲演好呢?
薜羅稗官
同時在這樣的改編中,就更著重在對歌仔戲的重視上,而非針對人的私心,大家都已經是先把在歌仔戲上能做的都做了才放棄的感覺,大家非因偷懶的私心,而人格、尊嚴上的苦衷,就比較不是特別在針對人,而是針對事件,讓人接受
薜羅稗官
(懶得記笑點,算了)
薜羅稗官
=
薜羅稗官
以上,很高興可以來看,小小覺得缺點的地方是傷感的戲力道太強了反而無法感受,整體來說讚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