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Wed, Dec 18, 2024 6:48 PM
1
想問問關於ADHD的問題
雖然知道這要問醫生但我又不知道應該要怎麼提起
噗主小時候大概小二~小四有吃過ADHD的藥,今年因為家暴事件我媽又帶我去小時候去過的身心科看診,醫生開了焦慮症的藥跟ADHD的藥給我,但對於自己有沒有ADHD我還是覺得很疑惑。
小時候我並沒有特別坐不住或是無法專注在學業上,要說的話就是特別討厭的科目我真的會完全放棄不聽還有比較容易丟三落四的。
就現在我似乎除了特別健忘蠻容易忘東忘西以外就沒有任何疑似ADHD的症狀了,所以我真的很懷疑自己真的有ADHD嗎?
ant8259
Wed, Dec 18, 2024 6:57 PM
Wed, Dec 18, 2024 7:01 PM
忘東忘西好像也是症狀之一
台大網站寫的給噗主參考
神經部
jujube704
Wed, Dec 18, 2024 7:05 PM
非專業但老實說覺得那些判定還有不完善地方,沒事也不想突然被確診
我是也沒坐不住,只是很容易正事上心不在焉又很討厭唸書又討厭各個學校階段的幾乎全部同儕(一部分原因是不社交被霸凌,但真的對融入圈子和同學沒興趣)從小學校師長一直覺得我有,只是父母對那方面還有任何吃相關藥方面很排斥、我身上又有蠻多保險的
所以一直到大學真的作息課業通通要爆炸,家長才找了大醫院讓我檢查,後來結果就是被認證的性格不好又不社會化但沒有任何身心問題和adhd跟亞斯那種
但再大一點有諮商的需要,好奇問過心理師又被說搞不好有
現在個人覺得就隨便
ಠ_ಠ
Wed, Dec 18, 2024 7:15 PM
ant8259: 我知道是症狀之一
但自己似乎只有這個症狀
記得好像要符合好幾項才算是確定有
那這樣只符合一項的我還算是有ADHD嗎?
jujube704: 謝謝旅人提供自己的經驗!
hawk6466
Thu, Dec 19, 2024 8:10 AM
Thu, Dec 19, 2024 8:10 AM
ADHD患者,
噗主的敘述比較像是坐得住,偏不專注的類型。
我也是特別討厭的功課我完全放棄聽不進去,也很容易忘東忘西,不感興趣的科目,我是連翻課本都不想翻,但喜歡的科目我就能一直看,我的偏科很嚴重,喜歡的科目能滿分甚至前幾名,但不喜歡的科目可以連60都沒有。
以前小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沒問題,只是偏科,而且我是女生,討厭的科目是數學,刻板印象上女生數學不好,也不是太特別狀況,所以沒特別注意過。
是一直到出社會後症狀影響到我上班了,才去看醫生確診的。
我自己是覺得,如果你覺得目前的狀況不影響你的生活,不吃ADHD的藥也還好,也是有很多人是沒吃藥,但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就算有症狀也沒差。
ADHD的患者學業很好的也不少,都是有從生活中摸索到與症狀共處的辦法。
載入新的回覆
雖然知道這要問醫生但我又不知道應該要怎麼提起
噗主小時候大概小二~小四有吃過ADHD的藥,今年因為家暴事件我媽又帶我去小時候去過的身心科看診,醫生開了焦慮症的藥跟ADHD的藥給我,但對於自己有沒有ADHD我還是覺得很疑惑。
小時候我並沒有特別坐不住或是無法專注在學業上,要說的話就是特別討厭的科目我真的會完全放棄不聽還有比較容易丟三落四的。
就現在我似乎除了特別健忘蠻容易忘東忘西以外就沒有任何疑似ADHD的症狀了,所以我真的很懷疑自己真的有ADHD嗎?
台大網站寫的給噗主參考
神經部
我是也沒坐不住,只是很容易正事上心不在焉又很討厭唸書又討厭各個學校階段的幾乎全部同儕(一部分原因是不社交被霸凌,但真的對融入圈子和同學沒興趣)從小學校師長一直覺得我有,只是父母對那方面還有任何吃相關藥方面很排斥、我身上又有蠻多保險的
所以一直到大學真的作息課業通通要爆炸,家長才找了大醫院讓我檢查,後來結果就是被認證的性格不好又不社會化但沒有任何身心問題和adhd跟亞斯那種
但再大一點有諮商的需要,好奇問過心理師又被說搞不好有
現在個人覺得就隨便
但自己似乎只有這個症狀
記得好像要符合好幾項才算是確定有
那這樣只符合一項的我還算是有ADHD嗎?
jujube704: 謝謝旅人提供自己的經驗!
噗主的敘述比較像是坐得住,偏不專注的類型。
我也是特別討厭的功課我完全放棄聽不進去,也很容易忘東忘西,不感興趣的科目,我是連翻課本都不想翻,但喜歡的科目我就能一直看,我的偏科很嚴重,喜歡的科目能滿分甚至前幾名,但不喜歡的科目可以連60都沒有。
以前小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沒問題,只是偏科,而且我是女生,討厭的科目是數學,刻板印象上女生數學不好,也不是太特別狀況,所以沒特別注意過。
是一直到出社會後症狀影響到我上班了,才去看醫生確診的。
我自己是覺得,如果你覺得目前的狀況不影響你的生活,不吃ADHD的藥也還好,也是有很多人是沒吃藥,但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就算有症狀也沒差。
ADHD的患者學業很好的也不少,都是有從生活中摸索到與症狀共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