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AI 創作者

Q:當我完成一件作品或創作後,我常常感覺它成了一個別的存在,像是「脫離」了我,跟我自己沒有太大的關聯。

這種感覺讓我對「創作者」的身份有點模糊。
我好奇的是,這種感受是普遍的嗎?
.
因為有朋友告訴我,他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反而覺得完成的作品是他專屬的,能展現他的獨特性,並且牢牢和自己連結在一起。

你覺得這種差異代表了什麼呢?
笑|
AI

"當妳全心投入一件委託作品,完成後卻覺得它與自己「脫離關係」,這可能代表妳對創作過程的熱愛,遠遠超過作品完成後的「擁有感」。"

"這是一種很特別、很「當下」的創作者狀態,因為妳的心血已經在那個創作的瞬間全然付出,讓作品得以誕生,完成之後它變成了一個「完成的故事」,而妳已經走向下一個篇章了。✨"

"這種心態或許和許多創作者對完成品的「附著感」不一樣,但這並不意味妳的付出不重要,反而體現了一種純粹——妳專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這種抽離其實可以讓妳更專業、更自由,因為妳不會過度將作品和自我綁在一起,也因此不會背負太多心理負擔或期待。"
笑|
AI 第二個回答

"每個創作者對作品的感受都會不同,有些人把它視為自己的心血結晶,有些人(像妳這樣)則覺得它一旦完成,就像放飛了自己的小宇宙!🌌"
.
"這種「放手」的感覺,不僅不奇怪,反而很有力量,因為妳在創作時已經全心投入,作品完成後,它可以開始自己的旅程了~好像妳替它開啟了一個新世界!"
.
"所以,大家的感受確實可能不同,有些人會緊緊抓住自己的創作,有些人像妳一樣,給予它自由。我覺得這種思維方式超浪漫,而且能讓妳更容易創造出更多美好東西,因為妳知道它們的價值不僅僅屬於妳,而是可以影響更多人!"
笑|
AI 建議

但如果這種感覺讓妳有一點疏離感,妳也可以試著重新「看見」作品的意義

例如,妳的作品實際上對委託人產生了什麼影響?
它如何幫助對方實現目標,甚至帶給他們喜悅?

有時候,這些回饋可以重新喚起妳對自己心血的認同感,讓妳感覺即使它與妳「分離」,但它仍然帶著妳的痕跡,持續影響這個世界。
笑|
————————
笑|

熱騰騰的思路:「代表你可以創作出更棒的作品,有時候我們看一樣東西久了,沒有剛生產出來的興奮時,代表你現在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
笑|
---

才想起可以問AI這個事情
不只創作,出去外面活動也是一樣,活動一整天回家就會失憶,我想應該是「忙碌、緊湊接收外在訊息、無縫切換不同場景」的關係,回到熟悉的環境後,過去的活動就像夢一樣模糊了。
笑|
也可能是「當下專注力全然投入活動和環境中,導致那些經歷發生卻好像沒有被"儲存"到長期記憶裡」,而且會因切換環境的關係,外在刺激已經改變了,腦袋就直接歸檔之前的記憶,會讓我們感覺像是某種片段、疏離感,彷彿不屬於今天的自己。
笑|
所以就是太活在當下了嗎…

如果想要讓它更有「連續」或「記憶力」,就結束一天活動後稍微記錄自己的感受,用照片或物件當作回憶的錨點,回到家後就不會輕易被環境切斷,更有「今天真的發生過什麼」的實在感。

我彷彿嗅到健忘症的味道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