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2 AM
4
【英國遊記/APH 米英】
阿爾比恩與他的種子
Part 1
Part 2
聖保羅座堂- American Memorial Chapel
聖保羅座堂是克里斯托弗·雷恩在英國整個長十八世紀的最高傑作,也是去年旅程中我最喜歡的地方,這回為了內部一處米英聖地再訪。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2 AM
巴洛克的和諧莊重和戲劇性,絕美。
光影和色調在建者有意識地安排下,顯得既恢宏莊重又富戲劇張力。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3 AM
雷恩爵士當年在定位這個圓頂的中心時,使用了一塊舊座堂的古墓,並在那刻上resurgam(拉丁語:再次崛起)。這完全反應了復辟時期,剛經歷共和紛亂和鼠疫絕望的人們期待倫敦從大火餘燼中蛻變成一座世界級大城的社會氛圍。
這個復生的理念也延續到19世紀才完成的圓頂周圍馬賽克拼畫上。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3 AM
Wed, Nov 27, 2024 4:03 AM
回到米英的部分。
如同其他大教堂,聖保羅內部有許多小禮拜堂( chapel)。而在主祭壇後方,也就是位於平面十字形結構最頂端的小禮拜堂是” American Memorial Chapel”,用以紀念在二戰中在英國犧牲的美國人。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4 AM
雖然在Herbert Mason的攝影名作” St Paul’s Survives”中,聖保羅圓頂於閃電戰期間傲然挺立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也象徵當時倫敦人心中的希望,但實際上座堂並非毫髮無傷,主祭壇就在爆炸中被摧毀了。
而後,當戰事接近尾聲,USAAF(美軍陸航隊)請求英方為他們的陣亡戰士找一個紀念地點,英美委員會主席特倫查德勳爵就選定此地。本來艾森豪威爾將軍提出由美方提供整建經費(眾所皆知英方當時可是欠了美國天價債務),卻遭到了拒絕,因為英國人認為這座教堂應該是英國人民向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美國人致敬的,所以他們為此發起了一項全國性的募款活動。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5 AM
Wed, Nov 27, 2024 3:56 AM
雖然拍得不是很好(太高了QQ),但現場可以小禮拜堂上方是標誌性的白頭海雕。中央彩窗上可以看到受難的耶穌腳下有一艘在暴風雨中航行的船,這與17世紀載著清教徒前往北美的五月花號相呼應,也與20世紀載著數十萬年輕人橫渡大西洋而來的旅程相呼應。彩窗周圍則裝飾著1958 年美國48個州和4個地區的徽章。甚至還可以看到一個火箭雕刻——那可是1958年啊!美蘇太空競賽才剛開始,這樣給打氣的⋯⋯哎,這種心心相印的感覺實在是、真的不能怪我嗑。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6 AM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3:58 AM
小禮拜堂裡還放置了一本厚厚的英靈名冊,「每天,這個名冊的頁數都在增長」。
全景。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Wed, Nov 27, 2024 4:00 AM
Wed, Nov 27, 2024 4:00 AM
「這是間屬於文字和語言的教堂。」
爬500階樓梯的獎勵。
---
殘🇬🇧英領
@remnantsofremnant
Sat, Feb 8, 2025 9:24 AM
終於想起來要更新Part3了
@remnantsofremnant - 【英國遊記/APH 米英】 阿爾比恩與他的種子 Part 3 ...
載入新的回覆
阿爾比恩與他的種子
Part 1
Part 2
聖保羅座堂- American Memorial Chapel
聖保羅座堂是克里斯托弗·雷恩在英國整個長十八世紀的最高傑作,也是去年旅程中我最喜歡的地方,這回為了內部一處米英聖地再訪。
巴洛克的和諧莊重和戲劇性,絕美。
光影和色調在建者有意識地安排下,顯得既恢宏莊重又富戲劇張力。
雷恩爵士當年在定位這個圓頂的中心時,使用了一塊舊座堂的古墓,並在那刻上resurgam(拉丁語:再次崛起)。這完全反應了復辟時期,剛經歷共和紛亂和鼠疫絕望的人們期待倫敦從大火餘燼中蛻變成一座世界級大城的社會氛圍。
這個復生的理念也延續到19世紀才完成的圓頂周圍馬賽克拼畫上。
如同其他大教堂,聖保羅內部有許多小禮拜堂( chapel)。而在主祭壇後方,也就是位於平面十字形結構最頂端的小禮拜堂是” American Memorial Chapel”,用以紀念在二戰中在英國犧牲的美國人。
雖然在Herbert Mason的攝影名作” St Paul’s Survives”中,聖保羅圓頂於閃電戰期間傲然挺立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也象徵當時倫敦人心中的希望,但實際上座堂並非毫髮無傷,主祭壇就在爆炸中被摧毀了。
而後,當戰事接近尾聲,USAAF(美軍陸航隊)請求英方為他們的陣亡戰士找一個紀念地點,英美委員會主席特倫查德勳爵就選定此地。本來艾森豪威爾將軍提出由美方提供整建經費(眾所皆知英方當時可是欠了美國天價債務),卻遭到了拒絕,因為英國人認為這座教堂應該是英國人民向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美國人致敬的,所以他們為此發起了一項全國性的募款活動。
雖然拍得不是很好(太高了QQ),但現場可以小禮拜堂上方是標誌性的白頭海雕。中央彩窗上可以看到受難的耶穌腳下有一艘在暴風雨中航行的船,這與17世紀載著清教徒前往北美的五月花號相呼應,也與20世紀載著數十萬年輕人橫渡大西洋而來的旅程相呼應。彩窗周圍則裝飾著1958 年美國48個州和4個地區的徽章。甚至還可以看到一個火箭雕刻——那可是1958年啊!美蘇太空競賽才剛開始,這樣給打氣的⋯⋯哎,這種心心相印的感覺實在是、真的不能怪我嗑。
小禮拜堂裡還放置了一本厚厚的英靈名冊,「每天,這個名冊的頁數都在增長」。
全景。
「這是間屬於文字和語言的教堂。」
爬500階樓梯的獎勵。
---
終於想起來要更新Part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