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廢棄物
可燃廢棄物
地點:Harold Pinter Theatre
可燃廢棄物
原名喜劇院,為了紀念以荒誕派戲劇見長的諾貝爾獎得主哈羅德.品特而改名。我總覺得這個名字熟悉,原來是戲劇選讀介紹的劇作家,還讀過他的《Celebration》,被我忘得一乾二淨。順便放個街上拍的DT廣告,標語看起來相當不妙。
https://images.plurk.com/42ubXmooFGAdRjZAxi5XF4.jpg https://images.plurk.com/1HWqOsbIchNTvkIJ60fOQ0.jpg https://images.plurk.com/2IpQO0DDMXEsEm6OLUvgtA.jpg
可燃廢棄物
西區劇院一個檔期通常只排一齣劇,外牆宣傳隨著演出變動,這段時間都是《Macbeth》。
https://images.plurk.com/7FYs4GnPS6tfcSaBhKx9Yq.jpg https://images.plurk.com/4zM859rTDKQnYD78NHMVbQ.jpg https://images.plurk.com/7BHdYOsfgCnQEcVsitJkX0.jpg https://images.plurk.com/jaHs4j5fDXClmqEDfipC1.jpg
可燃廢棄物
There's blood upon thy face.
忍不住放大研究脖子上的是陰影,還是沒擦乾淨的血跡。
https://images.plurk.com/4CpRUAu6Kvq1YKlujmbPJE.jpg https://images.plurk.com/6ahYLLOlKOPyzcNvT7yEUO.jpg
可燃廢棄物
內部掛滿曾經在此上演的戲劇的剪報,特別拍了《The Rocky Horror Show》和《Good》,Tom Hiddleston的《Betrayal》在三樓女廁。
https://images.plurk.com/26qimGWC9sBcvyhOHxV1CT.jpg https://images.plurk.com/6HVOPqbPXIE4vAHaQO1LBL.jpg https://images.plurk.com/9VLoEXq0lr6W9BSIX4z4u.jpg https://images.plurk.com/42QMosf5kRt0RcE6cKr547.jpg
可燃廢棄物
十二月開始門口多了聖誕樹,有劇院專屬的裝飾球。
https://images.plurk.com/2Nt0t43ML7FvSltWHn6WOI.jpg https://images.plurk.com/3fUO0D3Bh4qPYalNRKeaHW.jpg https://images.plurk.com/47VN1tkpgKKTV0VfAQ1tPp.jpg
可燃廢棄物
全樓層都有個別的吧檯,在晚上五點四十五分開放,即觀眾可進劇院的時間。廁所分布在往地下一樓的樓梯、二樓和三樓,二樓女廁有四間,三樓一間,因而發生了三樓女廁大排長龍,女性觀眾跑去佔領男廁、請工作人員幫忙看門的事件。二樓男廁和酒吧在同一個空間,1204遇到ATG VIP酒吧包場,導致一堆男士找不到廁所。
https://images.plurk.com/3lDCz5K8CQnpBCSD4wH2vf.jpg https://images.plurk.com/2prTY31wjSEj6NjBGGJftT.jpg https://images.plurk.com/O4uJuOzKR7EQXmoApq4xv.jpg
可燃廢棄物
座位視角
可燃廢棄物
Stalls:預購座位在C排右側,也就是噗首的圖,基本上無死角,可直視舞台深處,還能在麥克德夫城堡場景觀察坐在正前方的DT,整體來說相當滿意,小缺點是容易忽略地板的光影變化。
可燃廢棄物
至於每日限量販售的第一排,說實在不是觀劇的好選擇。如開場的水盆所示,演員只要靠近舞台後方或地面都會直接消失,整場看完脖子很痠,謝幕時DT的站位容易被其他演員擋住。
https://images.plurk.com/7x0Du6evDgIwXai3e0yvdZ.jpg https://images.plurk.com/66eOTWVQob4j0fHeT3XMnL.jpg https://images.plurk.com/7z22ZXBmOmPdXi8vn2h45l.jpg
可燃廢棄物
Dress Circle:此區票價太高,只有路過拍照。
https://images.plurk.com/5UwT4nydBrTZGQfUco89kM.jpg
可燃廢棄物
Royal Circle:在Balcony的陰影下,看得到舞台全貌,若是注重演員表情可搭配望遠鏡。需要注意的是選位時最好避開站位編號12-14和相對位置直線上支撐Balcony的兩根柱子,不然舞台會被切成兩半。用望遠鏡偷窺馬克白,看著他跟所有人之間都有一道隔閡也是別有風情啦。
https://images.plurk.com/7K3zP6VNnmnluzIt7G115L.jpg https://images.plurk.com/5CzxBGnfdp4OlSxcq48MCj.jpg https://images.plurk.com/34maGMG03qEm6SKCipicKH.jpg
可燃廢棄物
Balcony:我把這個位子說成是「站在天花板」,最後一排站票要越過一堆人頭,視野會隨著前面觀眾入座縮減,建議有到平均身高再買,觀劇體驗會比較好。當然哈比人也是有掙扎求生的方法,我帶了頸枕和厚外套疊著踩上去再踮腳,強行自我提升二十公分。其他觀眾是站累了搭著扶手休息,我是把扶手當成單槓做引體向上,邊看劇邊健身,加上排隊入場和SD至少連續站四個小時,前面還走了一個小時到劇院
https://images.plurk.com/1cQmtMgF9qzTt1mROxzBdw.jpg https://pbs.twimg.com/media/GePMSHkWQAACtlZ?format=jpg&name=4096x4096 https://images.plurk.com/69MYnuK860TUZaCmuPXbJc.jpg
可燃廢棄物
從Balcony往下看,演員在背景的鏡像會被斷頭,但當他們站到舞台中間時,二樓右側那塊不知道是鏡子還是玻璃的東西會給他們一層投射,多少補足一些視線死角。
可燃廢棄物
演出內容
可燃廢棄物
地下一樓的Stalls Bar和三樓的Balcony Bar跟觀眾席只隔著一道簾幕,意思是提早進場可從這兩個位置聽到演出前的最終彩排,理論上想偷看也看得到,只是會被工作人員規勸。二刷才發現這件事的我感覺自己錯過太多。當天有午場的話晚上似乎就不會再排,算是平日限定的福利。
https://images.plurk.com/6EewOQgub7OR9uzmE1TgOZ.jpg https://images.plurk.com/gjS9yj0tGEzksCJBA3KI5.jpg
可燃廢棄物
臨近開演時演員們讀台詞讀得飛快,幾乎像是在亂念,聽起來很熱鬧。馬克白和麥克德夫決鬥的喘息少了畫面會多很多遐想空間。DT在1127的彩排提議要改動最後一場戲某個部分,不過我沒注意到是哪裡。
可燃廢棄物
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Hover through the fog and filthy air.
https://images.plurk.com/5ZrUxa7yVe2Ukpi2rFfT4W.png https://images.plurk.com/2UVkGot7EfBRaFVDjIc5UQ.png
可燃廢棄物
廣播要求觀眾戴上耳機,燈光全暗,耳邊傳來雷鳴風嘯,三個女巫飄忽的呢喃。第一次看到黑暗中踩著這段話走上台的DT,內心真是難以言喻的激動。頂光打亮戰鬥後疲憊的馬克白,他的胸膛劇烈起伏,伴隨著音樂和背景的戰報,跪在水盆前清洗沾滿血跡的雙手。
Macbeth (@westendmacbeth) • Instagram reel
可燃廢棄物
DT洗手洗得非常sensational,看得我滿腦子只剩下他的手好漂亮這一個想法。更衣時露出的手臂線條,和外衣沒完全套好時與背心的交界(參考馬克白夫人的穿法)都很好看。在演出開頭用洗淨基於忠誠而染上的血汙,與後續謀殺鄧肯王受到鮮血的烙印做對比的安排很巧妙。
Will all great Neptune's ocean wash this blood
Clean from my hand? No, this my hand will rather
The multitudinous seas in incarnadine,
Making the green one red.
可燃廢棄物
正因《Macbeth》是這樣「blood will have blood」的故事,我更期望看到Donmar版本結局的血跡,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可燃廢棄物
服裝設計是在背心外面套貼身灰色長袖,我推測這預設是馬克白的戰袍,回到宮廷場景會加西裝外套。要我說的話,馬克白的服裝好凸顯DT的胸腰臀腿,眼睛完全離不開他的絕對領域。其他男演員的蘇格蘭裙和長襪幾乎都無縫接軌,只有他跟女演員一樣絕對領域特別明顯,一定是故意的吧,Scottish baby girl不是叫假的🫵
可燃廢棄物
Let not light see my black and deep desires.
https://images.plurk.com/2AVI4Ihyv88dGKO5ofesIW.jpg
可燃廢棄物
班柯和馬克白面對無所不在的三女巫所採取的戒備姿態好萌。SD粉絲一致讚賞洛斯的演員Moyo Akandé把DT抱離地的表現,在舞台上不明顯,簽名時站在她旁邊才意識到她好高,有183公分,難怪能把DT連根拔起。
https://images.plurk.com/5xCDPf6y1ft37uLpoRC6Lq.jpg https://images.plurk.com/4GOpTPeGpC75iVQeVhR76E.jpg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覲見鄧肯王和登基的行禮是先跪坐,再整個人平貼到地上,不知道是不是蘇格蘭傳統禮節。我只是想說DT做這個動作好乖巧,1204他的定位點太靠外側,手伸直後還超出舞台。馬克白聽到鄧肯王提heir立刻轉頭看向馬爾肯,還有帶頭鼓掌的細節很好。
可燃廢棄物
Leave all the rest to me.
https://images.plurk.com/4IZvJwL9mKos6vba9NOuRW.jpg https://images.plurk.com/5okrHmbtmoayU87vSJo7WD.jpg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夫人讀信的段落DT在場邊同步念出信件內容,戴耳機的效果完全等同ASMR大放送。隨著班柯陪伴鄧肯王抵達城堡,幕牆後的孩子進場,背景傳來小孩的歡笑和自然的蟲鳴鳥叫。後來發現劇組滿認真經營麥克德夫夫婦的關係,這一段他們也貼在一起說話。
可燃廢棄物
能現場看到DT跳蘇格蘭的cèilidh dance好幸福,他在訪談中提到這是蘇格蘭學校體育課必教的舞蹈,大家都會跳,只是年輕男生有邀女孩子參加舞會的壓力,可能不怎麼喜歡。排練時最有趣的事情是看演員們在性別置換的情況下嘗試跳另一方的舞步。
Traditional Ceilidh Dancing at a Scottish Wedding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雖是舞會中途才到,但也是乖乖和每個小圈圈的舞伴跳完一遍後才跟夫人開小劇場。背景的小孩沒有伴只能自己跳
可燃廢棄物
False face must hide what the false heart doth know.
https://images.plurk.com/7fmnmuJJ7O8NJhXreuorw9.jpg https://images.plurk.com/4lq42VhNYi8OMY9LK7qB1r.jpg https://images.plurk.com/4vQ11Zet9cBy6tTgGC4c9R.jpg https://images.plurk.com/7zHc5HNz5L9dJR2wUdX5VU.jpg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和夫人決定要謀害鄧肯王後,獨自坐在舞台右前方沉思,背景的孩子猛烈敲擊玻璃,想喚起他的注意,甚至跑到台上試圖觸碰他的肩膀,但在最後一刻回頭撲向班柯的懷抱,這是班柯的兒子弗里恩斯。這段寒暄過後便是馬克白眼前看見匕首的獨白。
可燃廢棄物
三刷站得高才觀察到馬克白和夫人討論事情的燈光會多加一盞,讓他們腳下多出一道方向和顏色都不同的影子,很有意思的設計。馬克白內心惶惑時出現過三道疊影,加冕時則是利用頭頂的燈光在漆黑的影子內部製造出一圈光暈。馬克白夫人過世後潔白亮麗的舞台只剩下他和獨影,能清楚感受到他是孤單一人。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謀殺了睡眠的台詞寫得好漂亮。夫人兩手各抓一把匕首衝下台的動作不知為何看著總是有點喜感,喜歡她膝行到馬克白旁邊說「My hands are of your colour; but I shame to wear a heart so white」。
可燃廢棄物
I pray you, remember the porter.
https://images.plurk.com/4tktRaF7ku81OYTRufJMQr.jpg
可燃廢棄物
Porter是整個製作趣味性最高的段落,加強與觀眾互動這點也很符合莎劇的通俗傳統。上一幕結束燈光全暗,喝得醉醺醺的Porter從Dress Circle右前方出場,說自己恍惚間看到一群戴著耳機的人,然後在撞到牆壁時抱怨:這是我這禮拜打破的第四道牆(the fourth wall I broke this week)。從二樓移動到一樓舞台的過程是聲音演出,Porter遇到劇院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禁止他重複入場,他解釋自己在表演,並在情急之下抓了一本節目冊。工作人員請他檢查他的裙子(skirt)口袋有沒有錢,結果觸動了Porter的敏感神經……
可燃廢棄物
It's a kilt. Do you know why it's called a kilt? Because I killed the last person who called it a skirt!
最後殺了工作人員進場,進場時隨便罵一句twat或prick,觀眾反應都不錯。十二月的一場演出有觀眾為了中途重複入場和工作人員起衝突,導致表演中斷十五分鐘,聽到時忍不住在想這是一種爆雷嗎(不是)
David Tennant and Cush Jumbo-led Macbeth performance...
可燃廢棄物
把原劇的「Knock, knock, who's there」獨白改成互動遊戲挺好玩的,觀眾沒反應、太小聲、搶拍都會被Porter抱怨:靠腰你們在場八百多個人難道沒人/只有一個人知道這個遊戲嗎?現在我是要戴耳機才能聽到你們講話嗎?你們再這麼小聲我就要取消馬克白錄影的電影院放映囉!哪個白癡搶拍?聽我指揮啦!
可燃廢棄物
因為是演員即興發揮,每次閒聊的內容都不同。我看過Porter把觀眾圍巾偷上台戴著跳舞、感謝觀眾讓路、跟高價座位區觀眾要錢包和提款卡,還有問觀眾是不是著迷於他的美貌說不出話來,等等表演結束後門見。1214玩得特別快樂,他自己在「who's there」的後面回答「Oasis」,要吐口水時質問一個觀眾為什麼把嘴巴張開(你這人有什麼毛病,真是可怕),剛好有人手機響也被他罵了,根本賺到。題外話是當天盜錄的情形也特別嚴重,跟我同區的觀眾至少就有三四個拿手機拍攝。
可燃廢棄物
固定橋段是在費力翻上舞台時咒罵:In the name of Trump……噢我應該要說Beelzebub的,現在我要想另一個惡魔的名字……我老媽?才怪呢,我媽媽是個天使,剛剛笑出來的人給我下地獄去吧!
可燃廢棄物
互動環節結束時,燈光瞬間聚焦在Porter身上,把他拉回劇裡,兩種模式的切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SD是很想找Porter的演員Jatinder Singh Randhawa簽名的,不過他幾乎都沒有出來,難得推門一次還是來找兒子的。1207排隊進場時看到他和麥克德夫的演員Noof Ousellam大剌剌從人群旁邊走過,竟然無人相認。
可燃廢棄物
Had I but died an hour before this chance,
I had lived a blessed time.
https://images.plurk.com/5GJIE5DGtZ2GPOsy1K2Ivb.jpg
可燃廢棄物
屬於雷諾克斯的「The night has been unruly」被移植給麥克德夫夫人,而且是有點被附身的靈異狀態,馬克白若無其事回答「'Twas a rough night」都會有人偷笑。
可燃廢棄物
鄧肯王死訊曝光這段的站位清楚反映了各個角色的立場。馬克白宣布消息時正對著玻璃牆後的鄧肯王;在他辯白自己出於義憤殺死凶手時,是和馬克白夫人一起站在舞台左前方,以麥克德夫為首的朝臣在右後方排成三角形指向他;馬爾肯和弟弟商量未來去向,馬克白就藏在左後方的陰影裡陰惻惻地看著他們。
可燃廢棄物
Both of you know Banquo was your enemy.
So is he mine.
https://images.plurk.com/28srmgw72wBq06jShoysn6.jpg
可燃廢棄物
DT的馬克白在面對刺客時先是摘下皇冠,坐在舞台後側,講一講又繞去攬他們兩個的肩膀,很有拉近彼此距離的感覺。抱歉班柯,馬克白太辣了,是我也殺你。明明很正經的戲碼,大家聽到DT在「in the catalogue ye go for men」前對刺客發出的「huh」怪聲還是會笑出來。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對班柯的態度從friend變成enemy挺讓人惆悵的,畢竟他曾經真心把班柯當作戰友,卻因注定無果的王位(fruitless crown)怨妒班柯。班柯想必也是夠清楚馬克白的性格,才會一早就對他產生懷疑:I fear, thou play'dst most foully for't.
可燃廢棄物
刺殺班柯的劇情主要是班柯和殺手的聲音演出。玻璃牆後的弗里恩斯哭著舉起雙手,絕望地看著上面沾滿父親的鮮血,舞台右前方的馬克白也同步望向自己的手,再度強調馬克白與兒童的對位關係,而他手上的無辜之血越來越濃重。
可燃廢棄物
宴會上馬克白見到的班柯鬼魂是其罪惡感的體現,不得不說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到他忽然驚慌失措滿地爬真的……替他尷尬,好懂大臣們的心情,另一方面我內心的惡魔又在享受精神脆弱的DT。
可燃廢棄物
Speak. Demand. We'll answer.
https://images.plurk.com/MufaifXpRbhvcBGEmdWma.jpg https://images.plurk.com/5U16xPM6SjGCANjEDrLcgh.png https://images.plurk.com/78uohEgrt9y2x7Pgljvgfy.jpg https://images.plurk.com/1SZsEZzcGZGaniOI9CJpYB.png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面對不安的反應是再次求神問卜,有種自古暴君多迷信的既視感,DT割手舔血看起來痛且性感。Donmar版劇照中把他舉起來有點神聖,完全沒接觸這齣戲之前,我還以為是他死了在抬棺;西區採用閃爍的紅光,演員們打開玻璃門爬到舞台上(可觀察誰的柔軟度比較差),在鬼魅的氛圍中抓扯馬克白的頭髮,使他仰倒,再將無力的他拖行到一旁,他也隨之進入通靈的狀態。馬克白任人擺布的樣子實在是……萌
可燃廢棄物
第一次看還能感受如同看鬼片的恐懼不安,後來都在想演員全身抽搐那邊大概玩得很開心。諭示未來的靈體同樣是由孩童飾演,馬克白聽到對自己有利的預言就高興到脫衣捶胸也很可愛(盲目)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用來取血的匕首是宴會時麥克德夫放在場邊的,八王現身時Moyo Akandé撿的是馬克白放下的王冠。
可燃廢棄物
Poor prattler, how thou talk'st!
https://images.plurk.com/5lO08awowBQLQf7cvXPpTn.jpg https://images.plurk.com/4JR7YfzlCSNho7V1FfQiuT.jpg
可燃廢棄物
好喜歡麥克德夫夫人Rona Morison的造型和口音,太太嫁給我啊!
可燃廢棄物
麥克德夫城堡突襲戲前面洛斯的戲分被挪給馬克白夫人證明夫人們之間還是有情誼在的。1214的小演員Raffi Phillips把「If he were dead, you'd weep for him」講成重複的「Nay, how will you do for a husband」,不過還是很快把戲接下去了。話說他們穿蘇格蘭裙盤腿坐耶,難怪大家都需要安全褲。
可燃廢棄物
摸不準DT在這裡公主抱小演員與否是取決於他們的重量,還是他順不順手,我個人偏好抱著孩子交給殺手的版本,但我看的其中兩次是沒有抱的。
可燃廢棄物
1214麥克德夫接到妻兒死訊後的表情變化增加,角色有更多悲傷的空間,對話中間的停頓變得自然,不像1207會讓人懷疑是他或馬爾肯忘詞,帶著泣音的詢問和再三確認也更符合「But I must also feel it as a man」的控訴。
可燃廢棄物
What's done cannot be undone.
To bed, to bed, to bed!
https://images.plurk.com/5vbauzDRTRTWjUWkm1BtXw.jpg https://images.plurk.com/2lbqa7ilzVYmLNNgKCCJ1C.jpg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夫人夢遊的場景同樣充滿對於孩童的暗示,她用兒歌的曲調哼著「The thane of Fife had a wife: where is she now」,蹲低身子想牽著看不見的小孩回床上(高度也約略等於馬克白跪坐時手的位置),孩子的笑聲迴盪不去。那反覆安撫的「to bed」更像是事態發展至此一切都「too bad」的感嘆。
可燃廢棄物
她總是支撐著馬克白,推動他做出決定,幫他的行凶善後,在他面臨懷疑時替他解圍,時時刻刻關注他——刺客回報的宴會上只有她的眼神是注視馬克白的,吹熄蠟燭前也回頭看了他一下,但馬克白對她似乎缺乏同等的輔助,只能威嚇醫生治好她。
可燃廢棄物
So, prithee, go with me.
We are yet but young in deed.
她的野心止於殺害鄧肯王,幫助馬克白取得王位,馬克白為求安心接連迫害班柯和麥克德夫的行為對她而言也過頭了,尤其後面兩項都牽涉到婦孺的死亡。作為佐證,馬克白夫人在這兩次謀殺的討論後,都沒有牽住馬克白對她伸出的手。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夫人的精神崩潰是他們命運的關鍵,她死後馬克白從這樣:
Macbeth (@westendmacbeth) • Instagram reel
變成這樣:
Donmar Warehouse (@DonmarWarehouse) on X
可燃廢棄物
DT的腿長足夠一步從舞台跨進玻璃牆範圍,再從那裡回到舞台,身手矯健,準備戰鬥的小跳步非常可愛。他的髮箍是客串演員,每場上戲的時間長度都不太相同。我記得第一次看是全程戴著,第二次沒戴,第三次是用髮蠟把頭髮固定整齊,個人推薦是前面戴後面不戴、打架打到頭髮凌亂的樣子。跟真實演員過招後,動作設計是馬克白面對沒有實際形體的敵人,反覆攻擊、格檔,把他們甩出去。
可燃廢棄物
Thou wast born of woman
https://images.plurk.com/5TMSIsGiauKxwd85FohR4M.jpg
可燃廢棄物
這句台詞出現的場景是所有初見觀眾的心靈創傷。讀劇本時對小西華德的想像是成年男子,但在這部製作以兒童象徵馬克白良知的前提下,讓小演員飾演小西華德的改動效果極佳,有那麼一瞬間我真的覺得說不定是馬克白累了,不想對孩子下手了,而且是DT和小孩耶!他有著如此喜歡小孩的形象,他們在戰場上相擁多麼溫馨……然後喀擦他就把小孩的脖子扭斷了。劇組很懂得運用這種反差來製造衝擊耶。
可燃廢棄物
不管啦這張照片才是現實。1204的DT抱著小演員喘了特別久,久到我擔心他忘詞。
https://images.plurk.com/1YixyoF0eTxunRkY23yKQJ.png
可燃廢棄物
Yet I will fight to the last: lay on, Macduff;
And damned be him that first cries, 'Hold, enough!'
https://images.plurk.com/1iFqJbhixjTsN7jCUdAFli.jpg https://images.plurk.com/4Ebrp3YtT7EXCXlB0blsab.jpg
可燃廢棄物
你們兩個好好講話有必要貼那麼近嗎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和麥克德夫繞著舞台在戰場中尋找彼此。馬克白先是佔了上風、勝券在握,一聽到對手說自己是剖腹生的就精神萎靡,想要放棄決鬥。他挑釁麥克德夫的動作選擇可說是相當孩子氣,且帶有羞辱意味,看著DT挺胸去撞胸膛和手臂有他兩倍厚的肌肉麥克德夫、拍打他的臉頰,挺喜感的。
可燃廢棄物
1214最終戰役的背景聲音感覺比其他場次紛雜,隱約有聽到女巫的聲音和這首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Auld Lang Syne | Highland Saga | [Official Video]
可燃廢棄物
全劇反覆強調統治者正當性與自然秩序的關聯,鄧肯王的治理是和諧的,馬克白的篡位造成動物躁動、同類相食,Max Webster版本的結局視覺化呈現馬克白之死的背後是植物欣欣向榮的生機,有趣的是觀眾亦可透過玻璃看到馬克白躺在自然環境的模樣,彷彿他的存在本身也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以馬克白此時的精神狀態,死亡是否讓他得到了自從殺害鄧肯王後就遺失的安眠呢?
可燃廢棄物
馬克白和班柯雙雙得到女巫的預言,前者的每一步行動都踏著這些文字,把它們化為現實,班柯的不作為好像就讓女巫的話毫無用武之地。馬克白是因此視他為威脅,但直到最後也沒有交代弗里恩斯的下落,單從故事本身來看,繼承王位的還是馬爾肯。
可燃廢棄物
謝幕和散場簽名
可燃廢棄物
1211把哭哭小男孩整隻抱起來太好看了
tennantsideburns (@tennantsidebrns) on X
可燃廢棄物
1214終場謝幕距離太遠,全場觀眾起立,演員也多次進出舞台,錄得非常混亂就不上傳了,好佩服推特上面能錄製清楚的粉絲。DT一視同仁抱了這場的小演員Raffi Phillips,Cush套了一件大家都應該擁有的「我愛DT」上衣,再把幕後團隊都邀上台。我其實很喜歡DT召喚劇組進場揮手抬腳腳的動作,可惜十二月他不怎麼抬,這場是抬得加倍用力,像在放大絕。
https://images.plurk.com/4158nbgZOp7BfvBtWxScOq.jpg https://images.plurk.com/cHfi5JTbSnEyi8QZI6PCg.jpg
https://images.plurk.com/mkKG0WJnWeZ8Y3SaI67W1.jpg https://images.plurk.com/5ZnllMnB2bAeoSr5SflF7r.jpg
可燃廢棄物
DT演出結束會走側門入口隔壁的門,把實際stage door的位置留給其他工作人員。如果散場沒有看到保護DT用的鐵欄,表示這天沒得簽名。SD開始前保全還會宣導不要拿其他作品的東西來簽名,包括但不限於《Doctor Who》和《Good Omens》。保全先生身高推測超過190公分,每天都在辛苦維持秩序,後來也有人找他簽名。
https://images.plurk.com/4grqFRa8LRduGTysuoTkbA.jpg https://images.plurk.com/5pM8vjVmSCWLdOXDb3s5tD.jpg
可燃廢棄物
我在SD總是手忙腳亂,要兼顧看著DT、給他簽名和拍攝他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第一次看表演忘記週末會特別熱鬧,走到定點只擠到第三排,下班路上的DT有點疲憊,簽名都未必看著節目冊,全憑本能用畫的,但還是感謝他沒有把名字簽在任何人(包含他自己)的臉上。之前有粉絲哭訴他簽名簽到其他演員的簽名上面,同好曰:他太習慣簽空白節目冊了。
20241122 Macbeth SD
20241127 Macbeth SD
可燃廢棄物
比較有經驗就知道謝幕完光速衝出劇院卡第一排了,不過見到本人太緊張,我前後堵了大約五次還是除了謝謝之外什麼都說不出口。1207不戴帽子的造型超好看,可惜我只有一些糊照。
https://images.plurk.com/6ZmYHpMsSzVYYpnQ4TtWqz.jpg https://images.plurk.com/6eVVsHFazfqhylZTUvvyeX.jpg https://images.plurk.com/qrPaauNSDDSd1syYCA9ii.jpg https://images.plurk.com/2moMDt2vufgGLot0tc67j5.jpg
可燃廢棄物
SD畢竟是在室外,會聚集前後場演出沒簽到名的觀眾或者單純來看演員的粉絲,即使跑樓梯跑到跌倒位置還是很看運氣。最後一週第一個出劇院的觀眾感嘆自己第一次謝幕就跑,竟然被擠到第三排,我心想我表演開始後半個小時路過時就看到有人在等呢。
可燃廢棄物
身高矮站第一排的特別福利是能讓DT在自己頭上簽名!他伸手搆後排節目冊時,兩條手臂就在我的正上方,我整個人貼著他的外套不敢動彈,以文組數學四捨五入就是我抱到他了
可燃廢棄物
事前聽說closing night演員們通常不會出來,進場前公告也寫著沒有簽名活動,所以放心慢慢看謝幕,沒想到一出劇院發現人潮多到看不見圍欄,就姑且在後面等等看。保全出來整隊,說我們留好通道的話,DT會一路走過來見大家,不然他就會回前面那扇門,於是我莫名其妙又被擠到海景第一排,還是沒有鐵欄的第一排,DT很有服務精神地出來簽了一圈從stage door回劇院,第一次看到傳說中的雪人毛衣本尊。
可燃廢棄物
推特的謝幕和SD總整理。
David Tennant Daily (@davidtennantdly) on X
可燃廢棄物
用這次的戰利品結束這一回合,DT很努力在各種夾縫中簽出David T。接下來就等二月院線播映了。
https://images.plurk.com/6kWOG1mMTxfCwAugmpRlCe.jpg https://images.plurk.com/2aoUPiTLf17pwCJ3t2kr11.jpg https://images.plurk.com/4GXO8soO5vo1E1fwXRl6js.jp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