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01 PM
[讀書噗 | 餐桌上的偽科學]
好久沒有發讀書心得,不過可能比較多是一些延伸的想法
另外想要另外打一點點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的感想,因為我覺得我可能還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把這本書看完,那個時候我大概已經不記得我現在在想什麼了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03 PM
首先比較特別的是,這次看的是實體書!
我從入了讀墨坑之後幾乎沒有再買過實體書了,這本也不是我買的(是我弟有一天突然塞給我看的),雖然也不能說這幾年完全沒摸過書,但也是很久沒有好好把一本書看完了
不忍說,雖然看了電子書這麼多年,而且其實我也用的滿習慣的(沒什麼陣痛期),久違地摸到實體書,還是覺得手感好好喔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06 PM
尤其是這本的裝訂、排版跟印刷都讓人好舒服,翻起來很愉悅。以前還會買很多漫畫的時候,某些出版社的印刷品質真的是不敢恭維,那種書拿在手上翻可能感覺也不會很好(
但這本有讓我體驗到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放不下實體書,因為翻起來的感覺真的好好(雖然我不知道對於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還會喜歡紙本書),要不是書實在是太重又太佔空間,不然可能會讓我想繼續收實體書
但目前應該是不會,因為我房間完全沒有地方放書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10 PM
Fri, Nov 22, 2024 3:18 PM
因為是2018年的書了,而且廣告打滿大的,時不時也會在各個平台上看到,可能看過這本書的人也不少了,就不細講裡面的內容了
大概就是那種網路部落格節選的文章,因為是部落格節選,所以每一篇都短短的很易讀,讀起來沒什麼壓力(與之相對的就是同時間一起看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硬到爆),覺得醫學這種比較困難的領域用這種方式書寫,或許對於大眾來說也會是比較容易吸收的方法
因為之前也有看過一些這類型的書籍,像是有個在講創作者運用時間的方式之類的書,我讀的時候就會覺得講太淺(但也可能是因為對創作領域相對熟悉,所以會覺得不夠深,或許對於醫療專業的人員也會覺得這本講太淺也說不定)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13 PM
科學的養生保健 | 避免謠傳 防止誤導
附上作者的部落格,到現在還有在更新好厲害!
其實以前在看這種已經有免費公開資源的書籍時,不免會想「既然有免費版的,為什麼還要花錢買書呢?」,但現在想想這類知識類型的文章,整理成有脈絡的筆記也是滿花時間的,雖然也是可以自己做筆記,但如果花個幾百塊就可以有別人蒐集好的筆記可以直接看,以我現在的立場來說會覺得非常划算(因為時間才是最貴的資源)
(剛好最近大人學也要出書,最新的某集podcast有討論到類似的問題)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17 PM
我覺得這也是知識型文章相較於創作型作品的優點,感覺知識型的文章比較耐看,必要時也需要別人整理重點(我現在就覺得很需要有人幫忙整理監控資本主義的重點......)
但是如果是創作,很多讀者可能知道劇情之後就不會想再看第二次了,甚至不太可能為此再付一次錢,盜版一大堆,還有那種xx分鐘看完電影的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很盛行,因為要觀眾去理解剪接的節奏、編劇對結構的編排也是專業的一環,好像對於「娛樂」來說太過困難(其實娛樂作品的觀眾好像也不需要付這些責任就是了,娛樂就是隨便看看的東西)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22 PM
其實我在看完第一章椰子油的文章時,冒出了很多跟健康無關的感想,還有發現了一些自己的思考盲點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升學體制的關係,我發現我的潛意識裡有一個價值觀是「這世界上的事情都一定會有一個正確答案」,這並不代表學校考卷的答案一定是對的,有的時候老師可能還是會出錯題目,或者因為某些原因開放某些答案也可以算正確,但或許是因為在這個體制待太久,確實會感覺世界上的問題一定在某個傾向上是正確的,就算現在的人無法接受(甚至有錯誤的認知,像是地心說之類的),在歷史的推演下我們都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科學也是這樣慢慢進步的
又或者說就像第一章說的,無論媒體怎麼吹捧、有多少人相信這些資訊是對的,椰子油是否有用的事實都不會因此而改變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25 PM
但我突然發覺,其實創作不是這樣的東西,因為某種程度上創作的確是靠流量決定評價的(尤其是對於商業創作),所以很多人說這個作品是好的,他就真的可能是好的
我以前是不認同這樣的觀點的,但最近聽了Barz老師的podcast之後這個觀念有點被改變,又或者我最近可能基本的自信心已經累積夠了,好像終於可以接納多元觀點的價值了(這個面向不好、我不喜歡,不代表他在其他面向是沒有價值的,我也沒必要一直拿自己的觀點證明這些東西其實沒價值或我不喜歡哪裡哪裡所以怎樣怎樣)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28 PM
創作跟醫學實驗、法律、寫程式不一樣,某種程度上創作的確是靠流量決定評價的東西,因為行銷、帶動文化這件事本身也是創作價值的一部份(並不像很多評論會講的,這就是媒體帶起來的風潮,作品本身沒料,老實說能創造收益對於商業作品來說就已經有達到目的了),創作好壞是個明顯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即使是那些道德上明顯有瑕疵的東西),而且這也不是靠歷史的演進可以解決的事情,因為這世界上本來就會存在各式各樣的想法(這樣反而是健康的)
我真的是到讀完這章之後才發覺,原來我一直用很理工的想法在看待創作這件事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29 PM
我後來發覺解法不是證明我喜歡的東西比較好,因為這件事本身無法被證明(也不可能證明,因為這是個人喜好的問題)。解決方法其實是讓自己有持續喜歡小眾品味的餘裕,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心靈方面,久了就知道其實根本不需要討好所有人,畢竟網路帶來的流量也在提升分眾化的市場,能做的就是繼續支持自己喜歡的作品就好,其他的就不要強求了
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去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34 PM
Fri, Nov 22, 2024 3:36 PM
說到不要強求,就想到我看到最後一章有關酸鹼體質的討論,看到有點牙起來,想到很多不好的回憶
作者說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破解國人很多對健康的迷思,但我覺得有些人就是所有證據都擺在他面前,不信就是不信。就像我早就分享過發表酸鹼體質的那個人被判刑了、我不喜歡聽這些論點,還是一直講一直講
前幾個噗裡有提到,我曾經以為把所有科學證據都擺在眼前,人就會自己修正自己的錯誤、接受新的想法,所以依循著可被推論、科學的方式是可以說服人的(總比說服其他人喜歡某些作品容易),但我後來發覺還真的是做不到
真的就是像我上一樓講的,盡人事、聽天命,改變不了的事情就算了(但我很能理解文章裡投稿的人說他快被逼瘋的感覺)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43 PM
---------
來講講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因為名字實在太長了所以下面想簡稱監控就好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47 PM
這本書應該是我剛入電子書坑的時候就買的書,但我從來沒有把它讀完過,我這次重看,突然感覺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初期看這本書也太硬了吧wwwwww難怪我一直覺得看書是很困難的事情wwwwwww
((這樣想想我初期其實很少買小說跟漫畫,潛意識也不覺得這些行為叫做「看書」,真不知道為什麼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49 PM
但我那個時候可能還是想透過各種不同的姿勢(??)試圖鑽進去作者的邏輯裡,但最後太難鑽了所以半途而廢了
我現在回頭看這本書,可能是因為閱讀的經驗多了,我才比較能量化這本書的閱讀門檻到底有多高!難怪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有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組在一起我整個霧傻傻的狀況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54 PM
好好笑,想到作者在第一章講過一個她的房子被雷擊的故事
大概是說她的房子被雷擊之後燒了起來,她還在慢悠悠的把照片跟她覺得重要的東西收去陽台,然後把門關好避免那些重要的東西燒掉,結果消防員把她硬拖出來的下一秒整間房子就爆炸了。作者用這個故事來講「我們很難具體量化眼前陌生的危機到底有多危險」,其實我幾年前看這段的時候沒什麼具體的感受,因為我的想法就是房子燒起來了本來就要跑啊
但這幾年有了很多「我原本以為沒事,結果後來發現超級嚴重」的經驗,再回頭看這段描述才更有感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3:58 PM
Fri, Nov 22, 2024 3:59 PM
關於本書這點論述的監控資本主義,我覺得也是看了這本書之後,這幾年一直有把這個概念放在心上,再加上AI橫行(?),現在回頭看這本書才更有感
因為這個操作手法在現代已經變得太理所當然了,就跟我沒辦法意識到創作的本質跟科學的本質不同一樣,我自己重讀的過程中一直發覺其實當初我完全沒有理解作者的意思,又或者其實看懂了,但內心並沒有真正接受作者的論述
我覺得這是一種基礎世界觀受到衝擊的感覺,就像是很多人都不想變成資本主義的奴隸(然後一直抱怨老闆不應該這樣那樣),但是我不相信他們去看「錢買不到的東西」時可以接受作者的論點,其實從一個人的論述可以看得出來很多人即使知道這樣不對,但還是缺乏改變的能力,可能就是因為內心的世界觀已經固化了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01 PM
Fri, Nov 22, 2024 4:27 PM
這是我看到這段時的感慨(所謂的原物料是行為剩餘的原物料,也就是我們在網路上執行某些動作之後,透過數據分析等等的方式去榨取這些行為背後的資訊,轉換成可供商用的商業模型的資料)
我覺得監控資本主義跟AI盜圖這件事真的很像,而且我覺得圖像資源可能比較隱私權更能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不對(或許是因為圖像還是相對具體的東西,也真的可以產生價值)。但如果是以前的我,或許也會去想「如果繪師都可以拿到合理的報酬,那好像也沒什麼關係」,然後就看不懂這段敘述在講什麼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06 PM
Fri, Nov 22, 2024 4:08 PM
很多事情是不能用定價決定的,不是有一個好的售價,某些行為就可以被接受。我覺得這件事對於我自己身為創作者的那塊大腦有點難理解,或許是因為我對於自己創作的價值衡量一直有點過低(所以覺得有錢就好了啊,我覺得很多人應該也會落入一樣的思考陷阱
因為當創作者太窮了,又是業餘的,就覺得撿到賺到
)
但是如果換成其他議題我就滿能理解為什麼這樣不行,像是之前吵的代理孕母的問題,還有最近在補大人學的舊集數,裡面有一集在講怎麼銷售知識型產品,裡面就有提到絕對不能講價格的事情,因為以實體商品的價值去評估這些產品都會失準(可能現在市場也缺乏對於這類商品的理解,很容易就會變成監控的作者說的那種,把汽車理解成「不需要馬的馬車」會出現嚴重的認知偏差的感覺)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08 PM
Fri, Nov 22, 2024 4:09 PM
昨天看到一些創作者在SNS上失言(可能她們自己不覺得吧),我覺得都是因為人看事情容易從自己的視角出發,以昨天的幾件事來說,單用創作者/讀者視角去觀看事件都會出現明顯的認知偏誤
就像我上一樓講的,對於這個議題而言我如果用(我自己的)創作者視角我可能就會看不懂,可是轉換成其他視角就可以理解,甚至可以回頭修正自己的創作者視角
一直拓展自己的視野真的滿重要的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13 PM
Fri, Nov 22, 2024 4:14 PM
如果沒有一直拓展自己的視野,覺得世界上運行的事情很「理所當然」,或許我也會看不懂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因為監控講的東西現在都是網路科技公司的基本操作,自然到不太會有人會跳出來講這樣不對,可能還會被講是太在意自己、你沒有那麼重要,這也是滿多人對於隱私權的觀點
但我覺得就跟上面的截圖一樣(錢或許很重要,但其實不是這整串行為的重點),同樣的隱私權也不是,作者也說其實監控資本主義不是降低了USER的隱私權,而是重新分配了隱私的「決定權」(不能自己決定那些東西是不可以洩漏、會被永久保存的)
所以如果是用隱私權本身重不重要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就會誤解了這件事的問題在哪裡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19 PM
我覺得這有點像小孩在家裡能不能關自己房間的門(?),因為理性上來說房子是父母買的(或租的),所以照理來說房子要長什麼樣子是可以由父母決定的,小孩沒有付出成本,沒有理由爭取要不要關門
這是滿多社群網站擁護者會出現的觀點,你用別人的資源,沒有資格要求站方不能獲取你的資料。我自己也曾經落入這樣的思考中,也沒有想過這是可以被爭取的權利(我覺得這跟勞權是很像的事情,也許幾百年後的人們回頭看會覺得以前的人也太慘,為什麼不覺得這件事是需要被爭取的)
可能用AI盜圖的事情去比喻,更能理解為什麼這個行為不對,因為我們沒有想過站方會拿這些資源,這也不是我們使用網站的目的,卻一直莫名其妙地背上風險,而且沒有商量餘地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22 PM
Fri, Nov 22, 2024 4:31 PM
所以作者才要強調不能用成本的角度去理解這件事,不是付錢給這些被剝奪者就可以持續這樣的行為(更何況企業也根本不可能為此付錢,就算真的付了也一定會出一堆定價問題),要回歸到更本質的討論,就是這件事打從一開始其實就不應該發生,之所以為什麼發生,書裡講了滿多原因的(法律跟不上、文字上的包裝、民眾無法理解這可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問題,就像是沒什麼繪師會想到站方會公開用AI蒐集圖的資料)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25 PM
Fri, Nov 22, 2024 4:39 PM
我自己打完都不太清楚我在講啥(....),但好像又不得不打這麼多,因為很多地方不能簡化討論,如果簡化了脈絡就會變成「汽車就是沒有馬的馬車」這樣的敘述,這個狀況太過特殊,少了任何一個段落都可能會用我們現存的知識去腦部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但是這些腦補最後的結論可能都是有問題的
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這麼硬,因為作者的每個段落都要看懂,不能跳過或隨便理解,不然就會整段看不懂.......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26 PM
Fri, Nov 22, 2024 4:32 PM
我也試圖想用比較簡單的角度去講這些東西,但我現在還不知道怎麼簡化這些知識,而且簡化了之後我的理解可能又會跟作者想說的東西有所出入
還有我覺得我看到後面一定會忘記前面(這真的太難了),總之就先打一點自己讀到現在的感想
揩季_kezing
@KeZing
Fri, Nov 22, 2024 4:30 PM
因為這本實在太硬,可能也沒辦法馬上看完,想說中間應該會穿插一些漫畫或其他之前看到一半半途而廢的書吧
其實有些也不是不好看,是太好看了就停下來了,結果現在完全不記得在講什麼了......像是人生四千個禮拜,感覺也是要趁這個機會趕快讀完
載入新的回覆
好久沒有發讀書心得,不過可能比較多是一些延伸的想法
另外想要另外打一點點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的感想,因為我覺得我可能還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把這本書看完,那個時候我大概已經不記得我現在在想什麼了
我從入了讀墨坑之後幾乎沒有再買過實體書了,這本也不是我買的(是我弟有一天突然塞給我看的),雖然也不能說這幾年完全沒摸過書,但也是很久沒有好好把一本書看完了
不忍說,雖然看了電子書這麼多年,而且其實我也用的滿習慣的(沒什麼陣痛期),久違地摸到實體書,還是覺得手感好好喔
但這本有讓我體驗到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放不下實體書,因為翻起來的感覺真的好好(雖然我不知道對於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還會喜歡紙本書),要不是書實在是太重又太佔空間,不然可能會讓我想繼續收實體書
但目前應該是不會,因為我房間完全沒有地方放書
大概就是那種網路部落格節選的文章,因為是部落格節選,所以每一篇都短短的很易讀,讀起來沒什麼壓力(與之相對的就是同時間一起看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硬到爆),覺得醫學這種比較困難的領域用這種方式書寫,或許對於大眾來說也會是比較容易吸收的方法
因為之前也有看過一些這類型的書籍,像是有個在講創作者運用時間的方式之類的書,我讀的時候就會覺得講太淺(但也可能是因為對創作領域相對熟悉,所以會覺得不夠深,或許對於醫療專業的人員也會覺得這本講太淺也說不定)
附上作者的部落格,到現在還有在更新好厲害!
其實以前在看這種已經有免費公開資源的書籍時,不免會想「既然有免費版的,為什麼還要花錢買書呢?」,但現在想想這類知識類型的文章,整理成有脈絡的筆記也是滿花時間的,雖然也是可以自己做筆記,但如果花個幾百塊就可以有別人蒐集好的筆記可以直接看,以我現在的立場來說會覺得非常划算(因為時間才是最貴的資源)
(剛好最近大人學也要出書,最新的某集podcast有討論到類似的問題)
但是如果是創作,很多讀者可能知道劇情之後就不會想再看第二次了,甚至不太可能為此再付一次錢,盜版一大堆,還有那種xx分鐘看完電影的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很盛行,因為要觀眾去理解剪接的節奏、編劇對結構的編排也是專業的一環,好像對於「娛樂」來說太過困難(其實娛樂作品的觀眾好像也不需要付這些責任就是了,娛樂就是隨便看看的東西)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升學體制的關係,我發現我的潛意識裡有一個價值觀是「這世界上的事情都一定會有一個正確答案」,這並不代表學校考卷的答案一定是對的,有的時候老師可能還是會出錯題目,或者因為某些原因開放某些答案也可以算正確,但或許是因為在這個體制待太久,確實會感覺世界上的問題一定在某個傾向上是正確的,就算現在的人無法接受(甚至有錯誤的認知,像是地心說之類的),在歷史的推演下我們都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科學也是這樣慢慢進步的
又或者說就像第一章說的,無論媒體怎麼吹捧、有多少人相信這些資訊是對的,椰子油是否有用的事實都不會因此而改變
我以前是不認同這樣的觀點的,但最近聽了Barz老師的podcast之後這個觀念有點被改變,又或者我最近可能基本的自信心已經累積夠了,好像終於可以接納多元觀點的價值了(這個面向不好、我不喜歡,不代表他在其他面向是沒有價值的,我也沒必要一直拿自己的觀點證明這些東西其實沒價值或我不喜歡哪裡哪裡所以怎樣怎樣)
我真的是到讀完這章之後才發覺,原來我一直用很理工的想法在看待創作這件事
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去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作者說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破解國人很多對健康的迷思,但我覺得有些人就是所有證據都擺在他面前,不信就是不信。就像我早就分享過發表酸鹼體質的那個人被判刑了、我不喜歡聽這些論點,還是一直講一直講
前幾個噗裡有提到,我曾經以為把所有科學證據都擺在眼前,人就會自己修正自己的錯誤、接受新的想法,所以依循著可被推論、科學的方式是可以說服人的(總比說服其他人喜歡某些作品容易),但我後來發覺還真的是做不到
真的就是像我上一樓講的,盡人事、聽天命,改變不了的事情就算了(但我很能理解文章裡投稿的人說他快被逼瘋的感覺)
來講講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因為名字實在太長了所以下面想簡稱監控就好
((這樣想想我初期其實很少買小說跟漫畫,潛意識也不覺得這些行為叫做「看書」,真不知道為什麼
我現在回頭看這本書,可能是因為閱讀的經驗多了,我才比較能量化這本書的閱讀門檻到底有多高!難怪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有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組在一起我整個霧傻傻的狀況
大概是說她的房子被雷擊之後燒了起來,她還在慢悠悠的把照片跟她覺得重要的東西收去陽台,然後把門關好避免那些重要的東西燒掉,結果消防員把她硬拖出來的下一秒整間房子就爆炸了。作者用這個故事來講「我們很難具體量化眼前陌生的危機到底有多危險」,其實我幾年前看這段的時候沒什麼具體的感受,因為我的想法就是房子燒起來了本來就要跑啊
但這幾年有了很多「我原本以為沒事,結果後來發現超級嚴重」的經驗,再回頭看這段描述才更有感
因為這個操作手法在現代已經變得太理所當然了,就跟我沒辦法意識到創作的本質跟科學的本質不同一樣,我自己重讀的過程中一直發覺其實當初我完全沒有理解作者的意思,又或者其實看懂了,但內心並沒有真正接受作者的論述
我覺得這是一種基礎世界觀受到衝擊的感覺,就像是很多人都不想變成資本主義的奴隸(然後一直抱怨老闆不應該這樣那樣),但是我不相信他們去看「錢買不到的東西」時可以接受作者的論點,其實從一個人的論述可以看得出來很多人即使知道這樣不對,但還是缺乏改變的能力,可能就是因為內心的世界觀已經固化了
這是我看到這段時的感慨(所謂的原物料是行為剩餘的原物料,也就是我們在網路上執行某些動作之後,透過數據分析等等的方式去榨取這些行為背後的資訊,轉換成可供商用的商業模型的資料)
我覺得監控資本主義跟AI盜圖這件事真的很像,而且我覺得圖像資源可能比較隱私權更能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不對(或許是因為圖像還是相對具體的東西,也真的可以產生價值)。但如果是以前的我,或許也會去想「如果繪師都可以拿到合理的報酬,那好像也沒什麼關係」,然後就看不懂這段敘述在講什麼
因為當創作者太窮了,又是業餘的,就覺得撿到賺到)但是如果換成其他議題我就滿能理解為什麼這樣不行,像是之前吵的代理孕母的問題,還有最近在補大人學的舊集數,裡面有一集在講怎麼銷售知識型產品,裡面就有提到絕對不能講價格的事情,因為以實體商品的價值去評估這些產品都會失準(可能現在市場也缺乏對於這類商品的理解,很容易就會變成監控的作者說的那種,把汽車理解成「不需要馬的馬車」會出現嚴重的認知偏差的感覺)
就像我上一樓講的,對於這個議題而言我如果用(我自己的)創作者視角我可能就會看不懂,可是轉換成其他視角就可以理解,甚至可以回頭修正自己的創作者視角
一直拓展自己的視野真的滿重要的
但我覺得就跟上面的截圖一樣(錢或許很重要,但其實不是這整串行為的重點),同樣的隱私權也不是,作者也說其實監控資本主義不是降低了USER的隱私權,而是重新分配了隱私的「決定權」(不能自己決定那些東西是不可以洩漏、會被永久保存的)
所以如果是用隱私權本身重不重要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就會誤解了這件事的問題在哪裡
這是滿多社群網站擁護者會出現的觀點,你用別人的資源,沒有資格要求站方不能獲取你的資料。我自己也曾經落入這樣的思考中,也沒有想過這是可以被爭取的權利(我覺得這跟勞權是很像的事情,也許幾百年後的人們回頭看會覺得以前的人也太慘,為什麼不覺得這件事是需要被爭取的)
可能用AI盜圖的事情去比喻,更能理解為什麼這個行為不對,因為我們沒有想過站方會拿這些資源,這也不是我們使用網站的目的,卻一直莫名其妙地背上風險,而且沒有商量餘地
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這麼硬,因為作者的每個段落都要看懂,不能跳過或隨便理解,不然就會整段看不懂.......
還有我覺得我看到後面一定會忘記前面(這真的太難了),總之就先打一點自己讀到現在的感想
其實有些也不是不好看,是太好看了就停下來了,結果現在完全不記得在講什麼了......像是人生四千個禮拜,感覺也是要趁這個機會趕快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