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轉]排灣族棒球選手Giljegiljaw Kungkuan赴日比賽,日本把他的名字直接從中文漢字音譯「吉力吉撈・鞏冠」轉成日文漢字音讀「キチリキキチロウ・キョウカン」,球迷與原民網友與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發文,請日本媒體用排灣語發音轉日文的「ギリギラウ・コンクアン」標示名字發音會比較正確。推特轉發的人還作了簡要的台灣原住民族「還我名字」歷史解說,可以無痛推廣給日本朋友
台湾Momo Channel🏳️‍🌈🏳️‍⚧️ (@twmomo_ch) on Threads
台湾Momo Channel🏳️‍🌈🏳️‍⚧️ (@twmomo_ch) on Threads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アリエル・クッキー・リュウ【弁えない台湾人】トランス差別団体「女性スペースを守る会」に勝訴! (@ari...
栖来(すみき)ひかり『台湾りずむー暮らしを旅する二十四節気』『日台万華鏡-台湾と日本のあいだで考えた (...
kellerlin
看到這個就會想起之前有日本網友納悶為什麼某些英文轉中文的時候,發音跟中文/北京話的腔調不同,討論了一番得出解答,原來當時取名的人是廣東人,因為做生意的關係一些地名或是東西是廣東話發音但是寫作中文,後來約定俗成大家開始使用這個名詞,但發音卻是北京腔,整個偏掉,但用廣東話唸就跟英文一模一樣
kellerlin
日本在翻譯外國人的用語,尤其是學者、外國藝人,似乎也是盡量用片假名拼音,除非對方有取日文名字或是經紀公司特別要求要怎樣標示,不然都是一長串片假名,然後學者的名字長得跟咒文一樣,跟物種學名卡在一起的時候,真的很想撕書,更別提和製英語、和製外來語對原本符徵符旨的錯置與偏離,每次要回頭找「剛剛那個咒語外國人是誰啊」都會找到人仰馬翻
kellerlin
因此噗首的案例真的就是滿經典的,從南島語系→漢藏語系→日本語系這種一次跨三種系統,難度超高的例子。若不找尋原本的發音,而是使用再度音譯時,呈現出來的樣態,就是破壞性丟失音節語意,發音面目全非的狀況。以前老師耳提面命要找原文,就算不會唸也要標示出來,可謂苦口婆心......
kellerlin
對於發音正確與否的呼籲,雖然寫得很親切,但背後來自20多年至今不間斷的「還我名字」運動,原住民族從被迫取漢姓的汙名化、打壓與殖民同化教育,到找回自己的名字、正確稱呼自己並傳承命名的文化,也遇到族內族外乃至於整個漢人為主的社會的消極不認同、蔑視、反對與行政上的各種困難。現在族語與多元族群的概念比以前普遍了,至少之前遇到有原住民族語名字的同學,老師之間不但要多學族語發音避免唸錯,大家還會覺得好帥,算是小小的進步吧......
kellerlin
kellerlin
人氐立日鋼琴 : 謝謝日本的播報員,大家聲援辛苦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