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卡🎸♨
近況 241119 - 241203
https://images.plurk.com/25Sr5nk4bd2hM2d4dESnkn.png
辛卡🎸♨
電影 餘燼 (@film.embers) • Instagram reel
是說我一直覺得《餘燼》裡面巫建成(巫建和的角色)跟小蔡(劉冠廷的角色)是不是隱藏的CP . . . 雖然著墨超少但還是有暗示
辛卡🎸♨
辛卡🎸♨
辛卡🎸♨
我很喜歡吃日式甜甜圈,可是不怎麼常吃,因為 (1)往往有空去買的時候已經下午接近傍晚時間,只能隔天再吃,可是甜甜圈放到隔天又不那麼好吃了 (2)我三心二意又很貪心,什麼口味都想吃;但我家人又不愛,無法分享。夏天更是毋湯,因為冷藏的話會變硬,不冷藏的話上面的脆皮又會融化。得不到完美就會強迫症發作,索性降低吃的頻率。
不過自從經常路過的7-11開設了Mister Donut小櫃、捷運站進駐了大量甜甜圈店家,然後又逐漸入冬之後,現在吃的頻度變高了。最近有些新口味好像很讚耶:
波堤系列 | 統一多拿滋
【聯名新品】Cona's妮娜巧克力首次聯名!打造濃餡可可季! | 統一多拿滋
辛卡🎸♨
我現在買出心得,只要一夾就知道當天那家分店的甜甜圈會不會炸太油(其實用看的也可以粗估,但夾起來比較準) 另外還有秋冬交際有時候氣溫偏高或濕度高,甜甜圈上的脆皮或淋醬會融化,施力後馬上沾到夾子就NG(代表可能已經滲入下方麵包體)

高級的聯名款可能會每一顆都用紙盒單獨裝,就無法用夾的方式判斷;這時候只能用看的,比如觀察上面有沒有冒汗和結水晶之類的。

......是說眼看統一集團旗下不只有7-11、星巴克、甜甜圈、Cold Stone等等,還持有一大堆Pchome的股份,感覺整個臺灣零售跟輕奢食品市場都要被他們吃光了
辛卡🎸♨
我對我的人生志業:
dinosaur couch (@dinosaurcouch) • Instagram photos a...

而且不搞志業但搞腐向戀愛情色作品的恐龍也完全是我
辛卡🎸♨
用Google的Emoji Kitchen還有Emoji Mashup Bot亂煮出一些表符覺得還蠻實用(實用的標準?):

https://imgs.plurk.com/QEH/YuM/DbAFrfsTDYGgTrNiAK5At9hAs0L_lg.png https://imgs.plurk.com/QEH/yBu/mZLaL0GCwlUyCGu1qbocQmy9471_lg.png https://imgs.plurk.com/QEH/MVv/gmGVbdy9HvsVqDeUy6gyaYFpUsU_lg.png YMO系列溫泉emoji真是好好玩 (?)
辛卡🎸♨
我送給自己今年的生日禮物,其中一份是這個:
【國家地理】瀕危動物明信片書Photo Ark Postcards
Photo Ark (相片方舟計畫)是 2017 年時由國家地理攝影師/探索者 Joel Sartore 發想的計畫,主要是拍攝世界各地的瀕危動物,攝影師跑遍全球,在這些動物絕跡之前,將他們帶入移動式小攝影棚內,拍攝屬於他們的肖像照。除了肖像照以外,Sartore 追尋著這些瀕危動物的過程亦有拍攝成紀錄片(國家地理節目尚未撤出臺灣以前有在頻道放送過),相當值得一看。-
辛卡🎸♨
-當時的宣傳廣告一句話讓我熱淚盈眶;Sartore 說之所以要拍攝這些動物,是因為他明白相片的力量,他希望人們能因這些照片而對牠們產生情感,進而支持保育計畫,“because you won’t save what you don’t love.”

Photo Ark -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The Photo Ark - Joel Sartore
Facebook

“I’ve seen how photos can lead to real change . . . because you won’t save what you don’t love.”
辛卡🎸♨
因為是國家地理的攝影集(明信片),所以我猜印刷品質應該不錯,一看到打折立刻搭配生日券下單。超級值得,推薦給所有喜歡動物的人。我不是什麼積極作為的環保人士,可是我覺得人類必須尊重這些星球上的原住民,也覺得應該盡可能保護、善待牠們。然後不是只保育可愛動物(例如熊貓),醜陋動物就隨他們消失(例如科摩多巨蜥)。
辛卡🎸♨
另外一份禮物是金屬徽章,我超級喜歡琺瑯或金屬徽章,這種立體但不易損壞又去背景(?)且填色塊的呈現就超對我胃口,每次看到一定要買。

幾個月前在一家小店買到一個(我原本以為是金屬徽章,但後來發現是)金屬裝飾小物,當時不知道那是臺灣廠商的作品。
生日時想說再買同系列不同款的徽章好了,怎知該小店已經沒賣。後來在誠品上面找到,又認真去搜尋發現哇還有好多通路沒進貨的款式:
商品列表 : 徽章 的搜尋結果 - OURS森林好朋友 官方商店 || 台灣原創文具品牌
感覺是很用心的廠商。他們也有賣其他很多手帳、文具小物,有興趣的話請務必參考看看。
辛卡🎸♨
本來以為統一時代四樓的披頭四預購就只是一個小小的攤位,找了老半天還想說這樓不是都運動用品 ????後來發現在戶外天臺區域 問題是這陣子臺北都下小雨 於是佈景跟擺設看起來都濕濕的嗚嗚(我個人也沒有很喜歡假佈景就是了,我寧可包廂全部都擺複製畫、黑膠封套、照片、海報之類的)

外面擺設有仿Abbey Road專輯封面的佈景(紅綠燈會換燈喔): https://images.plurk.com/3XDYPVGkGBFQhUW5pqqIuI.jpg https://images.plurk.com/4i4YiqXxl2yFWI9a77tGCC.jpg (是說此專輯封面是他們是在錄音室外面的馬路隨便拍的
辛卡🎸♨
再往裡面走有個小包廂,裡面放了更多佈景&輸出效果蠻糟糕的照片(但至少終於有照片了嗚) 然後包廂的塑膠味好重,我覺得裡面顧場的工作人員好可憐

工作人員看我在翻DM還跟我推銷了一句,但我完全活在自己世界且社交力下降,所以當下一個 的臉讓對方 :我說錯了什咪

其實我主要是去看特典杯墊跟明信片到底是什麼,果不其然是同圖,而且那個圖還是The Beatles的標準字黑底白字 我不該期待

https://images.plurk.com/1RlJNab4OWla403UQlU4mW.jpg 然後他們有個錄音室體驗活動,不知道效果如何就是了,需要先報名(掃下面那個QR code):https://images.plurk.com/1UsI7sOilbaVXKusTVyDAC.jpg https://images.plurk.com/1pvU6c0754kNiGLrNlzi2p.jpg
辛卡🎸♨
辛卡🎸♨
雖然我是讀文學院的人,但我也誠實地說很多作品我沒有看過,很多所謂「必讀」的哲學理論我也不一定曉得。我其實不喜歡「必讀之作、不讀平庸」、「不看的話好意思自稱文化人」之類的攻擊性言論,我覺得每個人的思考迴路、方式和人生際遇都不太一樣,書應該要在對的時間和對的狀態下進入一個人的人生,而不是生吞活剝或是以量取勝。並且一旦擲出這般攻擊性又極端的言論,必然會引起另一派人士反彈,這樣互相攻擊的討論模式也毫無益處和收獲。再者,許多業界號稱的名家大作,也不見得對於每段人生都有意義;不必要利用這種假象式的公信力去證明自身的喜好和偏好,甚至於證明階級和特權。-
辛卡🎸♨
-許多被出版社拱月的作家,作品即便備受吹捧,多半也有其缺失及不夠完善之處;有時時間能暴露出其中的缺陷,有時得等上更久遠的未來,等到關係人士都紛紛離去、時代更迭而思潮改變,才有人敢提出異議。
現下這種紛紛擾擾又雜亂無章的年代,安靜而沉默地審視一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不想追逐那些錦上添花的評論,也不想迎合業界大老的成見。欣賞作品不在於強調自己高尚的品味,而在於分享自己所體驗到的感動。
辛卡🎸♨
我的腦子轉速偏快且有著不同思維交纏,基本上難以沉靜。不同思維皆有自己的聲音,說話前就是篩選應該讓哪一副聲音主導我當下與他人的互動模式。狀況好的時候,我不經腦袋將話語直接出口也鮮少會有過大的差錯;因為我會思考該怎麼說話,很多時候我的思維也是在演練自己說話的方式。
看了一些創作者分享才得知,每個人思考方式落差甚鉅,令我十分驚訝。這些年來,我逐漸能夠理解何謂「有想法但沒有出口」的狀態,或者是用音樂、畫作、數學、手勢......等等既非語言也非文字的方式溝通。-
辛卡🎸♨
-原來思維和溝通方式只是情緒與想法的載體,它們有太多樣態,不被理解的時候卻會被認定為不曾存在過。原來每個人一輩子只是需要找到一位能夠理解自己載體的對象。原來我窮盡幾十年的日子磨練語言,只為了找到最貼切和精準的表述,卻從未想過一段表述光是要被人理解,竟是最困難的事情。
教授說語言可以固定想法,但正是因為它固定了想法,因而無法抓住想法在流動時的樣態。向來以語言思考的我,當下讀到這個說法實在難掩吃驚。不過仔細思考確實是如此。即便是語言和圖像思考為主的我,也有過那種感受到某種氛圍卻難以用語言或圖像作為載體固定的狀況。那些好像更傾向於虛無縹緲的預感,無法正確感知卻真實存在。我常常在想該怎麼抓住那些氛圍呢?能夠用顏色或旋律捕捉它們嗎?還是用氣味和觸感呢?
辛卡🎸♨
雖然被理解很困難,但我想還是要有做出試圖讓人理解的表示,這樣作品才會有可能令人感動吧。要是毫無嘗試只是活在自己世界的自我中心之作,那旁人看起來應該也會覺得很事不干己。
辛卡🎸♨
https://images.plurk.com/5wKi18jtyOFLeFsUjx9onf.png X 刻板印象但部分真實 愛爾蘭跟西班牙的解決方式都很推薦而且我積極落實 (不)

某國那個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實在太真實。

國家由上至下:德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中間寫:下午茶時間)、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中間寫:pasta)、瑞士、比利時、法國、日本
辛卡🎸♨
剛剛看到我追蹤的推主轉了綠洲宣傳到日本巡迴的消息,瞬間覺得翻譯上的落差有點有趣。綠洲官方推特寫的日文是:
「日本のみんな
俺たちは君たちのことを忘れてないぜ。
Oasisが来年会いに行くよ。」
可是對應的英文其實是寫:
“People of Japan 🇯🇵
We haven’t forgotten you.
Oasis will see you next year.” X

我也是蠻佩服日文竟然能把原本的句子變得好像空条承太郎一樣的混混口氣 (蛤)
日文的人話跟鬼話說法真是太精妙到英文難以傳神。不過英式英文跟美式英文那種微妙的落差,翻成日語或中文也很難傳神就是了
辛卡🎸♨
辛卡🎸♨
這段無聊小事真不知道該打在YMO mur噗還是這邊(想來我一年半以來的生活根本只有YMO,好可怕

我的手機螢幕鍵盤仍然是使用舊版的Google輸入法,也就是每一種語言都要載一個APP。舊版早就沒更新了,但我覺得比新款的Gboard好用超級多,介面更乾淨,還能自己設定鍵盤背景。Android手機強迫推銷Gboard真是毋湯。
繁中鍵盤用得很頻繁,所以背景我是設定YMO這張:https://images.plurk.com/5RgWOJhuZWAbO2KYawPx6L.jpg ;日文鍵盤則是設定成安單人照。因為自己已經看習慣了就無感,但每次我出借自己的手機讓家人或朋友輸入email或資料時,別人都會 地看著我的手機,我 地看下去才發現喔對......。此時實在有點恥 -
辛卡🎸♨
-上次朋友打字打到一半還忽然問我:「所以你上次說長得像人魚漢頓的是細野嗎 」對......不、等下,不對

雖然三麗鷗ver.的話教授是Kitty幸宏是帕恰狗然後細野的確是人魚漢頓 (才不是) 我本來沒覺得像,但去年推特上粉絲刷一片說「好像好像」、「根本本人靈魂」之後我就跟著被洗腦了
辛卡🎸♨
https://images.plurk.com/7MfMGnoRb8Mw4uUopdLZba.png 這才發現教授有追蹤我喜歡的生態、極圈攝影師 (這個帳號雖然是公關帳號,但教授生前也會使用)
辛卡🎸♨
身為一個怎麼喝咖啡因都不會睡不著的幸福人士,我超級喜歡喝鴛鴦咖啡這種邪教般的港式飲料。每次去路易莎,不是點可可冰沙(濃郁好喝,但如果不太會做的分店可能會沒把冰沙打均勻,喝到最後就會變成咬冰塊 ),就是點鴛鴦咖啡。路易莎的鴛鴦咖啡茶味很香,且跟咖啡搭配的神祕比例喝起來超紓壓。不過他們的鴛鴦咖啡會有茶包,戳封膜時要特別小心,或是可以點餐時要求去掉茶包。

有一陣子沒喝,最近癮頭又回來了
辛卡🎸♨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hoorayfilms) • Instagram photo
齁唷真的好想再看一次DRUK (←院線三刷的人)
辛卡🎸♨
https://images.plurk.com/1r6uEH2Zb8M12tt23h5rFI.jpg X
辛卡🎸♨
那天為了看《黑之牛》所以跑去臺北的喜樂時代,有夠後悔因為 (1)他們的廳隔音超差 (2)工作人員包含管理層態度都超級差 (3)電影時刻安排有問題,導致電影不會準時開演;電影不準時開演是一回事,觀眾準時到竟然還會被員工皺眉跟粗魯對應。我未來真的要做好時間管理&時間對不上也不要硬衝臺北的喜樂時代了
而且現在沒ez訂可用,票價也壓不下去,就覺得CP值超差 不過當時細野的演唱會電影我是去喜樂時代看的沒錯(但是是平日去沒人,且隔壁廳剛好沒有很大聲)

是說ez不能用的理由是因為他們在跟ㄔㄜ ㄎㄨˋ打官司,因為ㄔㄜ ㄎㄨˋ疑似違約。然後當時細野的演唱會電影就是被ㄔㄜ ㄎㄨˋ標走,所以我不想二刷 最後也買了日盤
辛卡🎸♨
@ailinhuang - 他家美術館 免費參觀欸 這真的過年了這個
抱歉不是我想潑大家冷水但是富邦在經營美術館這塊真的不是噗內說的那樣,之所以免票開放,部分原因肯定也是因為最大、最熱門的展已經結束了(也就是梵谷)。

噗主寫什麼「他家之前才因為票價被人議論,這下沒人能講話了」,不好意思耶但他們之前票價很貴且展出品質很差是公認的事實,不會因為現在大展結束後決定配合棒球賽事而免票開放這件事而有所改變啊

相較起來其他私人機構經營的博物館,富邦真的做得不及格又明顯是想斂財;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是銀行或大財團才被噴,而是客觀事實上就是如此啊
辛卡🎸♨
國際展覽需要租借館藏很花錢所以想用門票賺回來,OK我們都懂,問題是貴館提供的品質是否也有符合國際大展的素質呢?

隨便拿個最近即將閉展的臺博館本館捷克城堡小展來說好了,此展也是國際展覽(捷克城堡提供的館藏),才走到門口就覺得比富邦用心很多?展區動線、光源、展品陳列邏輯、展品附註文字(中英文兼備)、互動區、免費數位導覽、數位館藏呈現、參考資料與顧問學者表列......各方面全部都做得比富邦梵谷展好?重點是臺博館的展覽基本上都是中規中矩(因為是教育取向,主題也都是歷史教育為主),以藝術層面上稱不上是可圈可點,所以反推回去富邦就是不及格啊

連個光都打不好、光源肉眼可見頻繁晃動,館員態度和素質皆有待加強,展覽進場和散場動線不明,公共設施缺乏(如:廁所、座位、無障礙空間),然後收那種票價。請問是在?
辛卡🎸♨
更不要說去跟其他藝術取向的博物館比較,富邦是怎麼能覺得收那種票價提供那樣品質能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氣壯

再來就是刻意選址在信義區導致建館成本提高(蓋在富邦集團信義總部旁邊),又花大錢去請建築獎設計師蓋了一棟新大樓,且標榜為了回饋社會,但落成後第一場展覽就立刻開出了不合理票價跟選項(預售時將羅丹特展和富邦收藏展兩票綁定合併銷售,無其他選項),後來發現售票狀況不如預期才逐步開放單展售票,整個流程只是充斥著商業化的營運模式,完全跟回饋社會、「推廣」藝術教育沾不上邊,更遑論「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富邦美術館5月4日開幕,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建築師倫佐.皮亞諾打造美術館,建築亮點搶先開箱 | 典藏ARTo...
-
辛卡🎸♨
-還沒提到請了跟藝術專業領域完全無關的林志玲代言梵谷展為了炒作聲量這種激資本主義的行徑呢;或者是明明是古典藝術主題的展覽,卻使用了當代藝術跟幾何圖形做突兀的主視覺和標準字這件事;又或者是口口聲聲提出「光與梵谷心象表徵」作為策展論述,事實是展區現場連個光源都打不好這種最基本層次的缺失。

臺灣民眾或許普遍會把藝術和昂貴畫上等號,但事實是美術館(也就是博物館的一類)應該是公眾導向的機構,也就是要讓民眾負擔得起、讓義務教育機構可以帶學生觀展,而不是一方面說著要藝術生活化,另一手又向觀眾索取與展覽品質不符的票價。
機構要有盈餘才能繼續進行藏品維護、館員培訓並支應行政支出,這都合乎常情;重點是富邦沒有讓人看見展覽和博物館經營的誠意,能看見的只是灑幣、求流量與昂貴的票價,然後內部品質跟普通商業百貨公司毫無二致。
辛卡🎸♨
https://images.plurk.com/2DbRytn4nVEf9C5P0MFYrY.png https://images.plurk.com/3qtAoUt242nR8JnKsNCKqY.png 臺博館英雄谷遊行應援旗幟 - Google Drive
臺博館提供的應援字,分享給有需要的球迷!
辛卡🎸♨
https://images.plurk.com/6EbnhO0hdePxl7qaDSsBRM.png https://images.plurk.com/1ET1UzEtquCv0N32THnkXP.png
Vigils with Imaginary Lover (1911) written by Edna St Vincent Millay (in her “Diaries”)
Millay寫給幻想、精神上的愛人。我邊讀邊想到過去與現在的自己。
辛卡🎸♨
終於變冷了!毛絨絨的圍巾跟毯子可以拿出來撫慰情緒 而且我向來覺得冬裝比夏裝好看數倍不止,我有超多好看的大衣已經塵封半年以上,現在總算可以重見天日 唯一缺點是我手部皮膚龜裂情況加重。平常因為潔癖勤洗手又用酒精,指緣皮膚都快爛光光,冬天冷風一強、濕度降低,手背也要裂開流血了 ㄞ只能勤勞點擦護手霜
辛卡🎸♨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azothbooks) • Instagram photos an...
那個月亮根本我吧
但我覺得比起來還是面對面比較耗費社交力,網路上還OK(還是因為在網路上有匿名的迷彩保護?而且網路上供人斟酌回覆的時間比較長,不需立即反應)
辛卡🎸♨
我桌上已經被書跟收藏們佔據,下午分裝香水時還不小心因為桌上擺太滿導致小罐倒掉,現場損失了2~3ml的香水 換算起來是78元臺幣左右 (好)
辛卡🎸♨
fugi (@zinc_park) on X
超喜歡這位繪師跟他的百合漫《夜に恋する太陽よ》:https://www.amazon.co.jp/...
我沒有開小鈴鐺(通常是粉圈相關的我才會開)且對方更新頻度很低且河道不太轉推,內容很少被推上來;但好處是等累積了很多漫畫內容才久久看一遍,就比較不會有中斷的感覺。

前陣子推特上頒布了一堆不合理新規範,不少人又跳船到IG或Bluesky,我就忽然想到不知道他還在不在?!

找了老半天沒看到原本的豬豬人頭貼(我追蹤的人太多,只能用頭貼辨識),還好我記得其一女主角叫做よい子(さん),Google了才發現原來他換大頭貼了 看起來應該是暫時沒有要跳船的意思

推特到底要逼走多少老用戶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