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天氣轉變病例就增 醫:嬰幼兒與高齡當心RSV病毒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早產嬰輕微感冒 染RSV惡化2天轉高燒喘鳴搶救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在台灣全年都可能出現,醫師提醒,天氣轉變時病例就會增加,嬰幼兒與65歲以上是2大風險族群,尤其6個月以下嬰兒因RSV住院,死亡率為流感5倍。

RSV是1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RSV為5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源,9成以上兒童在2歲前感染過;研究顯示,6個月以下因RSV住院的嬰兒,每4名中就有1名因病情嚴重進入加護病房,而新生兒感染RSV急診與住院率為流感的16倍,死亡率為流感的5倍。

RSV不只對嬰幼兒造成威脅,近年研究更發現其對年長者的健康影響不容忽視,根據研究,每年約有3%到7%的65歲以上成人感染RSV,在台灣,相當於有30萬的老年人暴露在RSV感染風險當中。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李秉穎說明,RSV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但每年流行季節都不相同,且無法終身免疫,傳染力又強,1人平均可以傳染3人,即使小嬰兒都不出門,也可能被身上帶著RSV病毒的成人傳染。

他解釋RSV的特殊之處,在於人體無法自然大量製造抗體,門診觀察有一半以上的嬰幼兒染病後為下呼吸道感染,又以細支氣管炎占最大宗,因細支氣管發炎,缺氧、呼吸急促,出現哮鳴聲、無法吃睡,衍生極大的問題,甚至嚴重肺炎需住院接受緊急的氧氣治療。至於年長者則是因免疫力低下,就算過去曾多次感染,仍屬於高風險族群。

RSV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只能靠自身的抵抗力來消滅,李秉穎強調,預防更勝於治療,在歐美都建議孕婦、年長者應接種疫苗或單株抗體,達到保護效果。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台北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黃建霈提醒,嬰幼兒照護者除應勤洗手、戴口罩,以避免嬰幼兒感染RSV外,孕期內的準媽媽,也可透過接種疫苗,提高母體內的抗體,並將抗體轉移給胎兒來保護母親和嬰兒。孕婦在孕期間建議施打的疫苗,包括流感疫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百日咳疫苗,以及未來孕婦適用的RSV疫苗在台灣上市後也可考慮接種。」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RSV感染症為台灣常見兒科急重症,是造成嬰幼兒肺炎與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000名嬰幼兒因感染RSV而住院,高達9成為2歲以下嬰幼兒。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今天在衛教記者會中指出,RSV對肺部發育及免疫功能不成熟的早產兒來說威脅更大,有國外研究指出,即便是33到34週中晚期早產兒,出生12個月內感染RSV,住進加護病房比率超過5成,更有約25%寶寶可能需要使用侵入性呼吸器治療。

他曾收治1名早產男嬰,2個月大時出現流鼻涕和咳嗽的輕微感冒症狀,不料短短2兩天內轉為高燒、呼吸急促,還有嚴重喘鳴聲及呼吸費力(胸凹)等現象,被診斷為RSV感染及細支氣管炎,前後進出急診室、加護病房,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一度更病情惡化併發肺炎感染,甚至插管搶救,歷經呼吸器治療、高流量氧氣治療給予呼吸支持,搭配抗生素治療,終於在住院16天後平安出院。

當台灣面臨少子女化問題嚴峻,林明志說明,台灣早產兒占出生數比率卻是逐年上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出生通報統計年報顯示,早產兒(<37週)占出生數比率從民國97年的9%,到了112年已成長到10.88%。

接種單株抗體是目前預防RSV最有效的方法,現在RSV單株抗體健保給付適用對象有3類:早產兒出生時妊娠週數未滿33週、早產兒出生時妊娠週數小於等於35週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1歲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童。

同樣是高風險族群的33到35週早產兒也暴露在RSV風險中,期許政府借鏡日韓,將單株抗體健保給付放寬至這些早產兒。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補充,由於早產兒較足月兒情況相對不穩定,一般臨床上建議早產兒在2歲前應每月回診監測生長狀況,及時進行早期矯正和干預。若能將RSV單株抗體的按月接種時程結合早產兒每月的固定回診追蹤,不但能提升醫療效能,降低家長反覆回院負擔,按月監控追蹤也更安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