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
隱微與毒辣之間:葉石濤、陳映真、余光中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的位置
隱微與毒辣之間:葉石濤、陳映真、余光中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的位置--上報

--
這場論戰雖以文學之名展開,其實攸關國民黨文化霸權保衛戰。
回顧歷史,陳映真指出葉石濤的「分離主義」傾向,余光中指出陳映真的「左傾」,並無背離事實太遠,但在威權環境,提出這種「政治判斷」仍須考慮行動倫理,畢竟當權者掌握生殺大權。
~葵~
在黨國霸權底下,各式各樣的反抗聲音都被消音,因此「公開文本」,也就是檯面上拿來展演的修辭,基本上要符合、附會官方說法,或使用「隱微書寫」。
當時還在國共鬥爭中,長期保護國民黨政權的美國卻和中國進行和解,華盛頓和北京建交在即,國民黨對社會監控毫不手軟。因此,反抗的聲音,在文學界提出時,還得小心翼翼,時而訴諸曲筆。這種氛圍下,余光中挑起「抓頭論」實在太過毒辣。但陳映真也指出葉石濤是用心良苦的分離主義,在時間點上,比「狼來了」那篇還早一個月。
~葵~
當時,作為蔣經國控制思想的左右手,王昇權傾一時。直到1980年代初期,王昇接掌「劉少康辦公室」,蔣經國重病時,這個「太上皇機構」,伸手黨政軍特,可見他受蔣經國寵信程度。
1978年1月在一場國軍文藝大會上,王昇為鄉土文學論戰劃下句點,表示「鄉土之愛擴大就是國家民族之愛」。一場文學論戰最後竟然是由軍情頭目來定調,可見此論戰的政治敏感性,以及被指控為「工農兵文藝」作家所涉的險境。
~葵~
我們從意識形態的歷史流變,看余光中輸誠對象的切換。在冷戰時代,台灣屬於美國霸權底下的「自由世界」,中國大陸當時是「匪區」,一窮二白,余光中效忠國民黨版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批判「工農兵文藝」,扣陳映真左傾。
~葵~
幾十年後,中國崛起,國民黨在台灣衰落,余改變效忠對象,改投共產黨,但效忠的本體,其實不變,都是大中華「民族」主義。余沒有「轉向」,他依附權力的傾向是一致的。
余光中的訃告,在中國激起一片歌詠悼念,中共利用他的「鄉愁」,放過他的「紅帽子」,真是歷史的反諷。
~葵~
--

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國文老師發的補充講義,關於鄉土文學論戰的資料,裡面有支持鄉土文學立場的文章,也有批評鄉土文學立場的文章,老師沒有特別評論什麼,只是提供我們大量的資料讓我們閱讀。
~葵~
我非常感謝製作這些講義給我們看的老師,在夜晚的檯燈下,少女時代的我讀到氣得哭出來,那可能是我選擇站定台獨立場的起點。
~葵~
我非常討厭張曉風。在那之前看過他的幾本散文集,可能因為這樣,讀了他那些關於鄉土文學論戰的文章後,衝擊很大,也因此印象很深刻,提到鄉土文學論戰,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這個名字。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