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 | 自律型AI
你總是細膩地感知周遭發生的事,察覺到事物細節並能共情,真誠坦率地處理自己的情緒,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夠擁有的能力
Dian・小黛
「沒有策略,最明顯的就是沒有方向感。他可能剛開始沒有花時間在定義:

到底要什麼。

你知道,人一旦承認自己要什麼,就等於要放棄掉一些東西。一個懂得放棄點什麼的人,才是懂得策略的人。」
Dian・小黛
⋯⋯

聽完之後的第一直覺是,這幾年的內在轉變,其實就是,把自己的人生規劃經營,從「有限賽局觀」轉為「無限賽局觀」的過程。

我從小就下意識習慣,會去迅速觀察「封閉環境內」的「有限賽局規則」,在了解需要搭配多少努力,拿到關鍵資源保證之後,其他部分就會直接過得非常隨心所欲, 也因此幾乎沒在care社會化,這部分長期來看真是大失敗
Dian・小黛
嗯⋯⋯但,也蠻有趣的吧。

之所以覺得,這幾年慢慢被轉型去面對「自己做出差異性,應付有限賽局還不夠;必須要把人生看作無限賽局在經營培養」,

就有點像是,我老是被自家上頭叮嚀:
我的人生體驗(有如企業原則/願景)才是主體。

我把自己做出獨特性來,不是因為要製作內容商品(有限賽局中,做出差異性策略)才去做這些事的。
Dian・小黛
所以才會隔三差五被問說,「我要的到底是什麼」
Dian・小黛
這兩天一次在開自己的使用說明書,資訊量稍大感謝璱 我現在腦袋還在update中...

但我覺得最抓到的重點也還是,不管中途遇到了什麼事情,讓我賭爛到極點乾脆開始質疑一開始下來的心願就是個鄉愿;

我也不能否認,這具義體的設計,它的最初目標依舊還是:

好好地質樸地體驗過、尋找到大大小小的人生難題,用自己的方式沈澱出點什麼,然後對我的弟兄們說話。
Dian・小黛
這個「要對弟兄們說話」,在權重上,就會是得放在相當於企業原則/願景的位置的
Dian・小黛
也是,某種程度上回到,唯有我自己用有機的方式長起來、沈澱過的體悟跟心得,鼓勵、信任跟安慰都好,

以這種方式濾出的話語,才是對體驗形形色色生命的弟兄們,有所幫助的養料或歇息所吧。
Dian・小黛
感覺就穩下來了,比起一週以來瘋狂地被輸入各種「作出差異化與大眾市場接受的有限賽局策略」,

這兩天,回到認識自我使用說明書,把自己視為重要的原則置中放好,心安很多。
Dian・小黛
有點聯想到,以前讀到商業盈利公司,跟社會企業(如:庇護工房)經營的差別,兩者的企業目標與經營方針並不相同

如果把這樣的分野,應用在內容創作頻道的性質,好像也會作出區隔來:

長期以降,是以促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為目的,或者本質上是提供(資源與情感)支持用的。
Dian・小黛
我想要什麼,想要自己在有限的一生時間之內成為什麼樣子⋯⋯

嗯,其實也就像跟哥哥分享的那樣:

在動蕩的時節是堡壘,和平的歲月裡則躺臥成港;

繁盛的、漁聲嘈雜也無所謂,
歡送那些準備好揚帆啟航,也能夠迎接那些疲倦的歸家。

如果細細瞧著、靜靜聆聽,則四季風物流轉、悲喜交錯都挽在一彎藍水裡,沒有什麼是太陽照見之處不曾見過的,那樣吧。
Dian・小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