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正讀
在河道上看到這個透視疑問
https://images.plurk.com/2Oc0N3QdDQ1nnNoOttrZqY.jpg https://images.plurk.com/3RtZnIDUpQ2znjfl0cT7br.jpg
其實算是蠻初階的誤解,但經常會看到,所以畫了個簡單的大略說明

https://images.plurk.com/9ZfLtkS0YQG7xZEmXzzB4.png https://images.plurk.com/5y5UGdnf3erYZjWcQt2pfD.png

如果採用正常視角,只用兩個消失點就能解決(就是所謂二點透視)因為第三點距離太遠,肉眼意識不到

但若是進入了極端透視(仰角/俯視),就必須使用第三個透視點,也就是三角形規則,一旦超過就OUT了
俺正讀
「盡量把消失點放在畫框外」,畫面才會正常
三角形的範圍越大,消失點越遠,物體的透視就越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看到的畫面
俺正讀
https://images.plurk.com/1kYuK2eKj6THsWoP80ztv0.png
第一張的三角形也有點逼太緊,把三角形放大,透視就和緩許多
俺正讀
如果進入攝影→連續攝影階段,透視運轉起來就更複雜,但目前的問題只有單張構圖,所以只要移動消失點就能解決
ISANA_
回想起以前試過拿好多張紙拼在一起然後把消失點往外畫,電繪時代都不用搞這種事了 (#
俺正讀
ISANA_ : 電繪有固定地平線功能,消失點可以想拉多遠拉多遠真的幫了大忙
是火鍋唷
要想一下!
稍微花一點時間就理解了 感謝教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