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鴉▲
https://images.plurk.com/3q5BEPfbThs9AvId1uHUnJ.jpg https://images.plurk.com/6AhDA9GZXRVfxQi5N0WTlh.jpg
參加茶道具鑑賞的講座。
▲金鴉▲
https://images.plurk.com/1B72nlKhRs4jIAjj6YuYtY.jpg https://images.plurk.com/7bLYRaafUu4lz7F1ze7ANF.jpg
名為磯千鳥的茶勺,據說末端的點呈現海鳥群的意境。
▲金鴉▲
▲金鴉▲
不專業的雜感

茶道中使用不同形狀的茶碗在刷泡沫時打入的空氣量可能有細微差異,但差異應該不大,不太會因為茶碗的形狀或材質讓茶湯喝起來產生太明顯的變化(這邊單指茶道所用的茶碗及茶湯,暫不討論台灣茶的品茗),至少不像酒杯之於酒水那樣講究,猜想這可能是因為茶碗本身就是茶道的主角之一,它存在的意義並非用來服務茶湯的緣故,因此職人在製作茶碗時首要考慮的並非如何以茶碗呈現茶湯的風味。

至於茶碗對氣氛的營造應是有幫助的,例如織部燒的精神帶著一股遊於藝的自在氛圍,用此茶碗點茶時亭主與賓客或許能從中品味這份徜徉於藝術的自由,若是將茶碗換成備前燒,應該會著重在品味時間的韻味與素樸的風情,在這個脈絡下選用的掛軸及其他道具也會進行調整,並結合季節遞嬗,以講究整體的氛圍。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