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13 AM
113
15
泰國瑣事集中串
講座前我們跟口譯老師請教,每篇章節名稱被翻譯成了什麼意思?因為中文版裡都是整齊的四個字,但泰文有明顯長短區別。
其中被翻得最短的是最後一篇《魯魚亥豕》,實在很好奇這個很難的成語被翻成了什麼,口譯老師說這個詞在泰文裡的意思是「遠古流傳而佚失之物」,覺得實在很美也很符合故事意境呀!
口譯老師還提到,《鱷魚之夢》的「夢」,泰文版的翻譯並不是單純的Dream的意思,而是一種「經諦觀領悟後所看到的幻境」(我的解釋用詞可能很不準,因為不知道在我們的話裡有什麼更好更準確的對應詞彙,所以理解程度有限)
不過珊瑚之骨就是......單純ㄉ骨+珊瑚🥲
月亮熊☣深愛系
@shiung
Sat, Oct 19, 2024 3:14 AM
這個字眼的涵義也太美了吧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15 AM
隔幾天我自己去參加旅遊行程時,導遊跟我們說「如果你懂得巴利文的話,那麼中南半島的語言你就可以都通個大概了!」
於是回來查詢了巴利文跟泰文的關係,查到這一篇覺得泰文實在是好美的語言!
泰語中的梵文與巴利文到底有什麼?聽完阿南教授演講後的得與想。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16 AM
(以下摘錄網站原文)
「上座部佛教的重要長老阿姜查曾說:「你在問這個世界,你可知道這世界是什麼?它只不過是感官器官與他所對的境,以及所執著它們的無明而已。巴利語的世界叫 loko(loka),它意指黑暗;它的相反是 aloko(aloka),指的是光明。我們可以透過禪修,明白光明照射在世界的黑暗之上。」(《與阿姜查共處的歲月》)」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16 AM
「泰文裡的世界是 โลก/ lôok ,泰文很多語源,來自梵文及之後因上座部佛教傳入的巴利語,與印歐語系本則同脈,那天聽了阿南教授的演講才知道,原來泰文裡的世界,在英文變成了 look ,看出來成了世界。」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18 AM
「เมฆ 來自梵文巴利語,字根有 หยด(滴)的意思,所以 เมฆ 的意思為 ,สิ่งที่หยดลงมาเป็นฝน ,滴下來成為雨。如雲之中文,其上也有雨。...梵文巴利語的魅力是,名詞的根源幾乎都來自動詞,當我們在翻譯時可以有兩種層次。第一次從字根出來的原意,第二個意思變成名詞真正使用的意思。」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24 AM
Sat, Oct 19, 2024 3:38 AM
世界先是黑暗,思悟才能看見光明。世界即是所見之物......一個詞裡面蘊含如此多的概念在其中。看得好想學習泰文,但能感受到這一定是一門非常困難的語言。
我很喜歡詞源學這類的學問,可以在語言的複雜親屬樹中感受到深厚的、人類思維牽繫交織,文化蘊藉感染的過程。
我自己不太喜歡文字使用上很巧很工的文章(當然何謂巧與工,每個人心裡標準都不同,或許也有人會覺得我的文字使用得很做作斧鑿痕跡很重),因為文字自身就已有很豐厚的歷史淵源,文字自身就是巧與工之物。
(我更喜歡的是像建築一樣、由結構自身帶來的宏偉對稱之美,難怪我熱愛推理和狗血的情節劇XD)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35 AM
Sat, Oct 19, 2024 3:36 AM
說到語言,又想到一件事。
我使用情勒鳥多鄰國學習韓語一陣子了。我很有毅力,天天都學習,不過每天只學習三分鐘左右,因此我的韓文水準很低,能拿來炫耀的重點通常是「看!我已經XXX天連勝!」這種努力的部分。
不過這次竟然派上用場了,有場國際作家交流晚會,其中也有來自日韓的作家,因此遇到他們時,我們當然就是盡量推銷也有出版到日、韓的《筷》。
雖然我無法與韓國作家以韓語對話,但我的三流韓文水準仍發揮了一點功用,那就是我至少、至少能說出有印在封面上的「筷」這個字的韓文(젓가락)!!於是他們就順利在網路上搜索到了,我把書推銷出去ㄌ!
我好感動阿~~
深深感受到學幾門語言起來不虧,再遜也有一天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場ㄉ
薛西斯
@xerses_s
Sat, Oct 19, 2024 3:40 AM
Sat, Oct 19, 2024 3:40 AM
(然後韓國作家很可愛XD,聽說我們的書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家的接龍小說,說: Oh~~Global~!!)
= 栞 =
@twinsyang
Sat, Oct 19, 2024 4:57 AM
Sat, Oct 19, 2024 4:58 AM
好可愛唷韓國作家!我之前有遇到韓國出版人也是用很破爛的英文跟他介紹華文推理小說。(緊張到連「讀者」的英文都忘記了)
薛丁格的小森
@ayatsujifan
Sat, Oct 19, 2024 5:45 AM
我前幾年有在三津田的推特上看到有韓國出版社因為看到《筷》的成功,有跟他邀稿,印象中他覺得不夠熟悉對方提出的元素,再加上很忙碌,所以就拒絕了。不知道這家韓國出版社後來有沒有成功邀到其他作者。
薛西斯
@xerses_s
Sun, Oct 20, 2024 3:29 AM
= 栞 =
: 哈哈哈真的要隨時幫自己作品準備好一套流暢的英語版自我介紹,畢竟有時故事會提到比較難的概念。這次遇到的有些作家(非英語母語)感覺也是有備而來,介紹作品時會突然爆出一些非常不口語的難字XD
薛西斯
@xerses_s
Sun, Oct 20, 2024 3:30 AM
薛丁格的小森
: 太酷了吧不知道還有這段後續因緣,好好奇韓國如果出版這種跨國接龍會是什麼樣的成品喔!!(然而也看不懂🥲)
載入新的回覆
講座前我們跟口譯老師請教,每篇章節名稱被翻譯成了什麼意思?因為中文版裡都是整齊的四個字,但泰文有明顯長短區別。
其中被翻得最短的是最後一篇《魯魚亥豕》,實在很好奇這個很難的成語被翻成了什麼,口譯老師說這個詞在泰文裡的意思是「遠古流傳而佚失之物」,覺得實在很美也很符合故事意境呀!
口譯老師還提到,《鱷魚之夢》的「夢」,泰文版的翻譯並不是單純的Dream的意思,而是一種「經諦觀領悟後所看到的幻境」(我的解釋用詞可能很不準,因為不知道在我們的話裡有什麼更好更準確的對應詞彙,所以理解程度有限)
不過珊瑚之骨就是......單純ㄉ骨+珊瑚🥲
於是回來查詢了巴利文跟泰文的關係,查到這一篇覺得泰文實在是好美的語言!
「上座部佛教的重要長老阿姜查曾說:「你在問這個世界,你可知道這世界是什麼?它只不過是感官器官與他所對的境,以及所執著它們的無明而已。巴利語的世界叫 loko(loka),它意指黑暗;它的相反是 aloko(aloka),指的是光明。我們可以透過禪修,明白光明照射在世界的黑暗之上。」(《與阿姜查共處的歲月》)」
我很喜歡詞源學這類的學問,可以在語言的複雜親屬樹中感受到深厚的、人類思維牽繫交織,文化蘊藉感染的過程。
我自己不太喜歡文字使用上很巧很工的文章(當然何謂巧與工,每個人心裡標準都不同,或許也有人會覺得我的文字使用得很做作斧鑿痕跡很重),因為文字自身就已有很豐厚的歷史淵源,文字自身就是巧與工之物。
(我更喜歡的是像建築一樣、由結構自身帶來的宏偉對稱之美,難怪我熱愛推理和狗血的情節劇XD)
我使用情勒鳥多鄰國學習韓語一陣子了。我很有毅力,天天都學習,不過每天只學習三分鐘左右,因此我的韓文水準很低,能拿來炫耀的重點通常是「看!我已經XXX天連勝!」這種努力的部分。
不過這次竟然派上用場了,有場國際作家交流晚會,其中也有來自日韓的作家,因此遇到他們時,我們當然就是盡量推銷也有出版到日、韓的《筷》。
雖然我無法與韓國作家以韓語對話,但我的三流韓文水準仍發揮了一點功用,那就是我至少、至少能說出有印在封面上的「筷」這個字的韓文(젓가락)!!於是他們就順利在網路上搜索到了,我把書推銷出去ㄌ!
深深感受到學幾門語言起來不虧,再遜也有一天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場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