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fredo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看完會很想重看《蒼鷺與少年》。這部紀錄片基本上講明白了蒼鷺與少年裏面的一些角色是指涉誰。是宮崎駿自傳性質很重的作品,他的形容是「把自己的腦子打開」,雖然片中指的不一定是進入作者的內心,而是想從腦中取出電影的vision。

alfredo
但說到底作品內部的意義和分析並不是紀錄片可以處理的範圍,這部側拍素材組合成的影片,主要是在紀錄宮崎駿創作時的身體,他的每日生活,以及面對身邊的人不斷去世的感觸,累積的時間印象。

alfredo
紀錄片儘可能地逼近了側拍幕後的極限,雖然側拍影片的畫質不算很好,但透過大量和宮崎駿作品的交叉剪接,創造出很有效果的意像。主要是非常細碎的動作剪接,專注在單一個鏡頭與動作,如何與現實的人事物匹配。非常準確地抓住宮崎駿作品的魅力,就是各種人物姿態動作所展現的能量。同時又暗示片中不斷提出,創作者現實與創作不斷來回,模糊了真假的界線。

alfredo
這又和片中紀錄長達10年左右的時間中,看著影中人身體的衰老,以及透過創作留住生命力的意志互相呼應。裏面有好多段宮崎駿面對高畑勳的死去後,他回憶故人懷念的畫面,他說這是他的「單戀」。這些情境來回好多次竟有種去年在馬倫巴的錯覺....

alfredo
這部片紀錄了很多工作的過程,讓我比較清楚一點日本動畫工作的方式,到底導演的著力會在什麼地方。一個是導演要創作全片的分鏡表,之後宮崎駿做更多的是,他要修改動畫師畫的原画草稿,去改出他心中最完美的動作與畫面,但有些段落太折磨人了,幾度宮崎駿也只能認老投降,交給手下其他的動畫師處理。這解釋了為什麼這部片動畫風格有種混雜感,應當是反應了製作方式和導演本人創作能量的下滑,但理解了整個過程後,倒也覺得很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