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22 AM
11
今天睡醒收到學妹通知,才知道教我易經的老師,在10/16號凌晨過世了。
前陣子因為想更加精熟這部分的概念,一度想過是不是要整理好自己研讀上的問題,存好南下旅費,再和老師約個時間聊聊。
結果再收到訊息就是天人永隔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25 AM
但如今回想沒什麼遺憾或悲傷,雖然第一瞬間會覺得「如果我早點整理好、早點聯繫就好了」。
不過幾分鐘之後又冒出一個念頭:
以前還在學的時候,老師偶爾會因為痛風發作,而臨時停課。從那時就已經會這樣,可見病痛對他的折磨也不是一兩天。
就算我真的有這些對應行動,老師也答應好了。
會不會也只是勉強忍耐疼痛答應呢?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27 AM
如果是那樣的話,倒寧可沒有約成
讓不舒服的人好好休息,而不是拿自己的私慾或任性,要求對方臨走之前還「必須留下什麼給這個世界」。
我覺得是相對務實與溫柔的。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29 AM
換個角度思考,我治學從來都是:
①自行研讀
②不解的部分,反復思考
③會在一瞬間突然頓悟某個關鍵概念
④整理好思緒以後,再和擅長或感興趣的人討論
⑤最後結合傳統觀念、我的洞見,做出穩健的論述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31 AM
很遺憾,④的部分無法和老師一起進行。
但也感謝老師曾經為我打下的易經知識基礎,我相信那些部分,足以讓我自行完成①②③的階段。
或許再來的部分,就是得靠自行努力,或借由這個情況,再去認識新朋友、新老師也說不定。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33 AM
Thu, Oct 17, 2024 8:10 AM
題外話:
前陣子我在上占星課的時候,占星老師提到「有金冥四分相的人,會下意識對死亡議題感到恐懼,因為會覺得那是無法控制的」。
我卻沒有這個感覺。
不知道算不算幸運,就讀大學的5年時光裡,交際圈分別走了3個人。其中兩個是年齡相仿的網友,一個是我的外公。
出社會不久後,照顧我很多的三伯也過世了。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36 AM
Thu, Oct 17, 2024 8:10 AM
可能因為比較早就接觸這些,加上我的思考模式比較理性。多數時候我就算治喪、奔喪,也不會掉任何一滴眼淚。
更多的反而是,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宜、安撫其他朋友。甚至帶著遠方朋友寫給亡者的信件,自己置辦奠祭用品,統一透過火化方式,遞送給已經到彼岸的故交。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38 AM
打年輕時我就覺得,
自己堅韌的程度,遠遠超過同齡人。
但可能我實際上的心情是:羨慕。
因為很多問題,只要死了就不必煩惱。
而被遺留下來的人,所需要面對和背負的,還有很多很多。那之中也存在大量的未知、無法預測。
因此,活著可能反而才是置身於地獄吧。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41 AM
有時我甚至無法分辨:
自己到底是在地獄,還是人間。
特別是在,感受到人類基於求存而彰顯的惡意,且這種惡意,也確實一點一滴地,侵蝕我的良知和理智時。
那令年少時的我,感到拉扯和痛苦。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43 AM
好像總要我在「自毀」與「傷人」之間,
做出殘酷二選一。
基於求生,許多時候我只能選擇後者。但並不是做出這些決定,苟活下來之後,就沒有半點感覺。
我過去時刻詰問自己:
你為了活下來而傷害過那麼多人,那你這條命打算用在什麼地方?你選擇的道路真的「正確」嗎?你要開創的價值,足以抵消自己犯過的錯嗎?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49 AM
偶爾,我會被內在冒出的、這些鋒利的質疑,給逼得啞口無言。但是隨著情緒過去,重新檢視這些問題。
我會堅定且不帶遲疑地回應:
我沒有辦法清楚告知答案,畢竟我不是神,
我無法洞察這之中的一切因果。
但無論是不是出於我本心,當一個人逐漸邁向成功,找到自己在舞台上的定位。無可否認,或許就在某些層面,變相耗損他人資源、剝奪他人完成夢想的可能性。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52 AM
我只能在踏出每一步的當下,盡可能確認:
「我是否堅守自己的原則」
「我是否考慮清楚了」
並在真的要傷害他人之前,明白我為何這麼做。即便很多時候根本是對方先動手,我也不過是為了自保。
我都會先思考過,並在評估後續業力是我可以承擔的情況下,再去採取對應的行為。身而為人,我能做的最多就是如此。
其他就是留到死後,交給神明裁決的事。
那種無法控制的部分,我會全都放手。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55 AM
由於這種過度理性的思考,我基本放棄,
對於人類智商不可能明白的部分,做任何掙扎。
因為焦慮於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是內耗。
而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沒什麼空內耗。因此選擇不去想、不去擔憂,不對那些成千上萬的「如果」或「假設」進行浪費能量的演算。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7:57 AM
30歲之前是因為智商不足,多想也無益。
比較偏向逃避面對不擅長的事情。
30歲之後,是因為透過無數「跟隨內心覺知行動,自然獲得所需一切」的正向經驗,開始意識到在自己之外,有個更為宏大的意識,在安排一切。
因此放下控制,
接納在生命裡遇到的一切狀況。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8:00 AM
Thu, Oct 17, 2024 8:02 AM
大概是早早就臣服於宇宙各種安排的關係,
現在就不覺得,死亡是多麼諱莫如深的議題。
即便獨處時,偶然想起曾經和死者快樂相處的往事,我也會掉眼淚。那種眼淚是因為「真好,但回不去了」。
不過等這種情緒過去,我的想法會慢慢轉化為「謝謝,你給過我最好的這些,我會試著把這種溫暖轉化為我的版本,於適當的時機再散播出去」。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8:04 AM
我始終相信,愛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
而是透過生者的人格特質、專長,
改造這個愛的形式。
讓這種流動的能量,再往外蔓延。
不僅僅是那份熱忱,也包含對學術知識的認知、理解。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8:06 AM
所有交付到我這邊的東西,
我會在解構以後,改變成如今世代可以理解的版本。
然後不讓它就此湮沒的。
打到這邊的時候,陽台飛來沒看過的小鳥,啾啾叫著。我就當做是老師在跟我說加油了吧。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hu, Oct 17, 2024 8:16 AM
&因為我覺得刷一排R.I.P沒什麼意義
亡師個性也比較傲嬌(?)
收到沒碰過面的人給與的祝福
大概也不會接受,所以就不開回應了
總之他未來可以快樂吃各種想吃的東西了
跟痛風說88,我想是好事啦
載入新的回覆
前陣子因為想更加精熟這部分的概念,一度想過是不是要整理好自己研讀上的問題,存好南下旅費,再和老師約個時間聊聊。
結果再收到訊息就是天人永隔
不過幾分鐘之後又冒出一個念頭:
以前還在學的時候,老師偶爾會因為痛風發作,而臨時停課。從那時就已經會這樣,可見病痛對他的折磨也不是一兩天。
就算我真的有這些對應行動,老師也答應好了。
會不會也只是勉強忍耐疼痛答應呢?
讓不舒服的人好好休息,而不是拿自己的私慾或任性,要求對方臨走之前還「必須留下什麼給這個世界」。
我覺得是相對務實與溫柔的。
①自行研讀
②不解的部分,反復思考
③會在一瞬間突然頓悟某個關鍵概念
④整理好思緒以後,再和擅長或感興趣的人討論
⑤最後結合傳統觀念、我的洞見,做出穩健的論述
但也感謝老師曾經為我打下的易經知識基礎,我相信那些部分,足以讓我自行完成①②③的階段。
或許再來的部分,就是得靠自行努力,或借由這個情況,再去認識新朋友、新老師也說不定。
前陣子我在上占星課的時候,占星老師提到「有金冥四分相的人,會下意識對死亡議題感到恐懼,因為會覺得那是無法控制的」。
我卻沒有這個感覺。
不知道算不算幸運,就讀大學的5年時光裡,交際圈分別走了3個人。其中兩個是年齡相仿的網友,一個是我的外公。
出社會不久後,照顧我很多的三伯也過世了。
更多的反而是,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宜、安撫其他朋友。甚至帶著遠方朋友寫給亡者的信件,自己置辦奠祭用品,統一透過火化方式,遞送給已經到彼岸的故交。
自己堅韌的程度,遠遠超過同齡人。
但可能我實際上的心情是:羨慕。
因為很多問題,只要死了就不必煩惱。
而被遺留下來的人,所需要面對和背負的,還有很多很多。那之中也存在大量的未知、無法預測。
因此,活著可能反而才是置身於地獄吧。
自己到底是在地獄,還是人間。
特別是在,感受到人類基於求存而彰顯的惡意,且這種惡意,也確實一點一滴地,侵蝕我的良知和理智時。
那令年少時的我,感到拉扯和痛苦。
做出殘酷二選一。
基於求生,許多時候我只能選擇後者。但並不是做出這些決定,苟活下來之後,就沒有半點感覺。
我過去時刻詰問自己:
你為了活下來而傷害過那麼多人,那你這條命打算用在什麼地方?你選擇的道路真的「正確」嗎?你要開創的價值,足以抵消自己犯過的錯嗎?
我會堅定且不帶遲疑地回應:
我沒有辦法清楚告知答案,畢竟我不是神,
我無法洞察這之中的一切因果。
但無論是不是出於我本心,當一個人逐漸邁向成功,找到自己在舞台上的定位。無可否認,或許就在某些層面,變相耗損他人資源、剝奪他人完成夢想的可能性。
「我是否堅守自己的原則」
「我是否考慮清楚了」
並在真的要傷害他人之前,明白我為何這麼做。即便很多時候根本是對方先動手,我也不過是為了自保。
我都會先思考過,並在評估後續業力是我可以承擔的情況下,再去採取對應的行為。身而為人,我能做的最多就是如此。
其他就是留到死後,交給神明裁決的事。
那種無法控制的部分,我會全都放手。
對於人類智商不可能明白的部分,做任何掙扎。
因為焦慮於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是內耗。
而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沒什麼空內耗。因此選擇不去想、不去擔憂,不對那些成千上萬的「如果」或「假設」進行浪費能量的演算。
比較偏向逃避面對不擅長的事情。
30歲之後,是因為透過無數「跟隨內心覺知行動,自然獲得所需一切」的正向經驗,開始意識到在自己之外,有個更為宏大的意識,在安排一切。
因此放下控制,
接納在生命裡遇到的一切狀況。
現在就不覺得,死亡是多麼諱莫如深的議題。
即便獨處時,偶然想起曾經和死者快樂相處的往事,我也會掉眼淚。那種眼淚是因為「真好,但回不去了」。
不過等這種情緒過去,我的想法會慢慢轉化為「謝謝,你給過我最好的這些,我會試著把這種溫暖轉化為我的版本,於適當的時機再散播出去」。
而是透過生者的人格特質、專長,
改造這個愛的形式。
讓這種流動的能量,再往外蔓延。
不僅僅是那份熱忱,也包含對學術知識的認知、理解。
我會在解構以後,改變成如今世代可以理解的版本。
然後不讓它就此湮沒的。
打到這邊的時候,陽台飛來沒看過的小鳥,啾啾叫著。我就當做是老師在跟我說加油了吧。
亡師個性也比較傲嬌(?)
收到沒碰過面的人給與的祝福
大概也不會接受,所以就不開回應了
總之他未來可以快樂吃各種想吃的東西了
跟痛風說88,我想是好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