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半杯水
//覺得自己信仰科學,不太相信性別理論學者,那麼至少,也不該相信「多倫多大學的性學家/心理學家 Kenneth Zucker 超過三十年的研究」。

Kenneth Zucker早就被發現有嚴重的研究倫理和取樣方法的問題,他偏向找父母希望以臨床手段介入、去改變(善)子女「性別認同問題」的個案,在研究過程中,也以替換玩具等手段干預,且涉及使用獎勵條件去誘導,才做出有問題的結論。而此結論並不符合目前精神醫學界的普遍理解與共識。

白話說,他在做的已接近矯正治療,這也是目前醫學界最不贊成(應該禁止)、認為會為當事人造成巨大傷害的方向。//
這裡有半杯水
//當研究者涉及嚴重干預、操弄實驗成果的問題,不論我們個人支持或反對哪些政策,相關討論,都不能建立在這種不符科學實證方法、有所企圖的研究上。

這些資料並不難查,就算該學者的維基頁面也都有列出相關問題。Kenneth Zucker被相關單位調查、質疑、取消其診所的治療項目,並非什麼政治正確的迫害,是其本身違反研究倫理的作為。而他的研究之所以有那麼多引用數,並不是學術成果多麼受尊崇,而是作為一個研究取樣如何偏差、有問題的案例,被同儕檢視、做負面舉例;剩下來還將其當作「學術權威」在使用的,幾乎都是有基督教背景的智庫,而這又是為什麼,應該不難理解吧。

要談相信科學,至少可以參考目前全世界各國精神科醫學學會、小兒科醫學學會對此議題的看法,全球醫學界的共識,都是去病理化。//
這裡有半杯水
//至於政策該怎麼做是一回事,但以偽科學主張跨性別者不需要被社會支持和制度性認可,是非常不當的論述法,為了抗中保台、團結更多人專注對抗中國,都不該這樣,更不該這樣。//
這裡有半杯水
Facebook

轉自FB

原文:約瑟芬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