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犬
[電影]人情的鐘錶匠:克勞德梭特(三)米榭皮柯里的背叛者
牛頭犬的資料庫
牛頭犬
《熟男不疑惑》Vincent, François, Paul... et les autres改編自作家克勞德內宏Claude Néron的首部小說「一大樂事」La grande marrade,這是導演克勞德梭特Claude Sautet第二次改編他的作品成為電影,他們的首度合作是1971年上映的《當警探戀愛時》Max et les ferrailleurs,而梭特還請他一起創作了1972年《在同居人與初戀男友之間/她和他們之間》César et Rosalie及1976年《瑪朵》Mado的劇本,這兩個克勞德如此聲氣相投,除了因為內宏確實是個人情練達、擅寫人心的作家,更因為他年少輟學,從小就在社會基層打滾,做過侍者、工匠、皮匠、司機與賣廢五金,他確確實實地知道,屬於藍領的生活,和中產出身的梭特可以形成互補。
牛頭犬
梭特當初之所以會被內宏的作品吸引,也就是因為這本他改編為《當警探戀愛時》的小說「麥斯與賣廢五金的傢伙們」,而其中最吸引他的,就是麥斯這個奇特的警探角色,取材自一個曾是共產黨幹部的真實人物。梭特在二次大戰後加入過法國共產黨,還自認曾是個狂熱浪漫的激進份子,但幾年後這個20幾歲的懵懂青年慢慢發現這團體裡面,充滿了強制洗腦的教條,以及耍弄人心的空談理論,因此而決定退出,他在共產黨內交到不少朋友,卻也看清了不少難堪的真面目。於是,自身過往的經歷,讓梭特對於「麥斯與賣廢五金的傢伙們」裡,那些無產階級,以及試圖操縱他們以獲取成就利益的中產階級,必然特別有感觸與想法。
牛頭犬
在《當警探戀愛時》中也有一組男人幫,不過和《熟男不疑惑》裡那些有事業、有家室、有房有車的很不一樣,他們是群接近社會底層、靠著出賣勞力與一點觸犯法律的手段,賺取微薄收入的人們,說實話,梭特對於這樣類型的生活與情誼,其實不很熟悉,也因此他們的面目,即便是著墨最多的亞伯,在鏡頭前也並不生動或立體,但他們卻形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義,一種在社會上被無情剝削、被漠視甚至敵視、被推向邊緣的生存,我們看到他們的自得自樂,看到他們的緊密共存,也看到他們的魯莽天真,影片最後段的行動幾乎像是這個被社會遺棄鄙視的群體,像是抗爭洩憤般地奮力一搏,也因此,看著他們落入圈套後的狼狽,著實讓人於心不忍。
牛頭犬
有趣的是沒多久前,觀眾可能才為了冒充銀行家的警探,他設下的陷阱可能就要功虧一簣而感到焦慮,但當他計謀已經成功佈局之後,這群化外之民一路走向宿命般結局的過程,又讓觀眾忍不住會回過頭去同情他們,梭特藉著犯罪電影中對角色認同的微妙性,以及自身內在道德觀的拔河,順利地讓我們陷入一種複雜性裡,對警匪兩方產生既諒解同理又批判責備的矛盾,因而震盪出更深刻的思辯來。
牛頭犬
而梭特最感興趣也最懂得處理的角色,當然就是米榭皮柯里飾演的警探,最妙的是他不是個基層出身的草根警察,而是一個不滿現實而辭職投身第一線的法官,想要直接從街頭執法(只不過屢屢失敗),更有趣的是他雖非高層但卻手頭闊綽,因為家裡是知名紅酒商,每月都有固定的額外收入,可以讓他租一間豪華的公寓來設陷阱。另一方面,他佈局讓這群混混去搶銀行的手段,並不是藉著舊日老友混進去男人幫裡慫恿,而他籌劃這一切也只能親力親為(只有長官默許),因為警局裡稱兄道弟、生死患難的男人幫,他也混不進去。他就是一個沒有身份歸屬、沒有階級定位、沒有情感支援,孑然一身的孤獨男子,他所渴望的東西並不存在,也因此當他得到原以為會代表成功的事物時,空虛感與失落感便會更為沈重。梭特總喜歡讓他隔著窗看出去,或反過來隔著窗看他,永遠有一層看似通透的模糊籠罩著這個人。
牛頭犬
也正因為梭特和皮柯里把這個無趣冷淡角色,合作塑造得如此精彩,所以當充滿著魅力與活力的羅美雪妮黛加入,整個故事中段的兩人空間對手戲,馬上就散放出戲劇張力與動能來,我們很快在他們一週一次的相會中,感受到越來越深的情感涉入,看起來很理所當然,但實際上,情境的設計極其精巧,我們會看到那個絕對孤獨、絕對模糊的男人,如果在自身欲求與道德觀之間,奮力地掙扎。直到事件發生過後,酒館內滿滿的人,反而讓那面對面的兩人空間(這次是透過鏡像讓兩人同框)變得更糾結也更曖昧(宛如在眾目睽睽也一言難盡情況下兩人對彼此認罪)。而最後一幕,他們之間雙層/三層(車窗、酒館窗、雨)的阻隔,更將男主角永遠地推向無法被理解、無法被定義的孤絕之中。
牛頭犬
整部電影以倒敘手法展開,從「麥斯不是一個尋常的警探」到「我想我從不認識他」,梭特深入一個非典型警探的一場非典型破案故事中,藉著道德的動態與情感的動態,呈現生命的複雜與進退兩難,無怪乎《當警探戀愛時》是梭特自認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