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5 PM
Tue, Oct 22, 2024 10:21 PM
96
41
鬼才之道
觀影
一天到晚看到太多精采的心得我感覺被嘴替超滿足好像不用說些什麼了(幹),但身為應該用腦袋思考的人類還是強迫自己說些話好了。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5 PM
Sun, Oct 13, 2024 4:17 PM
朋友們知道我要鬼才百合的時候都很震驚,我告訴他們:
請問可以舉出一部國片存在這麼多不是以男性凝視出發的迷人女性角色的電影嗎,國片喔!OK我知道沒有人能回應我。
即便薩琳是為情自殺,你都不會認為她是一個為男性塑造去服務男性的角色。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6 PM
而且編劇導演都是男性,大概有點類似是我看完 Last Night in Soho的驚豔(雖然結局前我一度生氣)或者 The Last Duel的驚嚇(你知道的,就,雷利史考特欸)。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6 PM
Sun, Oct 13, 2024 3:11 PM
這裡就順帶一提我在Last Night in Soho看過許多人認為女主角殺遍所有男人是一種男性想像的女性復仇,我當時是這樣想的:
「我其實不覺得殺意、攻擊性和毫無悔意是男性想像的女性復仇。我反而希望看到更多充滿殺意和充滿攻擊性而且絕對不後悔的女性角色,我不認為這些是男性獨有的。我不希望女性復仇只能是花漾女子那樣哀傷。」
(而且soho跟Last Duel的編劇都有女性參與)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6 PM
Sun, Oct 13, 2024 3:11 PM
每個觀眾都有自己對未來作品的口味與期望,鬼才滿足了我這部分的期許。
我想在國片當中,商業片更好,因為它接觸的觀眾群體更大,我想在其中看見各種女性的樣貌,尤其是帶有攻擊性的,有野心的,不退讓的,桀傲不遜的,那些大部分還是被歸類屬於男性的色彩。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7 PM
Sun, Oct 13, 2024 3:45 PM
我甚至在女影志工面試裡大言不殘的在問題中回應最近看了什麼電影時說了鬼才知道,它既不是女性導演的作品還是個商業作品。我當時說的很簡短,現在來重新補充完整一下。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8 PM
首先,女性角色。
我真的是跪著感謝台灣商業片能有這麼優秀的女性角色。
不是帶著天生的性別刻板印象橫空出世,是很好地被像個「普通人類」那樣的對待,舉手投足表現得就是他們自己,不需要提心吊膽地憂心他們會因為男性角色在故事中的發展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選擇,或被安排去做那些屬於「女性角色」該做的事情。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8 PM
這件事情我知道其實它非常幽微,就算察覺到、感到舒適的觀眾提出來,可能仍然是大部分觀眾觀影時不在乎的體驗。
像我這樣的觀眾其實很常瞬間被排除在劇情之外,立刻感到抽離,因為很難想像當自己所認知的性別面向是多麼的寬廣多元,卻總被各類型作品陳粗濫造地侷限。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8 PM
Sun, Oct 13, 2024 2:51 PM
這個門檻從來不是想過就能過的,女性導演或者女性編劇也不見得能做到。
這樣的觀影體驗也不是能依靠電影的其他面向其他成就所能夠挽回的,所以我特別特別珍惜鬼才之道。
( 舉例來說就是我去年整年都在灌高,我每次、每次都還是會因為彩子所說的一句「是男人就上吧!」而腦中大翻白眼。 )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8 PM
再來,故事。
我認為出色的故事都是以虛構的世界在反應現實的現象與瓶頸,做出垂死掙扎的反駁與思考,即使結果可能像是一場煙火一樣虛幻。
資訊爆炸與速食化,每個人成為數據,所有的平台、媒體、工具都在博取人們的注意力,人們的注意力也化作數據成為商品,流量就是一切。連成為鬼也逃脫不了的資本主義世界。當被注意到了,有成為更高價商品的價值了,能夠賺錢了,那才是所謂的才華。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9 PM
Sun, Oct 13, 2024 2:49 PM
人們,當然還有鬼們,不會因為個體曾經做過的努力而肯定,一個結果論的世界。
甚至有些人會依照自己的標準、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你有沒有努力」,你連「全勤獎」都沒拿到,你根本沒資格說自己有努力。
(坦白說全勤獎是我認為才是最困難的獎咧,啊不就當時還沒全面停課的時候確診也要出席。)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9 PM
我第一次在看的時候內心就在想,同學怎麼可能不是厲鬼,怎麼可能,他承受的可是沉重的家庭詛咒欸。
父親對同學說的話對我來說一字一句都讓我皺眉難受,彷彿能看見無數的黑暗開始滋長。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49 PM
Sun, Oct 13, 2024 3:58 PM
鬼才用了看似非常溫柔的方式去訴說關於家庭傳承的詛咒,我卻不認為他的力道有看上去那樣溫和。
面對這些期許,多少人在默默戰鬥著,不斷試圖證明自己並不平庸,證明存在的有其價值,證明值得被愛,於是就長出了Lady Bird那樣的疑問。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0 PM
Sun, Oct 13, 2024 5:44 PM
我們總是在追求下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目標達成了,維持還不夠好,必須要跨越他成就下一個階段。似乎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
就像在最後那場奔跑一樣,長久以來壓抑的累積的全部爆發,為什麼都當鬼了還這麼累啊。
再配合著王若琳的主題曲,詞、曲、編曲的精緻美好程度,就像一場乘載著叛逆思想的恐怖嘉年華遊行,真的是可以在你看完電影重新回味的時候激動到想穿著水手服跑到山路上追計程車。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0 PM
或許鬼才在挑戰的,是成功的、成材的定義,是對平庸落入不堪的質疑。
也或許電影本身就是最後的那一場奔跑。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1 PM
最後,喜劇。
作為動人的喜劇。
對我這種看港片、周星馳電影長大的傢伙而言,喜劇作品在我人生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1 PM
鬼才對我而言在喜劇和動人之處拿捏相當精準,即使內核嚴肅,他仍然沒有在喜劇的部分投降,依然在歡快的調性與節奏下的完成了這部作品。
也創造了許多該電影的觀眾群體才理解的用語和迷因,這是我非常樂見的事情,感覺重溫了港片時代之下擁有共同語言和回憶的經驗。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1 PM
Sun, Oct 13, 2024 2:52 PM
喜劇在我看來仍然是環境中是經常被看輕的類型作品,彷彿還仍然帶著一種逗人歡笑較為低等的神秘思維,似乎看待議題以幽默的方式去處理,就不顯得議題重要。
而幽默這件事也非常吃個人的生活經驗,鬼才在我沒有感到任何冒犯與之下對所有笑點都全部買單,雖然我就是一個單一的觀眾個體,但於我而言已經是近乎神的存在了。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2 PM
結果今年金馬真的是嚇死人,雖然在這樣的一部認為不用被看見也沒關係的電影當中追求被看見似乎很奇怪,但我還是與有榮焉。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un, Oct 13, 2024 2:52 PM
Sun, Oct 13, 2024 3:26 PM
謝謝鬼才團隊的每一個人。
真的謝謝。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Mon, Oct 14, 2024 12:56 PM
Mon, Oct 14, 2024 12:57 PM
第一次看到ㄉ小心得。
那時候好忙好晚才看🥲
杯蓋後盾👻
@LSC_badguyholden
Sat, Nov 16, 2024 8:27 AM
【金馬61】《鬼才之道》蔡坤霖:當一個編劇,我們就是渴望被看見的鬼 | 端傳媒 Initium Medi...
載入新的回覆
一天到晚看到太多精采的心得我感覺被嘴替超滿足好像不用說些什麼了(幹),但身為應該用腦袋思考的人類還是強迫自己說些話好了。
請問可以舉出一部國片存在這麼多不是以男性凝視出發的迷人女性角色的電影嗎,國片喔!OK我知道沒有人能回應我。
即便薩琳是為情自殺,你都不會認為她是一個為男性塑造去服務男性的角色。
「我其實不覺得殺意、攻擊性和毫無悔意是男性想像的女性復仇。我反而希望看到更多充滿殺意和充滿攻擊性而且絕對不後悔的女性角色,我不認為這些是男性獨有的。我不希望女性復仇只能是花漾女子那樣哀傷。」
(而且soho跟Last Duel的編劇都有女性參與)
我想在國片當中,商業片更好,因為它接觸的觀眾群體更大,我想在其中看見各種女性的樣貌,尤其是帶有攻擊性的,有野心的,不退讓的,桀傲不遜的,那些大部分還是被歸類屬於男性的色彩。
我真的是跪著感謝台灣商業片能有這麼優秀的女性角色。
不是帶著天生的性別刻板印象橫空出世,是很好地被像個「普通人類」那樣的對待,舉手投足表現得就是他們自己,不需要提心吊膽地憂心他們會因為男性角色在故事中的發展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選擇,或被安排去做那些屬於「女性角色」該做的事情。
像我這樣的觀眾其實很常瞬間被排除在劇情之外,立刻感到抽離,因為很難想像當自己所認知的性別面向是多麼的寬廣多元,卻總被各類型作品陳粗濫造地侷限。
( 舉例來說就是我去年整年都在灌高,我每次、每次都還是會因為彩子所說的一句「是男人就上吧!」而腦中大翻白眼。 )
我認為出色的故事都是以虛構的世界在反應現實的現象與瓶頸,做出垂死掙扎的反駁與思考,即使結果可能像是一場煙火一樣虛幻。
資訊爆炸與速食化,每個人成為數據,所有的平台、媒體、工具都在博取人們的注意力,人們的注意力也化作數據成為商品,流量就是一切。連成為鬼也逃脫不了的資本主義世界。當被注意到了,有成為更高價商品的價值了,能夠賺錢了,那才是所謂的才華。
甚至有些人會依照自己的標準、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你有沒有努力」,你連「全勤獎」都沒拿到,你根本沒資格說自己有努力。
(坦白說全勤獎是我認為才是最困難的獎咧,啊不就當時還沒全面停課的時候確診也要出席。)
父親對同學說的話對我來說一字一句都讓我皺眉難受,彷彿能看見無數的黑暗開始滋長。
面對這些期許,多少人在默默戰鬥著,不斷試圖證明自己並不平庸,證明存在的有其價值,證明值得被愛,於是就長出了Lady Bird那樣的疑問。
就像在最後那場奔跑一樣,長久以來壓抑的累積的全部爆發,為什麼都當鬼了還這麼累啊。
再配合著王若琳的主題曲,詞、曲、編曲的精緻美好程度,就像一場乘載著叛逆思想的恐怖嘉年華遊行,真的是可以在你看完電影重新回味的時候激動到想穿著水手服跑到山路上追計程車。
也或許電影本身就是最後的那一場奔跑。
作為動人的喜劇。
對我這種看港片、周星馳電影長大的傢伙而言,喜劇作品在我人生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也創造了許多該電影的觀眾群體才理解的用語和迷因,這是我非常樂見的事情,感覺重溫了港片時代之下擁有共同語言和回憶的經驗。
而幽默這件事也非常吃個人的生活經驗,鬼才在我沒有感到任何冒犯與之下對所有笑點都全部買單,雖然我就是一個單一的觀眾個體,但於我而言已經是近乎神的存在了。
真的謝謝。
第一次看到ㄉ小心得。
那時候好忙好晚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