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o(・∀・)
電影#小丑2#紀錄
https://images.plurk.com/1tVQ7wgImaFKIL6lLNXwTu.jpg 先說,我是覺得好看的那派(?),看完心裡都在想,
小丑來自亞瑟,但小丑不是亞瑟,但世人只愛小丑的瘋狂,卻不願看見亞瑟的悲哀

(下收心得,有雷
掰噗~
Hmm....(p-stare)
mago(・∀・)
這部其實因為上週上映的評價太慘,真的讓我心裡怕怕的,而一開始放消息時也說是歌舞片,真的讓我很難想像到底內心戲這麼多的劇,要怎麼拍成歌舞片
但實際上看完後,我個人覺得導演的野心大體上是成功的,比起第一集以事件的發生,來堆疊出為何小丑會瘋狂,第二集則是以歌舞的方式,更忠實呈現扮演著小丑的亞瑟,那些矛盾的思緒和情感,以及當把這些如夢似幻的歌舞都抽離後,真實的亞瑟,又是何其可悲,歌舞片的形式確實拉大了這樣的落差感

以前有看過一個說法是,為何音樂劇的歌會如此直白、觸動人心,比如悲慘世界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那樣,就是歌詞簡單但又鏗鏘有力,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人民的憤怒
是因為音樂劇的歌詞和旋律,勢必要把劇中角色的信念和情緒放大,以讓觀眾可以在短時間透過聆聽歌曲理解發生了什麼
mago(・∀・)
也就是說,因為是劇,就有舞台,而舞台上演出的東西,是人想像的具現化,是人撇除了前因後果後所呈現最純粹的東西,因為是想像,所以無害,而人也因此可以透過沉浸在舞台上這些人事物和被渲染的氛圍,獲得宣洩而不受傷害
mago(・∀・)
有了以上的前提後,再來理解為何導演要用歌舞片的手法,我想可能就比較好理解了,小丑來自亞瑟的絕望,是亞瑟創造出並扮演了小丑,來試圖打破自身在真實世界的絕望,所以小丑終究是某種想像/幻想,是亞瑟創造出的超人,而歌舞片的形式,則更明確清晰的告訴觀眾,小丑這個幻想只在舞台上成立,在眾人的注視和崇拜中成立,但當這一切都移開後,小丑的扮演者還是亞瑟,殺了人的亞瑟,一生都不被他人所愛的亞瑟
mago(・∀・)
接著,我也覺得,歌舞片的形式,創造了一種夢幻,就像迪士尼電影,透過唱歌要打造某種童話般的美好,每個角色都會有幸福美好的結局,而套在小丑身上,如果亞瑟身為小丑,他可以因為他的瘋癲而威脅整個高譚市,這樣的超能力,又何嘗不是一種童話般的英雄故事,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是別人會想成為、崇拜的對象,那是種多大的成就
但平凡的亞瑟呢?他其實並不在這個故事裡,而他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但他又需要小丑帶給他的成就感和夢幻,來讓自己活的下去,所以他對律師、法庭、社工、前同事,這些不經他同意,揭露他現實的一面,逼他必須面對絕望的人事物感到憤怒,因為很痛

所以他想反抗,而這件事,他必須成為小丑他才做的到
mago(・∀・)
歌舞片的部分大概這樣,所以我說這部片是有成功融合歌舞的原因在這,不過,也必須說,雖然這部片已經盡力用轉換場景來表演歌舞的部分了,當轉換場景,其實就代表我們進入亞瑟的幻想世界中,但也必須說,劇情片卻突然的唱起歌,多少還是有點突兀,但對我還算可以接受,畢竟已經比正統的歌舞片或印度片真的走在路上開始唱歌跳舞,好太多了www
mago(・∀・)
好,再來講小丑女吧,沒有特別覺得lady gaga演的不好或好,畢竟我對這個角色的理解是,她就是崇拜小丑瘋狂的大眾,最為凝聚的一個象徵,透過小丑,他們可以對這個社會表達憤怒,他們可以成為他們自己的英雄,而小丑則是他們的神,
哈莉奎恩想做的,就是想成為這個英雄故事中的人物,成為小丑的造神者,現實中她也確實獲得了媒體和大眾的注目與名氣,但她在乎過亞瑟嗎?沒有,她甚至欺騙亞瑟,只為了取信於他

我覺得這個角色最殘酷的,就是她透過她對小丑的崇拜和愛慕,小丑再度出現,讓扮演者亞瑟以為可以有希望,他以為自己可以被愛,但當亞瑟真實訴說他只是亞瑟,不是小丑時,哈莉就直接把亞瑟拋下了
mago(・∀・)
題外話,因為我沒有看過漫畫,所以到底小丑女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和狀態待在小丑身邊的,其實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記得她確實就是小丑的崇拜者,而這部片以這樣的角度刻劃這個角色,對我來說,也算忠於原作設定(?
mago(・∀・)
阿然後也來講講結局,我想我真的沒有想到會這樣安排,原本逃出法院時,我以為他會被崇拜者推上去真正成為我們認知的小丑,然後就the end,原本還邊看邊想,覺得這樣也合理
結果,他卻是再次回到監獄,甚至被無名的精神變態所殺,然後就這樣結束他的一生

不知道該說這樣對亞瑟是幸還是不幸,不過我確實覺得這樣的安排,對觀眾蠻殘忍的,因為這樣不只是亞瑟得面對現實,連同觀眾的我們也得面對現實

而現實就是,沒有童話故事,沒有瘋癲的英雄,沒有希望,有的只是平凡到可悲的死亡

導演和編劇這樣的安排,真的算是戳破了觀眾的幻想和精神勝利,跟大家說,醒醒吧,絕大多數都是平凡人的你我,是沒有奇蹟會發生的
mago(・∀・)
如果以這樣的角度來說,我想我可能稍微比較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那麼多的負評,就像我在噗首寫的,

平凡人想成為的是如超人般的小丑,而非意識到平凡到悲哀的自己

這種突如其來的戳破現實,是很容易引起人反射性的反感和憤怒的,但我想,有鑑於小丑第一集其實就是走一個將傷害撕開攤給大家看的現實路線,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只能說是有些出乎意料,但確實忠於劇本身的調性
mago(・∀・)
好,大概是這些,反正我是蠻喜歡小丑2的,而也建議想看的人,對小丑1的故事可能要記的比較清楚再去看,會比較能理解亞瑟的心境變化,不過,整體確實小丑1的氛圍塑造,比小丑2更加一氣喝成,也因此我對小丑1的評價大概還是會比較高一點,不過兩部真的都是不錯的作品
如果平時就有在看,那種需要稍微靜下來去讓人理解的劇情片的話,我想對這部的理解應該也是不會太差的,不過這也是我個人看法,再看有沒有更讚的影評出來可以分析為何這部評價這麼兩極的原因

我有找到的話,也會再貼到這噗~
mago(・∀・)
ಠ_ಠ - #小丑2 因為科系周遭有很多愛看電影與涉獵戲劇的朋友們,結合網路上一些觀影體驗,整理一下對這...
筆記,這個整理讚讚

好吧,非專業音樂劇粉,也不是DC漫畫迷,難怪我會比較偏向好看,不過插歌方式確實蠻突兀ㄉ,這部分得扣點分數,不過,個人覺得迪士尼最近幾年的動畫在歌曲上也是有塞太滿的跡象,這個問題小丑2的其實也有,但因為歌我都算喜歡,方式還沒有對我到太硬要,所以還算可以接受
mago(・∀・)
但惹怒DC漫畫迷這部分,我覺得超能理解的,畢竟這部根本是直接重新解構,再詮釋了小丑和小丑女這兩個角色,只有小丑的形,而沒有小丑原本的魂,因為魂是亞瑟的
不過,我在看第一集時就已經覺得這是獨立於原本小丑的故事,講白一點就是同人(?),所以我完全ok,說實在,如果第一集就已經不喜歡這個詮釋手法,還來看第二集,更著重於亞瑟的,確實會被氣死
mago(・∀・)
《小丑2:雙重瘋狂》結局評價不如前作?14個電影彩蛋解析線上看

https://images.plurk.com/40Gm04TxIn6Z1EWRMSLbeQ.jpg
啊啊啊那個無名的psychopathy原來有可能是希斯萊傑的小丑 看電影時看到最後亞瑟死了,有看到那個人好像在背景做什麼,但沒搞清楚是自殺還是純粹笑,原來是割嘴巴啊
嗚嗚嗚嗚好讚ㄛ,原來還有這樣的致敬
mago(・∀・)
那其實,個人覺得這部蠻好懂的,雖然在利用歌舞片形式的方式有瑕疵,但我覺得並沒有影響或干擾到電影想要傳達的東西,而且也都有一些小彩蛋,比如哈維丹特出現我也蠻驚喜的,還有這個小丑的致敬也是

負評那麼慘,真的會讓我覺得很像平行時空欸ww為什麼感受可以差那麼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