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11 AM
4
1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有沒有雷的標注對這本書來說沒什麼意義,談論它本身就是一種暴雷。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19 AM
我可能試著闡述一下為什麼這個單純的故事會讓我五味雜陳,他優秀的地方在於我很難用幾個關鍵字去概括他帶給我的好感,這跟我期待在傳遞任何事情上都不要「一言以蔽之」的追求是重疊的。絮絮叨叨的繁瑣永遠比直接講重點來得有意義、即便他過程會遠比常識裡複雜也枯燥、漫無目的甚至沒有重點。
但這本書考慮的「多方面」跟「用力」最後呈現出來的樣貌實在超越我想像的輕巧,甚至無法為我帶來顫慄和欽佩,遑論小說內容訴求的溫情,只要一想到那些小說之外的設定,這家雙頭馬車之所以到最後還能跑在一起,本質上還是仰賴某種對作家的景仰,確認這件事之後其實讓我感到更多的是不知道要記憶什麼的茫然。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26 AM
比起小說、這應該更像一個寫作實驗的踐行,在耗費巨大的實踐後最終的成果。「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在我看來比較像作者對於小說中所傳達情感的一種近乎一廂情願的想像,仰賴他寫作前就設定好的各種規則和機關,在這些縝密到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前置」下展現「技巧」、進而讓成果顯得「透明」,比起透明帶給人解謎後的清澈意像,其實我記得更多的是他沒有寫出來的偏執,他可能只那麼輕巧的流露在春琴抄一閃而逝的段落裡,對我來說、比起透明,這更接近「世界上最偏執的故事」,不流於表面的炫技而是方方面面都藏得很深的幽微,最終假託透明呈現出來,不管這是不是他的本意、確實有讓我感受到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34 AM
我其實有點疙瘩。我不知道這對創作來說好或不好,對於寫作思路、策略的跨越和嘗試確實要給予高度的肯定,但從他用京極夏彥來強化這本「推理小說」的合理性,和他對小說中死去的作家言行對描述來看,確實不該期望他真的有思考到什麼「一個大牌作家平常不會想到的東西」,這些策略的看起來之所以偉大最終還是回歸到對於作家個人的推崇上。那對於閱讀當下的情感催化確實有效,但讀完我其實更想問這種從裡到外的「炫技」之所以要在如此聳動的在紙本書上呈現出來,為什麼呢?為什麼要?
也許只是我還沒有在字裡行間發掘出他的更多深意吧。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41 AM
我要說的是他確實執行了那個看似天方夜譚的策略,這確實是只有紙本書才辦得到的事情,我也理解那些過程中的繁瑣和艱辛,為了滿足這個環環相扣的機關確實要不斷在文字上經歷各種推敲、試錯以及所有顧慮都體現出普羅米修斯是的徒然,何況還需要經受翻譯的考驗,確實是一項偉大的成果也讓人嘆服,光就這點來說甚至會覺得只用一般書本的定價來標示他的價值有多麼輕佻。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54 AM
Thu, Oct 10, 2024 9:08 AM
但這個成果如果最終只是歸結到某種創作者的偏執和愛之上,當然我在小說裡毫無保留的接受了,但這同時也是我讀到後來心裡始終存在一股不平衡感的原因。這個精緻又華麗的機關展現出來的故事、他的價值和成就,或現實點說「我為什麼會買」,這個動機的成就依賴於這本書本當成一本奇書向外推銷,卻是因為「小說之外」的理由而成為奇書。
和多年前我讀台灣漫遊記的感想一樣,見到新東西的喜悅和興奮以及不安,我無法坦然的肯定這是好的,思及紙本書市場不斷萎縮、閱讀習慣日漸式微的當下,作為一個仍然只堅持購買紙本書的讀者,這確實是我需要的東西,但還是有些杞人憂天的想法需要時間幫我解決,我覺得我現在能說的大概就是這樣。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56 AM
載體和血肉的思考。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8:57 AM
要完成一本書需要的人力和智慧,必須要對這個過程足夠熟悉也思考的夠深入才有辦法完成這個故事。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9:00 AM
Thu, Oct 10, 2024 9:11 AM
但完成的故事也需要接受相對的讚譽和檢視。我相信任何有看完這本書的人都會同意他需要更高的訂價和讚譽來肯定他達到的成就。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9:03 AM
Fri, Oct 11, 2024 7:14 AM
但我同時作為寫作者和設計師、就算不是商業出版也長年做著自己的「小說」。在理解這一切有多麼得來不易的同時,同時我也想很現實的在這裡留下紀錄給自己,他的好與不好,絕對不能留在這裡,這是我對任何形式上的創新保有的態度,何況他的不完美並不體現在他形式上的創新上。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Thu, Oct 10, 2024 9:04 AM
但這本書能夠用問世絕對是好的。特別是中文譯本彌足珍貴,不管過多久、這個事實都不會改變。
三川🧡💙🧸🥞
@rain923
Sun, Oct 13, 2024 4:56 AM
清月覺得不平衡的地方,讓我想通了讀完書後我內心有點糾結的一點:整本書的「爆點」在於故事外,而不在故事裡,所以這樣的感動只能有一次,我很難藉由反覆閱讀重新沉浸在文字裡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未來也可能不會隨著年歲增長而對這個故事有新的見解。
但藉由這個故事的確讓我跟隨著主角感受到,一本書的完成需要歷經多少人的努力,以及背負多少人的期望(或許還有失望),它讓我見識到只有紙本書才能達成的成就。我不敢說自己有多愛書,但這個故事又讓我重新感受到,我是多麼喜歡實體書拿在手裡的厚實感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Sun, Oct 13, 2024 5:34 AM
三川🧡💙🧸🥞
:
同感,會想到載體和內容的互相成就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在一般的認知上這兩件事甚至是分開的,比如我其實到了中後段才發現排版的機關還有那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因為我翻開書的意識會讓我自然/先入為主的專注在故事上。對我來說《透明》的排版設計是意在證明文中的詭計可行,結果來說確實做到了但反面來說也是、就算他不這麼做對小說本身也沒有影響,這份附加價值無法跟小說內容一起走到更高的地方去,小說沒有因為這層設計變得更好看、拿掉這層設計、小說依然是小說,特別到後段他甚至自己在內文中破梗方法,其實更加讓我困惑這個煞費苦心地詭計到底意義何在⋯⋯
清月🗿nice在蛇4142🐍
@hod30425
Sun, Oct 13, 2024 5:36 AM
Sun, Oct 13, 2024 5:40 AM
如果僅只是找不到解答倒也罷了,推敲內容他又把這一切都歸結到父親作為推理小說家的自尊和光彩上,彷彿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榮耀那個滿身瑕疵的靈魂,甚至讓他的孩子接在後面用另一種形式完整他的人生,說真的看到這裡我真的有點無法接受
載入新的回覆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有沒有雷的標注對這本書來說沒什麼意義,談論它本身就是一種暴雷。
但這本書考慮的「多方面」跟「用力」最後呈現出來的樣貌實在超越我想像的輕巧,甚至無法為我帶來顫慄和欽佩,遑論小說內容訴求的溫情,只要一想到那些小說之外的設定,這家雙頭馬車之所以到最後還能跑在一起,本質上還是仰賴某種對作家的景仰,確認這件事之後其實讓我感到更多的是不知道要記憶什麼的茫然。
也許只是我還沒有在字裡行間發掘出他的更多深意吧。
和多年前我讀台灣漫遊記的感想一樣,見到新東西的喜悅和興奮以及不安,我無法坦然的肯定這是好的,思及紙本書市場不斷萎縮、閱讀習慣日漸式微的當下,作為一個仍然只堅持購買紙本書的讀者,這確實是我需要的東西,但還是有些杞人憂天的想法需要時間幫我解決,我覺得我現在能說的大概就是這樣。
但藉由這個故事的確讓我跟隨著主角感受到,一本書的完成需要歷經多少人的努力,以及背負多少人的期望(或許還有失望),它讓我見識到只有紙本書才能達成的成就。我不敢說自己有多愛書,但這個故事又讓我重新感受到,我是多麼喜歡實體書拿在手裡的厚實感
同感,會想到載體和內容的互相成就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在一般的認知上這兩件事甚至是分開的,比如我其實到了中後段才發現排版的機關還有那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因為我翻開書的意識會讓我自然/先入為主的專注在故事上。對我來說《透明》的排版設計是意在證明文中的詭計可行,結果來說確實做到了但反面來說也是、就算他不這麼做對小說本身也沒有影響,這份附加價值無法跟小說內容一起走到更高的地方去,小說沒有因為這層設計變得更好看、拿掉這層設計、小說依然是小說,特別到後段他甚至自己在內文中破梗方法,其實更加讓我困惑這個煞費苦心地詭計到底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