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犬
[電影]人情的鐘錶匠:克勞德索特(二)米榭皮柯里的酒館男人幫
牛頭犬的資料庫
牛頭犬
克勞德梭特Claude Sautet在1950年代幾乎都在當助理導演和幫忙修改劇本,照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讓爛透了的電影別那麼丟人現眼,他還因此贏得了「劇本補鞋匠」le ressemeleur de scénario或「梭特醫生」Docteur Sautet的稱號,也在1950年代末幫忙當救火隊,完成兩部已經拍到一半,卻慘遭拋棄或搞砸的電影。他真正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應該是1960年面世的《黑幫追緝令》Classe tous risques,那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犯罪電影,描述一個被判死刑的義大利通緝犯,帶著妻兒要偷渡回法國巴黎,一路上的種種驚險危難。對當時法國片廠剝奪導演創意與熱情深惡痛絕的梭特,以模仿美國黑色電影與犯罪電影的類型風格,專注於動作場面設計,想要建立自己的招牌(他上一部幫忙收爛攤的片也是犯罪電影)。
牛頭犬
雖然情節敘事非常緊湊流暢而且充滿轉折驚奇,但當年比高達Jean-Luc Godard《斷了氣》Á bout de souffle晚一週上映的《黑幫追緝令》,幾乎可說是被新浪潮直接打死在沙灘上,鋒頭、聲譽和票房都完全被淹沒,雖然一年後重映成績大有起色,但梭特卻已經心灰意冷。梭特並不是那種先鋒式的、引領潮流的、擾亂一池春水的創作者,他的風格相對低調而老成,作品看似通俗,但也需要細心去品味。
牛頭犬
《黑幫追緝令》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梭特建立了他自己的男人幫觀點,當男主角百險千劫終於抵達尼斯時,身邊只剩下了他的兩個孩子,身無分文、警察到處在找他、藏匿他的旅宿老闆也不敢再留他,絕望中他打電話向巴黎的舊日老友求助,但三個老麻吉卻因各自已有了自己的事業、家庭、麻煩事,都無法前往解救,最後只能找一個混混竊犯南下幫忙。
牛頭犬
有趣的是,以高達《斷了氣》走紅的楊波貝蒙Jean-Paul Belmondo,當年也演出了本片那個到尼斯救援的年輕混混,他同樣把角色既痞又帥、既機靈又忠誠的特質呈現得魅力十足,和范杜拉Lino Ventura所飾演不苟言笑、憂心忡忡、滿懷怒氣的主角,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催化出電影後段的情感活性。而范杜拉和他的巴黎各個舊友間,相互對應的複雜恩怨情仇,也開展出男性之間情誼的多樣面貌,以及時間所帶來的變化(可能更加醇厚,可能稀薄,也可能變質)。
牛頭犬
梭特鏡頭下的男人幫,不只可見兩肋插刀的義氣,也有玩樂相伴時的意氣相投,更有看不順眼的意氣之爭,而除此之外彼此也有著某種功能性的相互依賴/利用,這種男人之間看似不親暱、不濃稠、不掉淚,只有抽根煙、喝杯酒、搭個便車的情誼,往往描繪上更需精細微妙的設計。1974年梭特的《熟男不疑惑》Vincent, François, Paul... et les autres讓他從《黑幫追緝令》再進一步去琢磨男人步入中年後,不再氣盛、只能生氣的困窘哀傷,以及男人之間有時直接、有時彆扭的多樣情誼面貌。
牛頭犬
《熟男不疑惑》中也有個和《黑幫追緝令》裡的楊波貝蒙一樣,拿來對照這些老男人的年輕男性角色,那是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飾演的尚Jean,電影中還特別讓年少時打過業餘拳擊的傑哈德巴狄厄參與了一場賽事(《黑幫追緝令》的楊波貝蒙也曾打過拳擊,范杜諾出道前則是摔角選手),對梭特而言,或許拳擊賽事最接近他心目中的男性關係,有支援、有對手、有規則,也有小心機,有喧鬧嘈雜,也有不能喊痛的受傷,有利益算計,也有孤獨掙扎。這長長一段競賽做為影片的尾聲大秀,在有人流血拼搏,有人賣力喊燒的情境中,男人們恍惚中形成了堅實的同盟。
牛頭犬
但可別忘了,《熟男不疑惑》最有名的那場切羊腿的翻臉戲,齟齬的烈火,就是從談論這場即將發生的拳賽點燃的,先是米榭皮柯里飾演的醫生,在重建木屋時拿塞爾雷加尼Serge Reggiani 飾演的作家,過去筆下的人物來陶侃他的軟弱,然後記恨的雷加尼就在餐桌上,消遣皮柯里離家大老遠去城市裡開診所的功利,最後惹得一場尷尬。到了一定的年紀後,生活就是沒完沒了的背叛,身體背叛了欲求、現實背叛了希望、利害背叛了原則、習慣背叛了想像。電影開場時小木屋著火,幾個老男人舉著軟垂的水柱無能為力,羊腿戲後他們嬉鬧著跳木橋然後摔進冰冷的水裡(皮柯里將外套借給了濕身的雷加尼),梭特在一片亂七八糟、手忙腳亂中,細膩地呈現了熟齡男人們力不從心、相互取暖的悲哀與好笑。
牛頭犬
其實梭特對於他鏡頭下的這幾個老男人,是理解關懷更多過於奚落嘲諷(拍攝當時梭特正要步入知天命之年),他同樣努力地呈現這些角色有心路、有抉擇、在塵世紛擾中前行的動態,那或許正是為什麼梭特總喜歡拍酒館、餐館、聚會的原因,大片的窗玻璃與鏡子,反映了攝影機視野外,我們本來可能看不見,那持續在動在變的世界,來來去去的人們以及總沒有停歇的說話聲,不斷干擾著也提醒著我們,當焦點定在某個角色的難題困境時,外在的一切也從沒有因此而停駐下來,永遠自顧自地轉著,而生命彷彿就在這不曾歇息的失落與找回中,被時間之流沖向未知的境地。
牛頭犬
梭特的作品裡向來不會只有一種面貌或一種態度,因而有時我們會像是在看驟雨行車,模模糊糊、水痕交錯的車窗看不清裡面的人究竟在想些什麼;有時也會像是從奔馳的火車裡向窗外看,流動的夜景倏忽即逝,人物的倒影反倒是被襯托得格外清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