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觀影
紀錄片有意思的地方,是那可以極度公益性,也可以極端私密而個人,《雪水消融的季節》就屬於後者。我在觀影當下,思考的就是「到底觀看這樣一部消化摯友死亡的電影」,於我的意義到底是?也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迫切性,逼使當事人能夠說服自己與旁人拍攝、紀錄、記憶,甚至一路追索回摯友逝去的洞穴。但這些問題,在映後導演與製片現身後,忽然就消失了。可能是因為,從導演的身影、聲音、話語中,我可以感受到,死亡的重擔是這樣沈甸甸地,留在還活著的人身上吧。
09/27《 雪水消融的季節 After the Snowmelt 》正式預告
小步寫寫
由於華山光點的現場時間有限,QA完後導演也移駕到外面去談話。我也忍不住詢問幾個問題,一個是對於電影內有一些我認不出的畫外音是誰、二是家屬的態度及選材剪輯。導演說,那位提到她自己的臉書發文的對話者,是她跟宸君在曉明的學妹、問聖岳能不能用宸君腳踏車的,是聖岳的媽媽。二是宸君的家人是同意也授權使用相關素材的,包含那段報告錄音也是後來從宸君手機找到的。但她自己覺得,一方面電影已經定調以友情為基準,所以勢必要切除比較社會面的人(父母家人),二來是她自己也沒把握說好這些人的故事,所以最後只集中在三個人而已。
(轉述如有誤,是我個人問題)
小步寫寫
其實回頭去轉述時,我忽然沒有把握,她說的是「社會」嗎?但我覺得,她算是蠻有意識到,以社會框架而言,她是個外人,儘管當年聯繫尼泊爾那邊的人協助調查搜救的是她,儘管她如果沒有生病而暫時放棄原有的旅程,她極可能也是被困在洞穴的第三人。但就社會的角度來說,並不會理所當然地將她囊括進去,她不是會在社會結構中理所當然的當事人(家屬、親人),而是相對游離的一方。
小步寫寫
這也讓我感覺,她有種,很迫切想要跟死者起關聯的焦慮感。當然可能是我在映前就被這則心得噗影響,但我也確實感受到,她跟宸君、聖岳之間,有某種強烈的情誼,或許也正是因為她並非世俗會綁定的角色——好比,假如說是劉宸君的母親,她不用特別努力就可以獲得女兒的代言權——但羅苡珊作為「朋友」,必須更費心力、做更多去換取幫朋友說話的權利。所以更容易讓人對這個情誼的性質進行揣測。
@sm101010 - 《雪水消融的季節》質感非常好,已經確定進入今年我最愛的前五強。
小步寫寫
如果要說的話,就像是我對於邱妙津與賴香吟的想法,就是當一個人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去消化你的死亡、消化你的遺物、消化你的著作,那個死亡已經讓活下來的那個人成為某種程度的「我們倆的未亡人」。我的存在已經混合著你,而你的死亡也強烈改變了我,甚至我必須要背負著你留下來的一切共處而活下去。
小步寫寫
這也是我覺得,導演的現身某方面來說,延續跟完整了這個故事。這也讓我想到現在的實境節目,因為觀眾太容易在網路上看到參與者的後續生活,以至於作品不只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銜接現實的載體。紀錄片也是,電影的那股私密性,對照我們觀眾在詢問導演本人時的小心翼翼(又想詢問,又怕太過探究),其實是很有意思的。
小步寫寫
但怎麼說呢,觀看當下我個人並沒有特別感受到某種對於死亡的啟發或想像。反而更意識到的是,那個我已經忘卻的二十來歲感性。就是無論是苡珊的臉書發文、宸君的文字,都給我一種很年輕很那個年紀的文青感,那個文青感並不代表某種商業性的風格或調性,而是在那個很認真思索很多事,很貪婪吸收很多知識跟讀物年紀,所煥發出的表達方式。因為這部片的聲音多半來自是苡珊跟聖岳,而我可以感受到,這兩人思索、閱讀、表達的方式,跟我大學時代二十來歲時跑獨立書店、追各種講座、在臉書上看作家發布長長的文章,所產生的某種風格是相似的。其中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那個說話聲腔,有些生硬、有點卡痰、有時會停頓、有時明明是口語卻用很多書面語的詞彙,那種說話方式(對我而言)甚至比影像更清楚呈現他們是怎樣的人。
小步寫寫
也是那樣,對於描述語彙很認真很執著的表達方式,讓我清楚意識到,這兩個人是某種,不願意放過自己的人耶。無論是聖岳認為悲傷難過緬懷要給別人去做,或苡珊要自己進洞穴一趟,身體性地感受到摯友離去前的處所。我都覺得,在聽到他們聲音、聽到他們說話時就能感受到,他們就是要做到這種地步的人,是不會任由死亡靜靜結束掉的人,是會逼自己去正視、去梳理、去表達的人。
小步寫寫
對我而言,比起外表、穿著,我更是在聆聽這兩人的聲音談吐過程,漸漸建構出他們的形象,這點也同理於劉宸君。再多的照片、再多的旁人敘述,都比不上那段報告錄音出來後,立刻令我意識到,啊,他就是這樣的人。

(反而有時候,外表跟動作會讓我有種印象不一致,像是聖岳有一段邊摳鼻孔、說的話卻很感性,但這也可能是我的偏見啦,我就是對這個動作看不慣)
小步寫寫
又,觀影過程中,我非常喜歡整部片的聲音處理,真的是太有臨場感了:鞋子踩踏聲、生火的劈啪聲、溪流鳥鳴,不是那種拍出美美的風景添加點自然音效,卻因為太美太遙遠太有音樂性而隱約感受到的人造感,而是「就在其中」的現場感。必須要承認,因為我沒有很被故事吸引——我是要在導演本人現身時,才忽然被她本人所背負的死亡重擔,忽然感受到一切之真實份量——所以觀看過程反而因要不斷「專心」,而詫異於,聲音也處理地太強了吧!那並不是因為很進入故事而很真切,而是太真切了,而覺得身處其中。
小步寫寫
我其實有點難說喜不喜歡這部片,可能是那太私密、太個人,我還沒找到一個正確的位置去帶入。但還是覺得是很能引發思考與感受的電影。又,映後時主持有提到「放映週報」的專訪,真的寫得很好欸!
說故事的日子,與積雪消融的那一天──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 | 放映週報
以下筆記:
小步寫寫
我也意識到,從事發到疫情前這段時間的密集拍攝,背後的動力其實是來自於我一直賦予自己記錄者的身份跟責任,告訴自己要「替宸君完成遺願」或「替聖岳向社會大眾平反」,但也從而拒絕承認自己同樣是故事的一部分,無意識地逃避面對自己因山難事件而來的創傷。而過去的我以記錄者責任自我說服、企圖想替聖岳療傷,其實是我將自己對療傷的渴望投射到他身上。

直到聖岳離開拍攝、尼泊爾被迫停拍後,我才推翻了這個創作者的幻象(illusion),也認清不能再躲在「為了宸君與聖岳」這個表面原因的背後,而是得去正視這部片必然是個人的,也必然是源自於面對自身創傷的需求。踩穩這樣主體經驗出發的創作位置後,我就比較清楚接下來該怎麼拍,所以就用比較冷靜的方式完成後續的拍攝,包括回到尼泊爾的旅途。
小步寫寫
當時這樣的企圖,某方面也是想替聖岳與宸君平反,覺得說出事實就可以釐清大眾的誤會。

但繼續拍下去之後,有個很具體的感受是,新聞的熱度很快就過去了,除卻那些因這個戲劇性事件而來的外部關注,其實剩下的是事件之後,生者仍然要繼續活下去的這個事實。加上後來有《端傳媒》的記者替聖岳做了深入報導,某程度已經完成了回應社會大眾、替兩人平反的目標。當時我就更加體悟到,聚焦新聞事件是一個暫時性的、外部的觀點,但我不是一個外部的記錄者,而是宸君與聖岳的朋友、甚至是他們旅途的一部分,而我有只有我才能述說的故事。
小步寫寫
2021 年參與印尼日惹 ASIADOC 工作坊時,當時的導師之一黃胤毓曾推薦我去看她早期的作品《擁抱》(Embracing,1992)跟《蝸牛》(Katatsumori,1994),我看了之後深受震撼,主要的原因是她拍攝私紀錄片的方式,跟現在主流的個人紀錄片非常不同。現在的紀錄片主流是角色驅動,個人紀錄片中的導演也必須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角色;但河瀨直美早期的紀錄短片,完全沒有這種自我異化的過程,她不需要入鏡,她的主觀鏡頭本身就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有點像是她渴望成為相機本身,相機也是她身體的延伸,而她透過相機去觸摸她的拍攝對象、渴望與其融為一體。那是非常私密而親暱的視覺語言,這之中也帶有一種無法觸及的哀傷。這對我後續思考、摸索這部片的視覺語言有很大的影響。
小步寫寫
後來在 2023 年,我們又參加上述提及的日本山形紀錄片道場駐村工作坊,也很幸運地能直接聽到河瀨直美對粗剪的看法。比起具體的建議,更多時候其實是感受到她對電影的視野跟態度,而這也影響了我們這部片的剪輯。比如她當時提到,電影作為一個載體,能夠允許創作者同時活在過去與現在的時間當中,過去與現在的關係並不是老生常談的「閃回」(flashback),而是身處於此時此刻的自己,仍然被過去所包圍。
小步寫寫
以這部片來說,山難事件存在於已逝的過去,而我處於持續進行式的現在,重要的並不是去重溯與解釋過去曾發生的事,而是去傳達過去如何仍然圍繞著此時此刻的我。後來我們重整敘事時,決定以山難事件之後的時間作為出發點,以順時序的方式開展整個故事,並透過「現在」的追尋與探索去折射出「過去」的事件,而非直接重建與解釋過去。會決定採用這樣過去與現在共存的敘事策略,可以說也是受到河瀨直美的電影觀所影響。
小步寫寫
另外有趣的是,影片裡也有個場景是一名當地人描述天氣變化很大、積雪很多的山口,當時在訪問現場,這位村民曾經跟我們分享說,山難發生那年雪季的雪況異常地差,就連已經適應雪地環境的犛牛,都在那年雪季凍死、餓死了;所以在事發後,信奉天主教的當地村民還曾經流傳過一個說法,是認為受困這麼多天還能倖存的聖岳是耶穌一般神聖的存在,行使了死後復活的神蹟。

我覺得,實際走過一趟這些村莊、與當地人接觸後,也發現作為旅行者,即便是與當地相對疏離的過客,其實都一定程度涉入或擾動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我覺得這件事非常有趣,也或多或少轉化了我原先對這個山難的既定經驗。
小步寫寫
至於影片中我跟宸君、或者說是角色間的關係,我希望能夠跳脫「愛情常規化」(amatonormativity),也就是打破「人們都在追求一對一的浪漫愛情,並將其視為比親情與友情更重要的情感需求」這樣的預設。因此,無論是影片中宸君跟聖岳的關係,還是我跟宸君的關係,我都盡量不去以單一的關係,像是愛情、親情、友情去定義,而是聚焦在「愛」的聯繫。
小步寫寫
羅:我覺得片尾的感受不是療癒,而比較接近和解、積雪消融的感覺。這部片的最後一顆鏡頭,是我實際去完山難洞穴的隔天清晨拍的,那也是我真的覺得自己與創傷有所和解的時刻。在過去,我都必須透過宸君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比如那些在片中用手拿著他拍的照片,去比對現實山景的主觀鏡頭。但在影片的最後一顆鏡頭中,我終於可以不需要再透過他的照片、他的眼睛去想像與逼近四周的山景,而是可以直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我所身處的現實。
小步寫寫
所以,我覺得拍完這部片之後,或者更確切地來說,是在抵達山難洞穴的那個當下,我就已經可以去肯認我跟他就是兩個不同的人,也不用再逼著自己去背負他的生命活下去。在實際看到洞穴的當下,之前我賦予給洞穴、山難事件與死亡的想像,突然都瓦解了。片中在洞穴裡的那段獨白,其實就是在洞穴現場錄的,其中提到我對山難的想像是不著邊際的,自己也永遠沒有辦法企及宸君曾經經歷過的世界。在那個瞬間,我就接受了宸君的死亡,接受了自己的缺席,也接受了我與宸君之間那條生死的隔閡。我是還活著的人,而他已經不在了。
得體生菜
啊,好像跟小部看到同一場。也有在外面聽談話,但沒想到原來社會性可以這樣解釋,我覺得這樣一切都通了,包含為什麼大家在 QA 時全都兜著不知道什麼在轉(有些人可能發現了,有些人可能還一無所知不得其門而入)
小步寫寫
得體生菜 : 等等所以我覺得那位很眼熟的女生就是你嗎?一直覺得在外面QA時有人好面熟。

有點好奇「一切都通了」是指什麼?「兜著不知道什麼」的「什麼」是指?有點怕我理解錯誤。
得體生菜
應該不是我,我們上次是幾年前在宥勳的課上見面的 XD
一切都通比較像「為什麼他不直接暴力定義三人關係」(因為對大部分來說比較複雜,也比較社會,也許實際展演比較容易)繞著什麼比較像是也沒人直面提問他們的關係,或是這個超過常人的執著性根源為何 >> 但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總之大家很小心翼翼
小步寫寫
得體生菜 : 我應該有印象,因為我記得你長得很像我學妹,讀書會那時候好像也是拿這點問,怕萬一是學妹沒有認出來就尷尬了,結果是別人,還是尷尬😳(萬一我這個記憶又認錯人,就更更尷尬了😅)

我覺得大家的小心翼翼,也有種不確定這是否足夠在公眾面前談論?會不會太探究隱私?所以不敢明問。但我也確實覺得那股執拗超出一般人理解(或者說,願意理解)的程度,所以反而訝異的是家屬願意授權這件事。
小步寫寫
可能是我自己不太能想像,假如是自己想拍攝,也為此付出七年的時間,我父母或對方家屬會願意同意嗎?我能夠撐得過去或堅持到他們願意支持嗎?當然這個預設會被反對的立場,可能就述說了差異吧。
得體生菜
喔好那就是我了,不是我也是我 XD
我覺得是因為他本人有意模糊這件事(不然就會變得過於社會性),聚焦在未經定義的情感,所以大眾提問的時反而有點手足無措。我到看到報紙才發現原來宸均和聖岳是伴侶,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他跟苡珊一對一(果然是我太狹隘了反省一下)
因為宸君是個酷人、所以我樂觀假設他會有酷爸媽!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