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
@t12361245
Thu, Sep 26, 2024 8:06 AM
2
隨手讀完一篇Pacific Coast Philology的論文,
發現其實Coherence比起內容沒有那麼重要。
審稿人想要的應該就是關鍵在跟思想的表達,不用寫成一篇有機的整體也可以。
就算是要比較不同作品,講完一個直接跳到下一個也沒關係,transition不是必須。
不過每個彼此割裂的項目就要把論點表達清楚。
可能點子好就夠了。不用包裝或修辭來處理。
緣分
@t12361245
Thu, Sep 26, 2024 8:11 AM
幾個有趣的take away:
1. 但丁神曲地獄圈圈如果從天空(?)水平俯視看起來會像是一個靶心,由外而內、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犯罪越來越深層。
2. 一般基督宗教傳道作品有兩種類型:preparationist,主角開始檢視自己的罪惡而準備有辦法皈依
sancitification,主角已經悔悟,正開始發覺自己善的潛能。
兩類型不衝突。
3. 城市與曠野荒漠的比較,Cain作為第一個城市的建立者,揭露了城市的原罪。荒漠作為God 到達不了的地方(?),是個transitional space,而閱讀因此可以比擬為在曠野中修行,因為是個transitional action。有趣但不太同意,God應該跟細菌一樣無所不在,至少在基督宗教脈絡是這樣吧。不過撇去Godless這點,感覺可以進一步挖掘。
載入新的回覆
發現其實Coherence比起內容沒有那麼重要。
審稿人想要的應該就是關鍵在跟思想的表達,不用寫成一篇有機的整體也可以。
就算是要比較不同作品,講完一個直接跳到下一個也沒關係,transition不是必須。
不過每個彼此割裂的項目就要把論點表達清楚。
可能點子好就夠了。不用包裝或修辭來處理。
1. 但丁神曲地獄圈圈如果從天空(?)水平俯視看起來會像是一個靶心,由外而內、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犯罪越來越深層。
2. 一般基督宗教傳道作品有兩種類型:preparationist,主角開始檢視自己的罪惡而準備有辦法皈依
sancitification,主角已經悔悟,正開始發覺自己善的潛能。
兩類型不衝突。
3. 城市與曠野荒漠的比較,Cain作為第一個城市的建立者,揭露了城市的原罪。荒漠作為God 到達不了的地方(?),是個transitional space,而閱讀因此可以比擬為在曠野中修行,因為是個transitional action。有趣但不太同意,God應該跟細菌一樣無所不在,至少在基督宗教脈絡是這樣吧。不過撇去Godless這點,感覺可以進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