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星
關於魔法阿媽最近的風向
說是麥人杰才是真正的「導演」,王小棣只是「掛名」云云(我完全不認同這說法)
看到真的很生氣
旅星
首先釐清,麥人杰跟王小棣各自在『魔法阿媽』中做了什麼:
麥人杰負責了人物設計、場景設計、分鏡稿、部分的構圖(Layout)(與原畫?),可能還想出了一些經典台詞
他當之無愧是『魔法阿媽』的主創之一

(9/25更新:麥人杰參與劇本程度,也可能比目前所知更深,許多創意與情節皆出自麥,程度需進一步釐清)

(9/26更新:修正部分用詞,可以確定麥人杰有畫構圖;麥的伴侶說麥有重畫過外包的原畫,實際使用狀況需進一步釐清)
旅星
那麼王小棣做了什麼?目前二手資料可看出他至少做了以下這些,都是麥人杰沒有宣稱自己有做過的:
旅星
1. 王小棣寫了律表

律表是什麼?律表是動畫的「時間設計圖」,決定了每張圖要以什麼樣的節奏呈現在畫面上;分鏡稿的確是影像的方針,但要怎麼落實成具體的畫面?靠的就是律表的細節指示
可參考仙人掌老師的文章:
作2D動畫一定要懂律表 - ffchelusi的創作 - 巴哈姆特
而且根據王登鈺的說法,王小棣看到不合意的畫面,是會「退卡」、重新「指示畫面」的,可見演出細節的確是由王小棣統籌
旅星
2. 王小棣統籌了跨國團隊

跟當初構想不同,只靠台灣動畫人無法如期完成整部電影;王小棣透過人脈,找上韓國動畫公司外包--這其實是在前一項基礎之上,缺乏律表,是不可能以動畫工業的方式將工作給跨國外包的

現在去看『魔法阿媽』片尾STAFF表,可以看到大量的韓國動畫工作人員,負責了原畫、動畫、描線上色,這些跨國統籌工作也都是由王小棣跟對方接洽才得以完成

(9/25更新:王小棣找韓國公司代工的理由,看過不同說法,只靠二手資料無法判斷,需進一步釐清)
旅星
3. 王小棣擔任了聲音導演

『魔法阿媽』採取先配音再作畫的流程,如何挑選演員、指導演員的演技,乃至於配樂音效如何插入安放,當然也都是王小棣的工作

電影是視覺跟聽覺的集合體,可以看得出聽覺(音響)方面的導演,當然也是王小棣

(9/25更新:根據麥人杰的專訪,邀請文英出演是他的主意,另外麥人杰也有參與配音;但從紀錄影像來看,實際指導演員表演的是王小棣)

(9/26更新:有網友指出,文英在『魔法阿媽』前早就出演過好幾部王小棣在華視導演、監製,黃黎明參與編劇的家庭主題電視劇,故其選角原因也應納入考量)
旅星
從以上可看出,王小棣在畫面上、聲音上、製作上,全方位參與且管理了整部電影,不只貢獻不下於麥人杰,並且王小棣所統籌管轄的範圍--導演就是統籌關於動畫製作的一切的職位--是在麥人杰之上的

更重要的是,王小棣是用自己的錢(自己開的公司)在做這些事情,且負責了整部作品的成敗盈虧(最後是虧的,多年後收支才打平)
旅星
最後要說,麥人杰做為人物設計,高度參與這部作品,他對自己筆下的角色有感情是理所當然,他也當之無愧(再強調一次)是『魔法阿媽』的主創之一

一如王小棣在專訪中指出的:
「我們在討論 Storyboard (分鏡) 的時候,就發現麥人杰以動畫邏輯勾勒畫面的思維,和實拍電影是不一樣的」
「但是民俗相關的部分,很多都是小時候住在廟旁邊的麥人杰提出」

所以這部電影少了麥人杰,沒辦法達到當初企及的高度;麥人杰帶來的是關於動畫想像、關於民俗信仰、關於土地與人情的,觸及到這部作品的精神核心的東西
旅星
但『魔法阿媽』的「主創」不是只有麥人杰;『魔法阿媽』當初從故事構想到劇本成形,全是編劇黃黎明--王小棣的已故伴侶--的心血

沒有人有資格去剝奪黃黎明的貢獻,也沒有人有資格去質疑王小棣希望繼承伴侶遺志的願望
旅星
(我發這篇噗不是為了誰,是極其自私地為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不發洩出來一整天氣氣氣,什麼事都別做了)
旅星
補充:
現在王小棣、麥人杰雙方說法都有更新(建議對這事有關心的人可以繼續follow),我覺得有義務為自己這篇噗做點補充

我打一開始就對兩邊人物沒有意見;我生氣的對象是有心人士利用這次對立在網路上帶風向、扭曲事實——從最後分工結果來看,王小棣是導演,麥人杰是主創之一,這是很明確的事,兩邊目前給的新說法並沒有推翻這個解釋——我在意的是歷史不該被任意塗改
旅星
延伸出去說,大眾對動畫/電影常常有過度浪漫化的「作者導演」的想像,覺得動畫/電影(=創作)百分之百來自導演(=創作者),導演就是親力親為,要像宮崎駿、今敏那樣掌控畫面全局——但這只是製作動畫/電影的其中一種方式而已

動畫/電影是團隊工作,導演是管理職,就是負責1.分配工作2.檢查成品3.有最後決定權/為結果負責,只要這個人做了以上事情,他就是導演;「作者導演」是很好用的概念,但過度神話他只會對整個產業有害,讓大家忘記明明有各式各樣的團隊分工的可能性
旅星
至於雙方當年到底如何合作(如何破局),我真希望兩邊詳細說明,最好有人可以出來拍支紀錄片——『魔法阿媽』為什麼不值得一支紀錄片?過去因為兩方僵局可能沒法拍,現在不正是好機會嗎?
旅星
ps. 需區分:導演對畫面的掌控度/導演是否畫畫

非作畫出身,被稱為「不畫畫的動畫導演」有很多,常被提的是高畑勲跟押井守--然而這兩位其實根本是「作者導演」概念的標準體現,對畫面有極嚴格的要求掌握;最有名的證據是,日本動畫的Layout系統,就是高畑勲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建立,押井守『機動警察2』出書後推廣的

先不論押井守會畫分鏡,嚴格來說不能稱為「不畫畫」(當然他沒法畫原畫,但畫力用在分鏡稿很夠用);高畑勲為何能全靠口頭指示達到心目中的畫面要求,最可能的原因是,當時他身邊有宮崎駿--能夠將他所有的構想都實現在畫面上的天才--Layout系統可以說,就是為了確保「貫徹高畑勲意旨的宮崎駿的畫面構成,能忠實呈現在每張原畫中」而誕生的操作說明文件
旅星
那麼有什麼樣的例子是「動畫導演將畫面掌控極度下放」的呢?我能想到的有兩個

一個是『嚕嚕米』初版動畫、『魯邦三世』初版動畫的導演(演出)大隅正秋,他是面向兒童觀眾的人偶劇場出身,根據與他合作的大塚康生所言,他重視的是「角色的演技、個性、細節的趣味」,他自己不畫分鏡,而是跟外包的分鏡師透過討論來創作,也不檢查原畫,更像是以製作人的角度在領導

另一個是邪典漫畫『貓湯』的OVA動畫『ねこぢる草』,導演是佐藤竜雄,但動畫觀眾都看得出來整部從頭到尾根本全是擔任劇本、分鏡、演出、作畫監督的湯淺政明的風格;佐藤竜雄也在推特上直言,自己更像是製作人的立場,去引導湯淺政明充分發揮出個人特色

這兩個都是非典型的,「宛如製作人」的導演事例,但他們的確作了導演的工作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