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1 AM
2
『1998年の宇多田ヒカル』 宇野維正 | 新潮社
宇多田光和椎名林檎雖然重新定義了JPOP的面貌,但她們的編曲部分其實有不少是由1980年代出道的老牌音樂人操刀的,所以從音樂人脈的角度來看,她們並不算是完全的特例。
因為這個主題正好符合我的興趣,所以我買了《1998年的宇多田光》這本書,現在正在閱讀當中。書中回顧了1998年日本音樂界的情況,內容非常有趣。作者從1996年起負責搖滾系雜誌的編輯工作。1998年是CD銷量最高的時期,宇多田光、椎名林檎、aiko也在同一時期出道。即便是不喜歡日本流行歌曲、只聽西洋音樂的人,也對她們三人產生了興趣。
トミー(オルタ) 10/18 肉と日本酒の会 11/16 図鑑の会 (@fay_4step) on X
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1 AM
與此同時,1998年也是濱崎步從偶像和模特兒身份轉型為歌手出道的一年。雖然她的風格與前面提到的三人不同,但她也成功躋身於日本音樂的頂尖位置。書中以這種方式將她的崛起與1998年之後的日本音樂界變化相輔相成地描述。
此外,我對這本書的結尾方式特別感興趣。它出版於2015年12月。當時CD市場已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書中的結尾部份對日本流行音樂的未來及音樂環境的形成持相當悲觀的態度。
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1 AM
2015年底,米津玄師和ゲスの極み乙女已經逐漸成為熱門話題開始受到關注,所以剛讀到這段時有點困惑,畢竟他們在當時仍然屬於小眾,還未成為電視和主流雜誌的焦點。另外這本書主要聚焦於三位女性創作型歌手,因此突然討論男性或樂隊的話題也會顯得有些突兀。
而到了2021 现在看來會覺得「邦樂界有很多引領潮流的人物出現」,但也許在2015年時,對於商業音樂圈內的人來說,可能並未看見這種趨勢。這裡也能看出,音樂藝人成名的過程中(被業內人士熟知)似乎已經和過去的傳統模式出現了斷層。
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2 AM
說起來,近年來日本流行音樂中被稱為「歌姬」的藝人似乎變多了。一個女性歌手搭配一群資深樂手……想起來LiS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正是從動畫歌曲的圈子中崛起,躋身頂尖藝人位置,而這種形式在 1998年左右的日本流行音樂中是無法想象的。
啊,還有愛繆(あいみょん)也是。
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2 AM
從唱片公司來看,愛繆簽約的是華納旗下的unBORDE,LiSA則是索尼旗下的SACRA MUSIC。至於這一代的其他領軍人物,ゲスの極み乙女。隸屬華納旗下的TACO RECORDS(川谷繪音在華納內部成立的自主品牌),米津玄師和YOASOBI則是隸屬於索尼旗下的SME。
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隸則是屬於EMI。
至於King Gnu,形式上歸於索尼旗下的Ariola Japan,但他們的加入過程相當複雜,而Official髭男dism則是Pony Canyon的藝人。
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2 AM
在閱讀《1998年的宇多田光》(2015)時,我覺得作者(有搖滾音樂雜誌編輯經歷的人)大概也有類似的感受。因為他可能平時並沒有怎麼接觸ボカロ文化,所以才覺得「邦樂裡已經沒有優秀的年輕人了……」吧。
剛剛上面那些是我之前讀書時的一些感想,可能有些冒昧。
トミー(Ⅱ号機) ) 10/18 肉と日本酒の会 11/16 図鑑の会 (@fay_4step_sub)...
Kurin.
@sentetsu_syuu
Mon, Sep 9, 2024 4:52 AM
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多討論。為補充說明或辯解一下,書中其實並沒有直接表達出「」內的這些看法,這是我自己胡亂猜測的。
書中多次提到了「沒有人人都能哼唱的流行歌曲了」這種閉塞感,並在結尾談到了宇多田光暫停活動的時期,描述了90年代末那些歌姬們的困境。同時,書中幾乎沒有提及2015年當時的年輕一代(不過從書的結構來看,這也許並非必要的內容),所以我之前一直在想,作者可能對網路音樂圈缺乏興趣?
さめ72 (@SAMEX_1u2y) on X
在看到さめさん的推文(這一討論的起點)後,我才想到「也許是這樣吧」,於是寫下了這些感想。
載入新的回覆
因為這個主題正好符合我的興趣,所以我買了《1998年的宇多田光》這本書,現在正在閱讀當中。書中回顧了1998年日本音樂界的情況,內容非常有趣。作者從1996年起負責搖滾系雜誌的編輯工作。1998年是CD銷量最高的時期,宇多田光、椎名林檎、aiko也在同一時期出道。即便是不喜歡日本流行歌曲、只聽西洋音樂的人,也對她們三人產生了興趣。
此外,我對這本書的結尾方式特別感興趣。它出版於2015年12月。當時CD市場已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書中的結尾部份對日本流行音樂的未來及音樂環境的形成持相當悲觀的態度。
而到了2021 现在看來會覺得「邦樂界有很多引領潮流的人物出現」,但也許在2015年時,對於商業音樂圈內的人來說,可能並未看見這種趨勢。這裡也能看出,音樂藝人成名的過程中(被業內人士熟知)似乎已經和過去的傳統模式出現了斷層。
啊,還有愛繆(あいみょん)也是。
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隸則是屬於EMI。
至於King Gnu,形式上歸於索尼旗下的Ariola Japan,但他們的加入過程相當複雜,而Official髭男dism則是Pony Canyon的藝人。
在閱讀《1998年的宇多田光》(2015)時,我覺得作者(有搖滾音樂雜誌編輯經歷的人)大概也有類似的感受。因為他可能平時並沒有怎麼接觸ボカロ文化,所以才覺得「邦樂裡已經沒有優秀的年輕人了……」吧。
剛剛上面那些是我之前讀書時的一些感想,可能有些冒昧。
書中多次提到了「沒有人人都能哼唱的流行歌曲了」這種閉塞感,並在結尾談到了宇多田光暫停活動的時期,描述了90年代末那些歌姬們的困境。同時,書中幾乎沒有提及2015年當時的年輕一代(不過從書的結構來看,這也許並非必要的內容),所以我之前一直在想,作者可能對網路音樂圈缺乏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