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感想]
「亂嗆傷人不用負責任」本身是種失控的權力(Power)
當支持者嚮往、模仿、護航偶像或政黨主席的極致
就會是失控的「cult of personality 個人崇拜」了
kellerlin
以前實體世界或許演講傳播的速度跟範圍有極限
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聯繫人們的不再是對個人道德的要求
只要是相似的價值觀跟喜好有共鳴就行
kellerlin
於是「個人崇拜」很容易像滾雪球
不分國界很快就能累積極高的聲望跟支持者
kellerlin
加上網路不會有立即的實體物理暴力回應,也不會看到受害者受傷哭泣感到愧疚
沒有踩剎車的反省能力,或不願接納制衡與道德約束的逆風言論時
「亂嗆傷人不用負責任」這種特權的爽感很快就會從幹話變成腐化
kellerlin
所謂「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艾頓勛爵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Lord Acton
也同樣發生在「亂嗆傷人不用負責任」這種被掩蓋成「只是講幹話又不會怎樣」上
kellerlin
那種話語權的爽感,跟自身權力的擴張是相輔相成的
不如說,「亂嗆傷人不用負責任」就是權力的表象行為(之一)
仗著權名利愈是肆無忌憚的亂嗆人,也就愈容易呈現權力失控腐化的結果(因為沒有剎車)
kellerlin
這點也發生在其支持者身上
只要模仿偶像亂嗆,就能體會到權力(罵人讓別人閉嘴)的爽感
那是一種名為權力的毒品,吸久之後就會上癮而無法自拔
kellerlin
這種愛亂嗆的政黨支持者,不一定是什麼固定族群或是性別
可以是各行各業、可以是底層小民或竹科工程師
只要對自己的生活不滿,就學偶像亂嗆傷人來發洩舒壓
kellerlin
此對不支持者或圈外人來看是不可思議的
主張理性的親友為什麼是這種政黨的支持者,或是敵對政黨支持者突然改宗
因為喜歡「嗆人成癮」的權力型態是一致的,就這樣而已
跟美國失落的右派關係反而不大
kellerlin
比方自己家中年長者喜歡拿麥克風亂罵晚輩的,其實並不忠誠於什麼政黨,只要有另一個更支持罵人的政黨當他靠山,無縫接軌到處劈腿根本就不是難事
習慣先嗆先爽之後,要這種人拿出證據來幾乎不可能,他還會嗆你為什麼不拿出證據來,好讓他不用付任何舉證可以繼續嗆。當指出「為嗆而嗆」的時候,這種人又惱羞成怒認為自己是在「辛苦地針貶時政」,怎麼可以質疑他(咆嘯),完全無法溝通
kellerlin
是故當政黨爆出弊案,黨內上上下下連志工跟支持者居然都在亂嗆「是別人的錯」還深信不疑
就是,呃,這些人應該全都已經習慣:只要嗆人就不用對亂做一通負責任、把爛帳丟給別人就好的「權力」模式了
kellerlin
在一般公司或公家單位中是非常爛的一種風氣,而且這種對內亂嗆嗆到最後,就容易開始互相質疑猜忌、或是認為誰應該要送頭背黑鍋、或是為了私仇栽贓嫁禍、避免火燒到自己趕快切割分陣營兼抹黑攻擊對方,一般稱為「鬥爭」
kellerlin
「鬥爭」是一種惡性的內耗,在學校或公司遇到這種爛同學或爛同事爛客戶爛廠商都想殺人了,當這種政黨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沾染這種惡質牽拖又鬥爭的風氣,就會變成社會規範、治安的問題
「以國家/民族為單位的時候,就是這麼驚悚,何況是一個鼓吹菁英論/超人論的政黨?
kellerlin
歷史上,權力的失控與腐敗,透過「cult of personality 個人崇拜」來掩蓋
極端民族主義(我們是□□人,○○人去死)、菁英超人論(只有某位當首領才能拯救一切)、鬥爭(用二分法逼死其他人)這些是二戰集權共產或法西斯的輿論操控
kellerlin
因為提出質疑的會被鬥死,或者被當罪魁禍首,讓人民無法監督貪污或是金錢流向
找某個族群當罪魁禍首,也可以轉移民眾對生活的不滿與憤怒,還能營造「總是有人想害朕」來博取同情
kellerlin
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理解,崇拜會讓一整個國家狂熱化作出反智行為
彷彿全國民綁在沒有剎車的爆走火車上往懸崖衝的過程還大喊萬歲
因為太自毀了,也是二戰後許多國家立法限制政府極權的原因
kellerlin
解嚴後避免中央極權政府或政黨A錢或烏西(貪污),台灣制定
公務人員相關的有貪污治罪條例
總統大選相關的有政治獻金法
雖然杯水車薪,但有總比沒有好......(幹
kellerlin
公務人員相關者或親屬浮報款項或挪公用的錢或東西,拿來自己用或圖利他人就是「貪汙」
政黨或政府上下其手徇私舞弊浮報費用或作假帳圖利,這樣的行為被定義為「腐敗」
kellerlin
所以金額愈爆愈多,沒有辦法對帳或是連正常收據都拿不出來,跟之前MG149案大大相反
連便宜行事、key錯帳的行為都能賴到別的政黨跟專業行政
就無法說服人這種政黨聰明理性、會清廉服務選民、會負起責任認錯道歉補償了......我智商真的沒有高到看懂他們到底可以多ㄎㄧㄤ
kellerlin
我帶國中社團同學都知道要乖乖拿發票手寫收據要有大寫數字店章私章統編抬頭劃掉空白處時間跟序號對不上就要自己回去哭著跪店家求老闆作廢並重開一張還要寫感謝函,每張發票跟手寫收據連手抖寫錯字或少一塊錢小朋友都要吵架打起架來因為要派衰小鬼給我罵結果這個政黨可以隨便開是當大家塑膠喔www
kellerlin
那這麼明顯的問題
為什麼支持者還要力挺都是別人的錯?
因為一旦承認,就不能再嗆人了
kellerlin
吸權力的毒吸到成癮,想要離開就等於失去生活紓壓的娛樂、就得承認自己之前都在亂嗆傷人做錯事
但受傷或被誣賴的人也不見得要原諒,反而會希望你的偶像徹底自爆以絕後患洋芋片,好吃
kellerlin
這就是為什麼台語有言「 囂俳無落魄的久 (囂張的時候沒有落魄的時候久)」
意思是囂張只不過是一時,因囂張得罪人,等到落魄的時候會更沒有人幫忙,而落魄更久,無法翻身
kellerlin
要避免言語權力的宰制,不妨講話前替自己跟別人留點情面與退路、不要到處亂嗆亂嘲笑人
被別人拿證據反駁了就自己認了,如果看到什麼網路爆料或發言,多蒐集相關資訊確認
kellerlin
不要腦羞成怒造謠說別人的證據有誤、也不要肉搜抹黑別人想告別人
那樣不但沒有風度、不理性、往往是在誹謗或傷害他人
kellerlin
然後不管支持什麼政黨,不要太投入政黨風暴,也不要太深陷「個人崇拜」
偶像也是人,會吃喝拉撒睡、會騙人也會被人騙
kellerlin
好的粉絲是確認並承認偶像犯錯,鼓勵他認錯、支持他反省並監督他不再犯
而不是當個全肯定的盲粉護航還怪罪他人「我家寶貝都是別人帶壞的」
這種全肯定真的就是不騙你騙誰也有人稱之為「這是信仰,沒救了」
kellerlin
如果發現親友或是自己身陷這種政黨個人崇拜,不妨給自己設立一個停損點
「我雖然曾經支持它,但它現在不是我曾經支持的樣子了」
「我希望它能把帳目查清楚並透明公開,並且不要再怪罪別人」
「在落實帳務基本之前,我不會支持它」
之類的
kellerlin
政治偶像的產品週期或許是最短命的
設立停損點有助於自己重新檢視反省
自己喜歡或是價值觀相近的政黨是否已經開始狂熱化失去理智
kellerlin
對人生第一次接觸政黨就遇到快速權力腐敗的政治初心者來說
被人家排山倒海嘲笑的感覺,肯定是非常難受的
(當然也希望愛嗆的人反思,開開心心嗆人只是一相情願的幼稚想法,你亂嗆人的時候別人也很難受你都不在乎了,那別人嗆到你很難受他們又幹嘛要在乎呢)
kellerlin
但難受不等於要繼續力挺已經出問題的人事物
那些繼續挺的支持者往往花了大半積蓄或是公司資產無法下車
撐著一口氣不能跟手上有錢的人翻臉
或是還希冀對方會願意看在自己嘴軟的份上給錢
kellerlin
如果不是把身家賭進去,那就快點從到處嗆人與個人崇拜中脫身吧......
崇拜是最遙遠的距離;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kellerlin
因為連極端狂粉的末路,中國也已經寫好了,信仰中國共產黨最後家破人亡自殺的母親,社論是這麼形容的
kellerlin
「...其實錢真的並不是關鍵,沒了可以再掙。但是堅持了那麼多年的信仰,卻發現是謊言,真的不是常人能夠接受。就像有一天,韭菜突然發現自己『深愛』了那麼多年的對象,竟是一把鐮刀。」
kellerlin
kellerlin
台灣跟中國的政治狂熱很多時候都是走「個人崇拜」路線,就是這個道理吧
kellerlin
補充:修正噗首,強調「失控」的權力與個人崇拜
kellerlin
在社會上失控的政治參與,其中一個類型就是民粹主義
kellerlin
美國的民粹主義者熱愛說謊政客,來自於正當性危機;反過來說,只要煽動「正當性危機」那政客幾乎可以無限制的發表歧視(種族)跟仇恨(仇女)言論仍獲得支持,所以在網路上不經思考跟查證搬運美國治安新聞、社運怪咖或政治活動當樂趣的政治廚,也就容易被洗成歧視仇恨的形狀
kellerlin
研究論文細分美國長期以來相對優勢的階級,會支持這種仇恨歧視政客,來自對政治菁英失望的代表性危機;或因少數族群或底層生活改善,相對剝奪感產生的權力貶值危機兩種
kellerlin
台灣的總統大選不管是哪個黨,都致力引發正當性危機,攻擊對手或政黨令人失望無法代表選民、或是中華民國第N次要滅亡,但與美國不同的在於,說話太難聽這點,很容易遭逢現世報
kellerlin
我覺得並不是因為說謊很真、忠言逆耳、或是嗆人很爽,而是在台灣,選舉是在「做人情」,因為黨員或支持者嘴臭得罪人、給人難堪、打壞人情,態度這麼差誰還要幫你
kellerlin
台灣──或是亞州地區儒家文化圈,口德視為個人品德的一環、什麼樣的社會階級地位講什麼樣的話,這種社會規範還滿強烈的。不同於美國一些地區教育,鼓勵有話直說、互相批評求進步、認為因批評惱羞成怒是沒風度
kellerlin
亞洲基於統治方便而形成中庸的社會規訓,傾向於委婉或是有禮貌的對談,把一些沒面子或是難堪的事情在檯面下解決,把留點情面作為談辦籌碼;美國這種教育一方面來自傳統保守宗教禮儀(新教倫理),一方面是因應移民社會多元族群而生,盡量直接講開比較有效率,也不用在那邊到處誤會、產生疙瘩或到處通靈、勾心鬥角
kellerlin
基於社會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前面才說,跟美國失落的右派關係反而不大,尷尬的是反而跟中國共產黨的灶神(橫柴入灶)方式有親密性所以才會有○共這種亂酸當好笑的說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