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davelin
Mon, Aug 19, 2024 12:21 AM
157
97
Facebook
ref YK Lin
糯唧唧是中国語,QQ是台語
糯唧唧是吳語系統裡面的詞彙和發音,轉寫為中文表意。對於台語來說的相對詞,最接近的應該是nńg-khiū-khiū。
但是糯唧唧並不是台語裡的軟QQ。這個詞彙是中国化的吳語,因為究其源頭在吳語裡面不應該是米字部的"糯",而是吳語裡面的"軟"(nu/ngoe),但上海、蘇州、杭州、台州、無錫...眾多吳語中的"軟"發音與"糯"大多是同音,最後就轉寫為Mandarin中的"糯"。但在現代Mandarin中的軟與糯是不同音,所以一個台灣人如果用nuò-ji-ji去發這個詞,根本就是滿臉黑人問號。
Deva
@davelin
Mon, Aug 19, 2024 12:22 AM
而台語也並不使用糯米這個詞,而是tsu̍t-bí(秫米),所以寫成糯唧唧就更不等於台語中的nńg-khiū-khiū了。語言是跟著時代變化,khiū-khiū/QQ這個口感在台語中早已跳脫了原來”軟”的限制,也跳脫了純粹糯米製品的口感,早已進一步進入到地瓜粉或木薯粉或芋頭粉甚至麵粉製作的各種食物,最後更進入跟豬肉牛肉雞肉魚肉蝦肉….有關的豐富食物形容:彈牙,有特殊嚼勁,有魔法般的韌性,不過硬也不會過軟。
Deva
@davelin
Mon, Aug 19, 2024 12:22 AM
"糯唧唧糖水"整個概念都是中国近年來炒作的餐飲品項,隨著抖音流行而快速進入台灣。"糯唧唧糖水"不是台語慣用法,台語中有"糖水",但"糖水"卻是吳越和粵人慣用來指稱整個甜點品項的詞彙,更可能是避難的上海人傳到香港後,才在粵地廣傳。
Deva
@davelin
Mon, Aug 19, 2024 12:22 AM
khiū-khiū/QQ口感可以說是台灣食物的感性代表,這個字眼上過美國與歐洲的報紙,甚至連外國的益智節目搶答,都曾以這個台灣詞彙作為考題而難倒參賽者。我曾和美國與歐洲朋友說過,如果要用一個字眼來形容大部分台灣人的個性,那大概就是khiū-khiū/QQ : 不是太強硬,但也不會爛軟隨便人欺負,我們做事有彈性,更重要是我們有特殊的韌性,跟台灣人交往也要時間久了,才越嚼越有勁。
Deva
@davelin
Mon, Aug 19, 2024 12:22 AM
至於彈力,那就是你以為往下強壓我們就會得逞,事實上是我們會彈跳起來打你的臉,如果太過惡霸,珍珠粉圓就會變成槍砲子彈….
數百年殖民ing
@scott111
Mon, Aug 19, 2024 1:28 AM
阿扁說小賴加油
@mako999
Mon, Aug 19, 2024 1:36 AM
早安
BGs
@bernardily
Mon, Aug 19, 2024 1:54 AM
Mon, Aug 19, 2024 2:02 AM
糯應該沒有Q的意思,常用的組詞是軟糯、黏糯,就像蒸好的地瓜或芋頭那樣介於鬆垮與緊實之間的熟澱粉口感,帶點黏性,但不是強調像Q那樣的彈性
zqsweet
@zqsweet
Mon, Aug 19, 2024 3:22 AM
QQ不是彈嗎?和糯是兩個詞ㄟ
woody_man
@woody_man
Mon, Aug 19, 2024 4:07 AM
聶隱熊 ʕ•ᴥ•ʔ
@icebearswallow
Mon, Aug 19, 2024 5:36 AM
糯在支国大概只有軟嫩的意思+1
蒼之祈願。荷魯斯
@TDaibuster
Mon, Aug 19, 2024 5:06 PM
不是軟糊糊嗎?
(有推薦台羅的拼音找尋平台嗎?
BGs
@bernardily
Tue, Aug 20, 2024 12:33 AM
教育部辭典收錄形容東西軟的詞
軟膏膏 nńg-kô-kô
另外有兩個形容人軟(疲軟)的詞
軟𩛩𩛩 nńg-kauh-kauh
軟荍荍 nńg-siô-siô
載入新的回覆
糯唧唧是中国語,QQ是台語
糯唧唧是吳語系統裡面的詞彙和發音,轉寫為中文表意。對於台語來說的相對詞,最接近的應該是nńg-khiū-khiū。
但是糯唧唧並不是台語裡的軟QQ。這個詞彙是中国化的吳語,因為究其源頭在吳語裡面不應該是米字部的"糯",而是吳語裡面的"軟"(nu/ngoe),但上海、蘇州、杭州、台州、無錫...眾多吳語中的"軟"發音與"糯"大多是同音,最後就轉寫為Mandarin中的"糯"。但在現代Mandarin中的軟與糯是不同音,所以一個台灣人如果用nuò-ji-ji去發這個詞,根本就是滿臉黑人問號。
(有推薦台羅的拼音找尋平台嗎?
軟膏膏 nńg-kô-kô
另外有兩個形容人軟(疲軟)的詞
軟𩛩𩛩 nńg-kauh-kauh
軟荍荍 nńg-siô-si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