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構成自己的 42 本書?

不一定能按照時序,但我很想知道答案:

1. 鹿橋《未央歌》
2. 法布爾《昆蟲記》
3. 曹雪芹《紅樓夢》
4. Rudolf Steiner《奧密科學大綱》
5. 安徒生《童話故事集》
6. 杜思妥也夫斯基《罪與罰》

= . =
1.
13 ~ 14 歲?
上帝是自然與美感經驗
這一點點距離在我不算什麼
尼采淨罵女人

2.
幼稚園讀的不確定集數,大抵沒看完
動手做實驗
長期觀察和生態系統
= . =
3.
國小五或六年級
黛玉焚稿
椿齡畫薔癡及局外
晴雯撕扇

4.
33 歲?
不一定擁有靈視也能觸及靈感和直覺
宇宙演化與人類進化
My Brain is designed for Esoteric Science
= . =
5.
幼稚園大班至今
根本是靠著小美人魚強撐到現在
得知 HSP 神經迴路迥異 85% 人口時在書店捧著〈醜小鴨〉讀到哭出來

6.
兩度從頭開始不知為何還沒有讀到結局
羅佳犯罪的理由一解我心頭之惑
索涅奇卡的痛苦
智商發展到某個程度必然走向上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倪匡《玩具》《眼睛》?
8.清楓聆心《霸官》
9. Linda Howard《不再有淚》
10.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浮士德》
11. 查良錚翻譯《拜倫詩選》
12. Shakespeares《馬克白》
= . =
7.
國中,也不知道為什麼蹦出來
Pathological demand avoidance
考古隊以中國漢語解開數百年前設下的謎題

8.
(近幾年待查)
少年得志大不幸,為自己活才是正經
即便頭腦失憶仍然心繫永不言棄
= . =
9.
(忘了大抵 2002?)
人口販運及盜賣器官
不無戰慄地體會到自己最深處孤僻而專一的狼性

10.
(小學三、四年級?連環版畫)
很長一段時日渾忘此事但無比提防魔鬼的契約
某種程度上極徹底地保護了 My 潛意識徹底遠離神秘學
= . =
11.
大學一年級
喚起頑強抵抗的意志遂沒有自殺
最好的思想,語言,文字是一體的

12.
大學一年級?
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之間幾經猶豫,若論雕鑿人格還是這部作品
自證預言,極度留意貪婪和慾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周仲諧翻譯《泰戈爾詩集》
14. J. R. R. Tolkien《魔戒三部曲》 +〈Ainulindalë〉
15. 關漢卿《竇娥冤》?
16. 金庸《笑傲江湖》
17. 杉浦志保《冰之魔物語》
18. 成田美名子《Cipher》
= . =
13.
(29 ~ 33?至今)
夢的部分,宿命

14.
小學五年級,(29 ~ 33?)
露西安.提努維兒,羅斯洛立安
韻律與音樂性
創世紀
= . =
15.
國一
殺頭也不服
音韻鏗鏘擲地有聲

16.
國一
隨遇而安置之度外
不以病苦為限制

在《天龍八部》《雪山飛狐》〈白馬嘯西風〉《俠客行》之間頗感猶豫
= . =
17.
(高一?)
咒術與結界
真名術

18.
(25 歲?
宿命與羈絆
深及臟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Jules Verne《地心歷險記》
20. Lucy M. Montgomery《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

21. Robin Hobb《刺客學徒》
22. F. Scott Fitzgerald《大亨小傳》
23. Jon Madsen《The New Testament
24. Roald Dahl《飛天巨桃歷險記》
= . =
赫然發覺內化到相當程度反而船過水無痕,潤物細無聲,還得去看別人的感想方才憶起 確有其事。
大抵因為我是習慣成自然遂願意用生命守護對方但一直在狀況外, 許多年以後遇上突發探問才意識到情感投入之深的那種人。(?
= . =
25. Nicola Tesla《特斯拉自傳》
26. 石楠《畫魂—— 潘玉良傳》
27. Henry D. Thoreau《湖濱散記》
28. 《項塔蘭》
29. 《時空四部曲》
30.《法蘭柴思事件》
喜歡長篇
Connie Brockway《My Dearest Enemy》《As You Desire》
Loretta Chase《The Lion’s Daughter》《Miss Wonderful》整個高中,世界歷史和女性主義都這裡來的
孤兒賴思慕流浪記、喜馬拉雅山的傳信鴿
彼得潘、愛麗絲都沒讀過原作,看得是 Disney Rilke 有一部坐船到島上去冒險的兒童文學,實在想不起來,恰逢雨連天,
= . =
31. 湯顯祖《南柯夢》
= . =
32. Rainer Maria Rilke《給青年詩人的信》(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馮至 譯

其實還沒讀完但已然使我徹底改變航向。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