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音樂 歷史 讀嘛讀嘛
《為時間終結而作:梅湘四重奏的故事》by瑞貝卡•莉欽
https://images.plurk.com/6wH4zReOhPCiKD0sSZj6en.png
20世紀法國音樂家奧立菲耶·梅湘(Olivier Messiaen)在二戰時期的戰俘營中,透過虔誠的信仰、音樂靈感的併發、對自然的體驗……等,不可思議地完成了生涯的代表作《時間終結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首演地點:德國哥利茲八A戰俘營
首演時間:1941年1月15號,晚間6點
演出人員:奧立菲耶·梅湘(作曲/鋼琴)、艾提恩·巴斯奇耶(大提琴)、翁西·阿科卡(降B調單簧管)、尚·勒布雷(小提琴)
演出聽眾:戰俘營囚犯、德國軍官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本書仿效《時間終結四重奏》的八個樂章,分段講述作曲家與他的音樂夥伴們在二戰時的經歷、作品的誕生背景、創作結構,以及戰後各自的人生發展。作者瑞貝卡•莉欽透過謹慎的文筆紀錄複雜的戰時細節,偶爾也感性穿插對音樂及人性的感悟。書中還包含走訪相關人員的對話紀錄,搭配私人收藏照片、紀念品……等等,同時以客觀及主觀視角,呈現出屬於該時代的經歷樣貌。

乍看是樂曲作為本書主角,但其實這是許多人參與其中,同時有關音樂、信仰、戰爭、人性與苦難的故事。

Messiaen: 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 Weithaas, G...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關於《時間終結四重奏》:
梅湘在二戰服役時,與剛認識的樂友兼同僚艾提恩·巴斯奇耶(大提琴)聆聽營區附近的鳥鳴,從而發想出作品第三樂章的靈感。「鳥鳴」一直是梅湘感興趣、後來也大量應用在其他作品上的素材。

接著,翁西·阿科卡(降B調單簧管)同樣被分派到這個營區,他隨身攜帶心愛的單簧管,阿科卡響亮的吹奏音色與樂觀的人格特質,鼓勵了梅湘持續在愈來愈煩悶、緊張的戰爭氛圍中進行創作。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被德軍俘虜之後,三人來到哥利茲八A戰俘營,並在此遇到最後一名四重奏成員尚·勒布雷(小提琴)。

梅湘在受囚期間依託於自己本身的天主教信仰,艱難的環境喚起了他對於聖經《啟示錄》的記憶: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我看見另一名力大無窮的天使從天上下來......他挺立在大海與大地之上,然後他舉起右手朝向上天,對著長生無疆的祂起誓......說:『再也沒有時間存在了;但在第七名天使吹起小號的時日中,上帝的奧秘將被應驗。』」(《啟示錄》,第十章)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再也沒有時間存在了」成為「進入永恆」的理解。脫離時間、人世、肉體、界限與苦難,梅湘希望藉此讓作品達到某種靈性層面,以八個樂章的編排,傳達出「在神創造世界的七天之後,從安息日進入永恆」的意象。

書中附錄提供作曲家本人對樂曲的序言及說明。創作架構與想法的筆記,請參考底下的噗:

@vivianacarol - #紐碼的筆記 #紐碼的待讀清單 20世紀法國音樂家梅湘《時間終結四重奏》...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儘管並非有意呼應二戰與猶太人大屠殺,但《啟示錄》的末日情境,天使指引……等,確實使作品成為了反映該時代的代表之一。同時,在創作過程中遭遇的一切:德國納粹對音樂家的相對寬容(部分原因是作為宣傳假象)、軍官的暗地相助(霍普斯曼·K-A·布呂爾與阿洛拉斯·畢拉斯)、來自其他囚犯或當地人的支持、還有最後在集中營中舉辦的首演音樂會,都賦予《時間終結四重奏》一個與眾不同的誕生背景。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艾提恩·巴斯奇耶(大提琴)後來回憶,購買樂器的錢來自其他囚犯勞動後的少量收入,大家一起集資,就為了讓他(經德國軍官同意)買一把可以用來排練四重奏的大提琴:

「……在平日收工的六點鐘返回營區時,所有囚犯報以熱烈的喝采聲,然後他們懇求他就這麼拉琴拉了好幾個鐘頭。他說:『哇!他們開心地大吼。我這輩子從未見過這樣的熱情。他們叫我拉琴拉到宵禁熄燈才停止。』」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時間終結四重奏》充滿當時前衛、非傳統的音響效果與理念,演奏家們對此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即使首演時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作品的風格,即使寒冬中的戰俘集中營充斥痛苦、虛弱、恐懼的陰影、諷刺與死亡,但它也無疑地,將敵人、加害者與受害者、心存善念的人或滿懷惡意的人、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德國人法國人波蘭人俄羅斯人……在過程中聯繫起來,共同聆聽這個被時代催生的產物。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關於首演後的人生:
梅湘、巴斯奇耶與阿科卡幸運地,在1941年首演後的春天得到了遣返法國的機會,然而阿科卡在最後一刻由於猶太人的身分遭到扣留,勒布雷則未被排入名單裡。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梅湘獲釋後接下巴黎舞蹈音樂學院的職位,在維琪政權監視下進行有限的創作與教學,必須身兼多職才能負擔戰時的經濟開銷。後來他回想在營房進行首演的記憶,說道:「我之前從未有過被這麼專注聆聽、並且感到被深深理解的經驗。」對作曲家本人而言,他將被囚的遭遇視為「上帝的旨意」,因為梅湘自認「我生來即是信徒。」他在當時選擇的不是反抗或逃跑,而是更加關注信仰與音樂,尋找精神上的自由。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巴斯奇耶與兩個兄弟平安重聚,逐漸恢復他們赫赫有名的「巴斯奇耶三重奏」樂團活動。參與《時間終結四重奏》的體驗帶巴斯奇耶走過了艱難的囚犯生活,保持對未來的希望。相比其他人,他更願意回想戰爭時的各種細節,包含各個事件的日期、確切地點,也記得許多善意的幫助。對於戰爭還有服役後的遭遇,他說道:「戰爭是不義的……我是可能逃避兵役的,但我對自己說,我去當兵就可以替代某個人上戰場……。」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勒布雷原本滿懷成為一流小提琴手的抱負,但是他直到1942年才獲釋,此前荒廢了七年多的時間無法練琴,戰爭帶走了他的夢想還有生活。服役與受囚經驗使他與社會產生斷層;勒布雷後來在友人協助下嘗試演員試鏡,才逐漸找到另一個新的舞台。然而,即使成為知名演員、生活走上正軌,他在人生裡依然拒絕細想二戰相關的痛苦回憶,唯一願意回想的只有《時間終結四重奏》。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性格與梅湘相反的阿科卡看重現實,幾次試圖從集中營逃跑。他充滿勇氣、有行動力、意志堅強,逃跑時也不忘帶著他的單簧管;雖然最後順利跳下火車與家人重聚,但以身為法國老兵自豪的父親亞伯拉罕卻再也無法回家。因為1942年9月, 阿科卡的父親被法國當局無辜逮捕並送上前往奧斯威辛的火車。 阿科卡的妹妹回憶,父親只來得及留下一張紙條:

「我要前往的目的地,我並不知道地名。」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與《時間終結四重奏》共存的戰爭記憶,即使在往後的人生也對四個成員產生不同影響。從此,四個人便或多或少地與當年的夥伴保持距離。乍看之下,戰爭或許催生了《時間終結四重奏》,但戰爭實際奪走了夢想、自由、生命、過去與未來,使音樂得以存在的原因則是人性。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作者透過採訪音樂家或他們的親友,記錄戰爭帶來的矛盾及人性多面向。音樂之外,他們還擁有自己的幽默風趣、情感與私人想法、童年、家庭、事業發展,最後邁入只能獨享的棺材中。充分的細節描繪使這些人物立體真實;比起梅湘的《時間終結四重奏》,私以為本書更重要的是旋律背後曾經參與過這場演出的人,與他們經由音樂而相遇、分離、走上不同道路的人生。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噗首圖片來源,出版社本身:
為時間終結而作 - 啟明出版 CHI MING PUBLISHING Co.

梅湘基金會與故居請參考:
Biography | Olivier Messiaen
La Maison Messiaen - Résidence d’artistes en Matheys...

梅湘本人唯一有參與的《時間終結四重奏》錄音CD資訊:
https://www.discogs.com/...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打太長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