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0 AM
Thu, Aug 1, 2024 2:56 AM
2
2
風評:賠了夫人又折兵,風電國產化利益流何方?
在政策推出初,專家或業界都己提出警告,此舉違反WTO規範,最後必然被告;另一個層面是:不可能達成國產化目標。但經濟部置之不理、繼續推動,終而有今日結局。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被歐盟告上WTO 綠能政策要轉彎了?|天下雜誌
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掀起核能存廢議題後,歐盟正式狀告台灣離岸風電的國產化政策,在蔡英文政府時期已被監察院糾正的風電政策會被調整嗎?被告了,為何可能讓台灣買到便宜綠電?
歐盟指控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違反競爭原則,告上WTO要求諮商
綠電
環保真是門好生意
環保部現在推動的政策,相信在對中小企業上的態度也一定強硬
旅宿業明年起限用一次性備品 環境部盼全民響應 | 青年日報
飲料店9月起禁用「一次性塑膠杯」!估每年將減7.9億杯-台視新聞網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2 AM
用電鳥是甚麼??
風評:賠了夫人又折兵,風電國產化利益流何方?
經濟部在推離岸風電的風場招標時,開出「非常漂亮」的價格,只是這個漂亮是對開發商漂亮而非用電鳥,政府(即台電)給予得標者平均每度5.8元、長達20年的保證收購價格,這個價格不僅遠高於當時國內的平均電價,更高於其它國家的價格─例如在此之前歐洲風電場招標價格就已到每度2.5-3元之間了。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2 AM
對外界的批評與質疑,當時經濟部對外的理由與說詞都是:要推風電國產化,政府不僅要有綠電,更要藉此機會建立風電產業,為此必須提高價格多付出,讓開發商向國內購買、技術生根……,連蔡英文也在講,說風電國產化會為台灣創造一個新產業等。
這個國產化政策已推動數年,不意外的歐盟把台灣告上WTO,且台灣沒多少贏面,風電國產化政策不可能持續,畢竟,台灣不可能學美國老大哥一樣,對WTO的裁決不理不睬當空氣。
另外一個結果也接近看到:國產化就是一場空。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2 AM
當初在推風電國產化時,有幾個情勢相當明確;一個是尖端與主要核心技術掌握在歐洲廠商手上,會給台灣嗎?想多了,當然不會。第二是台灣本身的市場再怎麼看,還是有其限度,很難永續養活一個大產業,因此一定要「出海」出口,台灣所有頭上有光環的產業都是如此。最後是如要出口,台灣的競爭力讓人擔憂,一來多數離岸風電採購牽涉到政府,台灣在這方面吃虧,二來要跟對岸競爭難度高。
現在情勢算是明朗化,當初對國產化政策的批評與憂心大多成真。國產化標案發包至今6年,台灣有得到或掌握任何歐商的核心技術嗎?沒有,倒是得到歐盟把台灣告上WTO。台灣風電產業有「出海」案例、或是說有出口能力了嗎?看不出來。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3 AM
即使談未來,台灣風電要出口,能跟中國在技術與價格上競爭嗎?難。中國用本身龐大市場養出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可謂「經驗十足」,去年中國風電專利競爭力(不是僅指數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中國製的核心風力渦輪機價格只有其它國家的3分之1。相較之下,台灣既輸在技術又敗在價格,如何競爭?
因此,在歐盟狀告WTO後,風電國產化政策既是終結,也是宣告失敗,但台灣為此付出的代價卻不可不知、更不可不究責。
最後是究責部份,風電國產化政策明顯失敗、台灣未建立有競爭力的風電產業,全民又為此多付出近兆代價(電費),更讓台灣被歐盟告上WTO,那些官員是不是該出來講講、負點責任?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3 AM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被歐盟告上WTO 綠能政策要轉彎了?|天下雜誌
就連監察院2022年的報告,都認為經濟部提出的離岸風電供應鏈在地化「自始即不具可行性」。
監察院指出的明證之一,就是沃旭能源大彰化風場共111套水下基礎,原本由中鋼旗下的興達海基接單,卻因生產瓶頸難以突破,不斷降低交貨目標,最終僅6座成功交貨,絕大多數基礎均為進口。
國產化要求,反過頭來影響到台灣已經建置的國產化量能,結果還被歐盟告。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Thu, Aug 1, 2024 2:54 AM
今年稍早,歐洲風機葉片龍頭維特斯(Vestas)就選擇放棄投標。維特斯亞太總裁帕特爾(Purvin Patel)在專訪中指出,這是因為他們檢視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案,認為國產化墊高的電價沒人會買單,風場不具財務可行性,讓維特斯不願參與。
有離岸風電業界顧問直指,以同樣規模的離岸風場來說,台灣建置成本可高達歐洲的2.5倍,主因就是嚴苛的國產化要求。
這麼大的壓力,但從當年經濟部次長沈榮津開始,就一貫相信「再生能源目標」與「國產化目標」,一定要並駕齊驅,一寸不讓。
經濟部與會官員在幾次內部會議的強硬態度,更讓再生能源顧問公司台灣尼阿斯(NIRAS)總經理孔榮印象深刻,「一位官員說,你們這些公司都還在台灣,而且好幾個歐洲開發商都說沒問題,你們在抱怨什麼?」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Fri, Aug 2, 2024 1:44 PM
台灣這麼小,甚麼都想國造真的有夠蕭貪還不切實際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Wed, Aug 21, 2024 2:29 AM
08/05
離岸風電3-2期選商正式出爐 5風場入選 SRE海廣最大贏家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Wed, Aug 21, 2024 2:30 AM
08/19
9000億「打水漂」…離岸風電國產化跳票 產發署回應了
歐盟狀告WTO 經部朝開放研議
歐盟7月底狀告世貿組織(WTO),指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違反WTO規定,要求台灣須在60天內提解決方案。經濟部官員低調表示,會持續與歐盟及WTO溝通。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會朝開放方向研議,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面臨轉折。
能源專家陳立誠批評,花大錢買離岸風電,結果只培養了一家做水下基礎鋼構的世紀鋼,但拿的仍是台電付給外商的電費,根本沒賺到外匯。陳立誠直言,台灣想到國外賺離岸風電錢是不可能,歐商風電很強,不需要台灣,亞洲市場太小,光大陸就把你打死,對岸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太強了,亞洲第一艘工作船就是大陸建的,越南在發展離岸風電 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為何買台灣產品。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Wed, Aug 21, 2024 2:31 AM
Wed, Aug 21, 2024 2:31 AM
產發署解釋,9座風電場未達標,是因相關零組件國內無產製能量,或受新冠疫情影響。該署指出,海峽一期風場已提報予能源署,考量是否裁罰。海峽風場則說,因接手較晚,現在達不到國產化,未必不能符合,會持續努力。
經濟部官員表示,二階強制要求國產化,但在第三階前2期降至60%、開發商自選組合,明年第3期,會再朝更鬆綁方向走。
@surname_chikamui - 負責現場統包工程的東元中午發布聲明指出,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彰化案場...
載入新的回覆
環保部現在推動的政策,相信在對中小企業上的態度也一定強硬
這個國產化政策已推動數年,不意外的歐盟把台灣告上WTO,且台灣沒多少贏面,風電國產化政策不可能持續,畢竟,台灣不可能學美國老大哥一樣,對WTO的裁決不理不睬當空氣。
另外一個結果也接近看到:國產化就是一場空。
現在情勢算是明朗化,當初對國產化政策的批評與憂心大多成真。國產化標案發包至今6年,台灣有得到或掌握任何歐商的核心技術嗎?沒有,倒是得到歐盟把台灣告上WTO。台灣風電產業有「出海」案例、或是說有出口能力了嗎?看不出來。
因此,在歐盟狀告WTO後,風電國產化政策既是終結,也是宣告失敗,但台灣為此付出的代價卻不可不知、更不可不究責。
最後是究責部份,風電國產化政策明顯失敗、台灣未建立有競爭力的風電產業,全民又為此多付出近兆代價(電費),更讓台灣被歐盟告上WTO,那些官員是不是該出來講講、負點責任?
監察院指出的明證之一,就是沃旭能源大彰化風場共111套水下基礎,原本由中鋼旗下的興達海基接單,卻因生產瓶頸難以突破,不斷降低交貨目標,最終僅6座成功交貨,絕大多數基礎均為進口。
國產化要求,反過頭來影響到台灣已經建置的國產化量能,結果還被歐盟告。
有離岸風電業界顧問直指,以同樣規模的離岸風場來說,台灣建置成本可高達歐洲的2.5倍,主因就是嚴苛的國產化要求。
這麼大的壓力,但從當年經濟部次長沈榮津開始,就一貫相信「再生能源目標」與「國產化目標」,一定要並駕齊驅,一寸不讓。
經濟部與會官員在幾次內部會議的強硬態度,更讓再生能源顧問公司台灣尼阿斯(NIRAS)總經理孔榮印象深刻,「一位官員說,你們這些公司都還在台灣,而且好幾個歐洲開發商都說沒問題,你們在抱怨什麼?」
歐盟7月底狀告世貿組織(WTO),指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違反WTO規定,要求台灣須在60天內提解決方案。經濟部官員低調表示,會持續與歐盟及WTO溝通。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會朝開放方向研議,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面臨轉折。
能源專家陳立誠批評,花大錢買離岸風電,結果只培養了一家做水下基礎鋼構的世紀鋼,但拿的仍是台電付給外商的電費,根本沒賺到外匯。陳立誠直言,台灣想到國外賺離岸風電錢是不可能,歐商風電很強,不需要台灣,亞洲市場太小,光大陸就把你打死,對岸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太強了,亞洲第一艘工作船就是大陸建的,越南在發展離岸風電 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為何買台灣產品。
經濟部官員表示,二階強制要求國產化,但在第三階前2期降至60%、開發商自選組合,明年第3期,會再朝更鬆綁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