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凝
@siying1611
Mon, Jul 29, 2024 11:30 AM
8
買了匡靈秀的《黃色臉孔》但未開始看,不過看了好幾篇評論,大致上知道是個怎樣的故事。
朱宥勳這篇評論也就明白地道出讀者(不)該期待什麼:
身份政治與跨區辦案:匡靈秀《黃色臉孔》 | 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
//
就此而言,「多元族群」在那樣的環境裡,最大的「文學特權」並不是「你們白人通通閉嘴聽我說」,而是「人們不方便說的,我多少可以說一點」。
當然,這樣精巧的策略設定究竟是不是好事,就見仁見智了。匡靈秀越是精準地夾縫求生,就越是顯示了這類輿論環境的狹窄與不可突破。《黃色臉孔》看似挑釁,實則世故;看似批判,實則順應。
要在這本書裡找到顛覆一切的力量,是不切實際的
——不如說,它真正在做的是讓種種「你感覺到但你說不清楚」的力量顯影出來。
思凝
@siying1611
Mon, Jul 29, 2024 11:30 AM
就我讀《巴別塔學院》的經驗,我相信比起要改變世界,匡氏寫作的目的更傾向娛人娛己。我相信她寫下有關對翻譯見解的橋段時,應該是充滿樂趣和滿足感的~
載入新的回覆
朱宥勳這篇評論也就明白地道出讀者(不)該期待什麼:
當然,這樣精巧的策略設定究竟是不是好事,就見仁見智了。匡靈秀越是精準地夾縫求生,就越是顯示了這類輿論環境的狹窄與不可突破。《黃色臉孔》看似挑釁,實則世故;看似批判,實則順應。要在這本書裡找到顛覆一切的力量,是不切實際的——不如說,它真正在做的是讓種種「你感覺到但你說不清楚」的力量顯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