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讀嘛讀嘛 在下午的講座內,張亦絢提到《蘿莉塔》可能是被轉手(經他人詮釋)而遭誤讀最厲害的小說,其根本不是支持戀童癖,甚至是反對戀童癖。讓我不禁想起《蘿莉塔》的楔子,一般人總以為小說就是韓伯特的回憶錄,但事實上納博可夫在小說前頭安排了一位小約翰.瑞伊博士,是他發現一名在審訊過程中於監獄過世的犯人回憶錄,並將此回憶錄/小說視為一心理學上的「個案病史」,還煞有其事地說:「《蘿莉塔》應該提醒我們大家——父母、社會工作者、為人師表者――投入更多的警覺與關注,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培育更優秀的下一代。」(但作者本意可能並非如此道德,詳細內收)https://images.plurk.com/21zqQNyR5eTA6qAPWlxsPO.jpg https://images.plurk.com/67jYG66aBdiE3Wqmpr2NAq.jpg https://images.plurk.com/6uWjVvZpIZt2KKr0I13z53.jpg
小步寫寫
而小說其實也不時出現一些韓伯特對陪審團或法官的喊話: https://images.plurk.com/4dXDkRjHXc9HsBmvx4WcGJ.jpg    https://images.plurk.com/5l6bvyr5KbUAleKWMKDAHn.jpg
小步寫寫
還有一些在韓伯特的敘述中,顯得(對他不利的)蘿莉塔的真實反應 https://images.plurk.com/xSIuvmPV9XYOg2stfgraB.jpg
小步寫寫
他對蘿莉塔的恐嚇說詞 https://images.plurk.com/23PD9s4CPplR5Pb921Yc7s.jpg
小步寫寫
就我的印象來說,小說內韓伯特算是滿不可靠的敘述者,他對於小蘿(蘿莉塔)充斥她會逃走的害怕擔憂,也忌妒或擔憂她是否喜歡其他男性,而小蘿也絕非純粹的軟弱無助,她也很快發現自己能跟韓伯特討價還價,或者蓄意(在韓伯特看來是蓄意)把其他韓伯特可能有興趣的對象帶到他面前。 https://images.plurk.com/7up7R4ONBibva9gG7HXk6M.jpg https://images.plurk.com/3bAYmyZsc8Y6bRSQZBK1yT.jpg
小步寫寫
但也因為本作是韓伯特的敘事,所以小蘿有如此性早熟、態度強勢,擅長討價還價,或刻意逗弄誘惑,都很難說是真實的、可信的。只看小說,會感覺到蘿莉塔跟韓伯特的關係是勢均力敵,甚至他時而落於下風,顯得弱勢,一片純情(?)被捉弄,但真的如此嗎?那是不是一套為了說服或在陪審團及法官面前裝可憐的說詞呢?
W.M.
我之前讀《蘿莉塔》的歷來討論,也有許多認為「這不是一本戀童癖的小說」的看法。但我覺得這本有一點風評被害,是因為和電影混淆在一起之後文本中其實並不鼓吹戀童的部份消失了(我會覺得電影中將少女性化的拍攝方式是很大的因素)
小步寫寫
W.M. :  對啊,但我覺得這也跟作者的態度很微妙有關,這是三采當時出版《蘿莉塔》時翻譯的一小段作者訪談,必須說納博可夫的閃避方式雖然是文學家常見的,不想幫自己的作品明確定位的迂迴說法,但以道德立場來說,真的超不明確的!
蘿莉塔Lolita
小步寫寫
然後我也覺得小約翰.瑞伊博士的介紹結語(就是噗首那段要大家提高更多警覺關注巴拉巴拉)很好笑,感覺納博可夫這個楔子的架設很有意思,以保守角度來說,這確實像是個預防針(把本作安排成一個心理學病理案例,可議的道德贖罪說詞),但另一方面,我也不認為納博可夫本人有如此道德,或這個道德主張是作家本意,這更像是他特意安置的某個,有趣的觀看濾鏡?畢竟他在作者序就說過,《蘿莉塔》其實沒有任何道德寓意。

啊,但我覺得這楔子有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指出韓伯特敘事的不可靠、欺瞞、道德疑慮。
W.M.
有有我看過這一篇,他自己的態度真的也是,我可以理解他不想以作者的身份把話說死,但因為是這個題材,他模糊處理的時候就更讓人多加聯想了啊
小步寫寫
還有這個作者序也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很厭惡某類讀法,也認為《蘿莉塔》並非在提供某種色情服務,

有溫和派人士會說《蘿莉塔》欠缺意義,因為它沒有教導他們任何東西。我並非教化小說的讀者或創作者,而且,儘管約翰.瑞伊如此宣稱,《蘿莉塔》其實沒有任何道德寓意。對我而言,唯有當作品能夠賦予我那種我不妨坦率地稱為「美學喜悅」時,我才能承認它是小說。而所謂的「美學喜悅」是一種存在感,它基於某種原因,在某些方面與其他以藝術(好奇、溫柔、仁善、狂喜)為基準的存在狀態相互聯繫。這種書數量不多。

但我必須要說,他這種沒有提供讀者在書本之外的明確閱讀指引的叨叨絮絮,真的很令人煩躁啊!
作者序 (Plurk Paste)
小步寫寫
又,三采跟博客來都還有留下當年(2011年)的出版紀錄,好慶幸,有些書絕版後很多書籍資料都會在網路世界被刪掉啊!

三采當年出版《蘿莉塔》《蘿拉的原型》的網站

蘿莉塔
小步寫寫
W.M. : 就,我可以懂就某類文學觀來說,作者不必然要給予明確的閱讀線索,或者(在書外)訴說明確的道德立場,但考慮到本作的驚世駭俗(?),作者在議論自己作品時還那麼曖昧,被誤讀成這樣子,只能說作家本人就算沒加油下去,但也沒想要滅火就是了。
小步寫寫
對了,三采版的《蘿莉塔》在新北圖書館都標註限制級,但其他版本沒有,好神祕。其實有點想借來確認一下完整的楔子,當初(為了寫論文)拍照只拍幾頁,現在發現紀錄不完整好難受,但又覺得過了這陣子後,自己大概也不會想看,又怕浪費資源。看有沒有熱心人士幫忙拍完整楔子?
小步寫寫
這篇文章也提出了,單看改編電影,跟看原著小說的觀點差異:

若是僅看 1997 年電影「Lolita」(中譯:一樹梨花壓海棠),我們會因為男主角在電影中的深情演繹,而產生動搖和模糊。Jeremy Irons 溫文的英倫外型、憂鬱儒雅的氣質、飽含深情又困惑的神情,面對洛每一次展現出的情難自已、痛徹心扉,以及最後與洛訣別後的痛苦,前去殺死奎爾蒂時眼神中清醒的瘋狂,都足以使觀眾產生動搖,覺得:「亨好像對洛真的是有愛的」,或者說,在這一版電影中所呈現的亨,對多洛蕾絲本身是真的有情的。然而,如若將「亨伯特(Hunbert)」的人物形象,以納博科夫的原著小說中描寫所定義,那麼,一切真實都是如墜冰窖般令人心驚。
閱讀|Lolita:男性視角下的性感少女,女性視角下的房思琪|方格子 vocus
芋頭涼丸
一開始確實會因為含伯特的敘述而迷惑,但看到最後一段,羅莉塔因長大後而被含伯特對其外貌形態嗤之以鼻的感想、以及回味兒童肉體的美好時,我馬上就明白我身為讀者的立場了。

作者的立場很明顯跟美化過的電影不同,但只能說作者不想偏激也完全不是電影的那個意思就是了。
小步寫寫
張君玫談孟若的這篇文章,儘管有很多地方我不同意,但這一段確實值得畫記:

最後一點特別有趣(知識上的有趣,儘管可能令人憤怒),因為,這正是戀童癖犯罪者的邏輯。他們不認為小孩子是「受害者」,他們把小孩子視同為大人,都是正常的情感與肉慾對象而且是互惠關係。如果把小孩說是受害者,就是在剝削他們的能動力。
Facebook
小步寫寫
我覺得《蘿莉塔》內韓伯特也是如此,他時而把小蘿當成孩子,誘騙、欺哄、討好,但又把她當成成年人一般談情說愛、渴求她的愛與關注,也處處提防她「移情別戀」,認為她聰慧狡猾,絕非外表那般的年幼,陷入某種認知誤區而不自知。
芋頭涼丸
羅莉塔成年後再相遇的敘述中,有提到羅莉塔長大了,對他沒來由的防備與冷漠。
然而他也失望著羅莉塔的肉體不再是以前那個模樣。

讓讀者整個驚醒,含伯特的自述從現實角度看起來,他就是個強暴綁架監禁犯。脫出含伯特的幻想,面對羅莉塔是個受害者的現實。

也內含多數男性的心靈狀態剖析,心臟夠強也不會被洗腦的可以讀讀。
小步寫寫
芋頭涼丸 : 我覺得原作有刻意保留某種,曖昧不明的道德判斷。一方面作者納博可夫也非常不想在作品之外明確劃出道德立場,可能是想避免小說淪為某種,明確教化或警世之作吧?

但另一方面,我覺得納博可夫依舊在許多佈置跟敘述的縫隙中,帶出韓伯特這個人的敘事是不可信、自我美化、自我同情,韓伯特同情被這份痴戀苦苦捉弄的自己,勝過客觀事實上因經濟跟家庭弱勢而被迫跟著他公路旅行的蘿莉塔,無法認清後者對他的依附,是基於沒得選擇的局面。

作家雖然讓敘事集中在韓伯特耽溺於個人感受的主觀描述上,但又很奇特地,感受出來他不完全認可或同情韓伯特這個人。(就算有所同情,也絕非認同韓伯特立場的同情,更像是從高處看他自欺欺人的同情)我覺得這點很厲害。
芋頭涼丸
小步寫寫 : 我很簡單的認為,他只是想看讀者到底有沒有把他的書讀到最後一行XDD
小步寫寫
老實說,以那個年代讀者們對於「不可靠的敘述者」的認知普遍程度,加上整體敘事泰半籠罩於韓伯特的主觀敘述下,我不覺得這只是一個「讀到最後一行就知道作者不是這樣想」、「驚醒男主角不過是個強暴綁架犯」的作品。說不定還會有人認同韓伯特,淒涼於蘿莉塔長大後變庸俗可鄙呢。

但要說作者高估了讀者的程度嗎?我覺得他只是不想要為了(跟讀者跟大眾)妥協而調低閱讀難度而已。但這不妥協,多少也造就了很多誤讀誤解,以及根本沒讀過書,經他人轉手說明而來的錯誤認知。
小步寫寫
這也讓我想到電影《戀夏五百日》,雖然演員也幾度出來說明整部片充斥男主角湯姆的主觀看法,他太沈迷於自己投射出的愛情幻想,而沒有注意到這段感情中的問題與歧異。但還是有很多人樂於擁抱湯姆的主觀敘事,認為女主角的行為費解,莫名其妙。我也覺得,假設讀者會在讀《蘿莉塔》到最後,發現男主角不過是個犯罪混帳,未免太樂觀,也太相信所有讀者的理解能力了。

[新聞] 喬瑟夫高登李維回應《戀夏500日》當中男女關係的對錯問題 - Hypesphere
ikuybottle
當年我看的Lolita不是這一版, 而是翻為蘿莉泰的另一版(好像也找不到了),如果能出新版/再版的話真想收
ikuybottle
蘿莉泰小說的內容其實已經不太記得了,不過最近爆出來孟若的事情,想想韓伯特面對法案的態度和佛雷林其實也蠻像的:

「在母親問及我時,他還向母親保證「她不是我的菜」。
接著當著母親的面,佛雷林告訴我比起如今的社會,
過去有許多更加開放、不那麼「拘謹」的文化,認為孩童經由與成人「連結」而得以「啟蒙」是稀鬆平常的事。
母親一句話都沒說。我則是緊盯著地板,生怕她看見我漲紅的臉。」
/
「佛雷林的反應倒是很快。他對母親揚言如果我報警就要宰了我,
並且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家人(註:這裡應是指生父與女兒此時所屬家庭),
指責我經歷的一切都是自找的。他把年僅九歲的我形容成「專門破壞家庭的狐狸精」
又說既然吉姆沒有阻止他,代表他們是默許的。」
- 這樣看,也許作者有取材過吧
小步寫寫
ikuybottle : 作者是誰?如果是納博可夫的話,《蘿莉塔》是1955年的小說喔😂

還是你是指報導的撰寫者?確實孟若事件的相關報導或評論,也有不少人會引用《蘿莉塔》的情節或敘述,作為解釋此次事件可議之處的原因。
小步寫寫
而且我也覺得孟若事件內,大人的態度跟《蘿莉塔》中的韓伯特很像,他們往往在言語或態度上高估了受害者的能力(說她性早熟、說她誘惑人)而輕視其無助(未成年、受監護、經濟無法自主,甚至仰賴加害者)。
ikuybottle
小步寫寫 : 同本書同個作者啊,應該是翻譯的版本不同,我看的那版本應該是更早的,印象中書封面是一雙少女的腿,記得是圖書館借的(應該是20年以前出的?),不過也是絕版書,印象中並不好讀,但那時候我吃重口(?)所以硬是讀完但印象很深,是一本某個層面上想買但又不太想買的書,果然買書不能錯過又絕版了…
小步寫寫
ikuybottle : 啊,我知道了,你是指史金納(Andrea Skinner,孟若之女)的投書吧,這我覺得與其說是取材《蘿莉塔》,不如說是這類戀童癖的說詞都是同個模式,為自己辯護也是站在同個立場,某方面來說,他們都是真心相信自己不是加害者,反而是被早熟少女迷惑的受害成人。
ikuybottle
第二段回言是節錄: 孟若女兒投書全文 裡的佛雷林的自我辯解, 抱歉讓你混亂了, 就某個層面上看和韓伯特的態度是一樣的,所以覺得《蘿莉塔》的作者可能有取材過吧
小步寫寫
ikuybottle : 我知道是不同版本的翻譯啊,我只是對於你引述孟若女兒的投書,又說「也許作者有取材過吧」感到費解而已。

畢竟以年代來說,納博可夫不可能在1955年的小說去取材孟若事件。而孟若女兒的真實經歷,又何必取材一部小說的陳述呢?
ikuybottle
不是,我的意思是《蘿莉塔》的作者可能有取材過真實的戀童癖是怎樣的想法,所以才能寫出《蘿莉塔》這本書,因為這種戀童癖對少女的投射並不是只有佛雷林獨有的,是一種"常態"的感覺
小步寫寫
ikuybottle : 明白了。但我不確定本作的寫成歷程,所以也不敢肯定就是了。
ikuybottle
抱歉,我省略太多了
小步寫寫
而且那個年代不確定有沒有流行取材(向相關人士受訪、或者找一些審判證詞等等)?不然如果納博可夫僅憑想像就去塑造韓伯特這樣的思維模式,天啊好可怕😱 但能設想跟會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不是每個寫連續殺人犯的作家本人就是犯人😂
ikuybottle
查了一下,阿爾弗雷德·金賽的性學研究是1948-1953,法國反對同意年齡法案請願 時間是1977, 德國興起的兒童性解放 時間是1968,以時間點來看,《蘿莉塔》的作者算是偏早期、可能是同搭上金賽的這一波宣傳
懷舊哥布林玩遊戲
好書,就是中間描述旅行的過程長到可怕,追求藝術高度但部分發展真的沒啥夢想,是一個變態心碎,美少女越來越不美,看似浪漫卻塞滿更多現實衝突的故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