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樂小天地
,〈中庸〉的致曲是從「誠」發出,「誠」是天道也是人道,是總持地說,已經將四端心都涵蓋在其中了。「誠」相當於《論語》的「仁」,是一切道德觀念和行動背後的內在動力根源,包羅萬有。二是孟子舉「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為例,指證人之性善,即使不做修養工夫,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在生活中仍然會隨時呈現,但不一定充分自覺,需要刻意保存。「致曲」的層次應該比一般人更高一層,已經自覺到性善或「誠」的存在,而去做進一步的推擴,使「誠」貫注到事事物物之上,一言一行都是誠的展現。簡單來說,就是無論大事小事,都以認真、清楚的態度去面對處理,盡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自然有感動其他人事物的力量。這一章用六個字來描述至誠之道感動天下的過程:形、著、明、動、變、化。其中「形」「著」是一組,屬於靜態的;「動」「變」是一組,屬於動態的
掰噗~
對呀 我也這麼覺得
自得其樂小天地
。儒家講感應有主動和被動兩面,「感」是自己主動發出愛人的言行動作,「應」是對方感受到而有所回應。「形」和「動」是自己主動去「感」,「著」和「變」是對方被動回「應」。感應是一體的,有什麼「感」就有什麼「應」,這是從人的真心來說,一點真誠的善意、善言善行有感動人心、連結人我的力量。連接動靜、感應的關鍵在「明」,〈中庸〉講「自誠明」,「明」由「誠」發出而能夠照亮萬物,賦予萬物意義價值,樹立理想標準。經過前五個過程到「變」,由變而化,變和化的差異在於變是立即性的,自己散發光明,對方的心馬上感受、察覺到;化是漸進式的,由心落到事上,現實之事無比複雜,理想的實現必須循序漸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