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和折扇聊到為什麼對第一線來說學問很多時候是反義詞,但第一線的經驗技術為什麼難以傳遞出去,來順手推個書

《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第三章:技術為何看不見

雖然是學術的書看起來有點距離感,但可以只看第三章就好!案例在描述黑珍珠蓮霧傳奇的誕生,有人物的互動與對白其實很像在看小說可以輕鬆看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雖然說事實勝於雄辯,但事實的腳力卻總是弱於論述,事事物物一旦文字化、數據化、統計化以後,這樣的論述形式總是容易取得發言權」-頁247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作者以黑珍珠蓮霧的案例,探討農夫的技術與在實驗室裡的農業博士的理論,不同形式的知識何時能夠「共通」並產生出技術創新的火花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我覺得有趣的點:作者對於師傅級的農夫們經年累月所累積的「身體記憶」,區分出四種特性:銘刻在身體、整體性、不易複製性與擴散遞減性,來說明為何技術「看不見」(141-148)。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除了角色之間:農夫與博士的對比,還有文中的「催花技術」與「剪了兩剪」技術之間的「命運」的對照很有趣

因為技術是對比出來的,當技術可複製性高、擴散遞減率低時,技術便不再是技術
以下是大雜燴讀書心得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前陣子折扇丟了 這噗 給我,那時候也有聊到語言的話題。我覺得不管是視覺語言、肢體語言、程式語言或是專業語言(專有名詞)都是以語言來稱呼是件有趣的事(?)

不同領域就像處在不同的世界,因此有不同的語言,因為語言的存在是為了能夠和他人溝通,但這個他人的範圍可以到多廣就不一定了,像原噗的80以上

原噗講的普通人可以到80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更多時候是60或40而已(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回到書中案例,明明是同個領域,但為何在第一線的經驗與技術卻無法和學院裡的「學問」無法溝通呢?

因為所處在不同世界,因此也有不同的語言,作者在書中是以文化習性來說明不同的知識形式
農學專家熟悉的是論述優先的實驗數據的溝通方式,農民師傅熟悉的是實作優先的溝通方式

細節我先跳過,合作一定會有個共通目標,作者將兩邊溝通與轉化的過程稱為文化轉譯——「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唯有此時,師傅與博士的溝通方式才有了基礎,能去發展後續的技術創新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書中比喻催花的師傅與剪了兩剪的師傅像是在不同的世界

讓我想到世界與視野是相互構成的,你所處的世界(領域)決定了你會看到什麼(與看不到什麼);同樣的你的視野再度構成了你所處的世界(思考方式)

用自己的經驗舉例:
1.不同領域:看一張美少女圖我以畫圖的視角出發,會開始分析構圖和顏色;但看同張圖的朋友是用女性主義的視角開始分析圖的凝視

2.不同階段:學畫的時候最初都是從觀察做起,在上手之前,首先要看得到——也就是分析

這個顏色要用多少顏料調出來、這個主題作者使用了什麼樣的元素,你要先看到了,手才有辦法跟上。因此隨著技術的累積,視野會漸漸的注意到不同的東西,如此反覆構成了在繪圖時的思考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雖然黃宣範的研究是針對語言與族群意識,但我想借用他的概念來談

面對所處的世界所用的生活方式(存在),經過不斷的實作、改良與傳承這樣的生活方式(行為),他成為了知識。

而串接存在、行為與知識的便是語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剪了兩剪的農業師傅與農業博士因文化轉譯產生了共同語言,得以聚焦達到蓮霧的品質。

而催花的師傅看不見植物的生長紋理,就此處在不同的世界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真的是不可以睡前寫讀書心得欸,這本我其實很熟也做過筆記,但我還是寫了三個小時,阿不就好險我只有要談一章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作者的文筆有夠好,會讓我覺得學術書怎麼可以這麼好看??
真是適合讀博士的人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ㄚ說到語言,我現在最大的煩惱是怎麼說人話

上次和整整三年沒見面的大學同學出門,被反應說:我整個人都變了,我現在的講話方式和他老闆(學校教授)很像,而且話變得很多

因為我是學術牢籠服刑中的人
但主要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價值觀和人生規劃啦,需要先有個基礎共識和方向才有辦法討論,不然就會變成地圖炮,但在共識前的討論很容易變成一大串,所以好像話很多,不然我平常也只會講諧音爛梗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ㄚ但仔細想想在論文寫完前還會是維持著現在的生活狀態,周圍只有學術圈的人或我研究場域的人,所以好像也沒差齁
只要論文寫完出去就自然會講人話ㄌ
折扇🎤像這樣的愛情讓我苦惱
「讓我想到世界與視野是相互構成的,你所處的世界(領域)決定了你會看到什麼(與看不到什麼);同樣的你的視野再度構成了你所處的世界(思考方式)」
→這邊讓我想到以前有發現語言似乎會影響到使用者認知世界的方式,並不只是文化上會有所不同,如果有一種語言比較細緻的區分顏色的話這個語言的使用者也能夠覺察到更細微的不同;過去會覺得是人的經驗造就語言,但語言或許也在影響人的身體經驗。雖然社會學比較常談到的是語言、符號和詞彙內建的文化和思考模式,而且這個研究的變項是不同語言之間不是同種語言之內,但會不會有可能同種語言隨著時間演進而讓使用者有世代差異,這個我覺得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折扇🎤像這樣的愛情讓我苦惱 :
他的研究變項挺有趣的
同個語言的世代差異應該也會有,但可能會是要看世代的單位是一代還是三代在跳。啊但我突然想到,以色彩學來說,其實我們說檸檬黃、蘋果紅、土爾其綠、鮭魚粉等等日常使用的這種指涉多半是固有色名,是我們生活經驗中的顏色,我會覺得他也是會受到流行所影響的

我覺得以顏色的考據嚴謹度來說,歷史劇的彈性比較大,時常會加入當代的美學或稍微混一點不同時代的風格,例如vouge 的這系列:
《大亨小傳》中派對服裝符合史實嗎?時尚歷史學家拆解1920年代美國流行元素|拆解經典電影|Vogue T...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如果是修復方面的話則有許多的價值爭議,雖然這些都要根據具體的案例來談,我這邊就先帶過,但我想到之前上課時有提到:你能夠說出多少種的紅

那時候大概在講如果沒有傳統語言與其所在的場域,這樣的傳統知識必定會消失,例如廟宇的大木作不會台語的話真的是跨不過檻

但另一個點會是美學的問題,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美學,即使是廟宇也會隨著整修有不同時代的喜好在裡面,像有些歷史悠久的大廟在日治時期整修時便有加入日式和西方美術的語彙在其中,但到了國民政府時代他們會覺得這不符合他們所想要的中國文化,便修回去也是有的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每個時代有屬於自己的美學,那我們要什麼樣的當代美學?
折扇🎤像這樣的愛情讓我苦惱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 時至今日還是很喜歡這個研究,但想想也會覺得這不就是建構主義嗎(好了
覺得整體來說要能夠產生當代代表性的美學風格(?)或許還有很長的路,有太多東西需要彌補了
❀船槳精靈❀愛丟か慘死
折扇🎤像這樣的愛情讓我苦惱 :
其實代表性的美學風格隱含著典範的觀點喔,即一家獨大
但說不定不產生典範也無所謂,就這麼眾聲喧嘩讓多元的觀點並置也無所謂(例如一神信仰的社會和多神信仰的社會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有著不同的考量)

所以整體來看應該會是系統性的問題,不同的價值觀能不能有效溝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