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吐司★即食寫手
演講分享
【外國語文學系的危機與轉機】
這幾周掀起對於人文學的價值與危機的討論風波,剛好最近臺灣大學辦了一場針對外國語文學系的演講,在我看來或許可以剛好對這個議題做出一個回應。

要理解人文學的價值跟意義,以及在AI時代下修習這些學問有何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去討論「人文學」能夠提供什麼樣的訓練。

文學憑什麼得以成為一個學科?這樣一門學科的專業知識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這個系列演講之中,至少有一名講者給出了一個我覺得相對讓人滿意的答案。

心得下收

外國語⽂學系的危機與轉機|⾼峰論壇系列

人文 外文 臺大 心得
罐頭吐司★即食寫手
大約1小時20分左右開始演講的許立欣教授所講述的內容是我覺得裡面最優秀的。
許立欣教授是政治大學外文系的教授兼系主任。
她在此次演講中先概括了外文系的招生狀況已顯示所謂的「危機」為何──大家可能會想到最近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的招生狀況,基本上就是大家會開始質疑人文學科的價值。

如果進去讀了出來找不到賺錢的好工作,那麼在這金錢至上的社會,當然不會有人想要去讀這種系所。既然要因應這個危機,就必須找出只有外文系能夠提供的價值,不然如果只是要賺錢的話,理工科系顯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除了賺錢之外,人文學系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學科的「專業性」。

就好像寫作明明是一門需要經過訓練與思考鍛鍊的技術,但人人都能置喙一樣,外文系對文學閱讀與理解技巧的訓練,好像誰都可以做。

像心理學家讀作品、哲學家讀作品等,為什麼我們會需要外文系?
罐頭吐司★即食寫手
不只是其他學系的人能夠看起來很輕鬆地擁有外文學系要訓練的能力,好像AI生成的文本也能很輕鬆地達成這些學系所要求的訓練結果──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閱讀、理解、背景知識等等。

不過,Chatgpt等生成式AI畢竟是透過大數據節選出最「平均、正確」的答案,所以這些回答其實都缺乏了來自讀者的個人經驗、脈絡、知識所產生的深度。這種深度來自於Close Reading細讀。

Close Reading,精讀的概念最早出自20世紀初英美的新批評學派New Criticism。新批評認為我們可以只透過閱讀文本本身,而不需要參照外在於文本的一切事物來理解作品。像是成書背景脈絡、作者意圖、時代等等,都不需要參考。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讓我們更加細緻地去分析作品,而不是把作品當成什麼其他事物的附庸。
罐頭吐司★即食寫手
可是新批評忽略了在進行精讀的讀者本身早就已經是時代背景脈絡、以及意圖還有價值觀的產物了。因此「純粹」閱讀文本的讀法是不可能的。

話雖然此,新批評仍舊成為了某種所有文學作品讀法的基本技能,就是說我們要盡可能地從文本上面去挖掘分析文本的元素:形式、格律、結構、用字遣詞、修辭、節奏等等。

而許立欣教授這邊所謂的精讀,顯然是已經經過改良的精讀,也就是需要考慮讀者、作者、背景的各種背景文化知識價值脈絡。

由於文本唯一客觀不變的部分只有文字,而我們、或任何人能夠對這些文字做出的分析與詮釋又總是奠基於每個人自己的脈絡,因此文本有種「開放性」來容納各種可能性。

當然,各種可能性不代表任何可能性都是好的讀法。文本本身自然會引導讀者的。

而AI所產出的詮釋與閱讀,都是某種「平均數」或大數據而已,缺乏了這種精讀的「開放性」
罐頭吐司★即食寫手
這種「開放性」跟「批判思考」息息相關。就康德的原始用法,「批判」一詞指的是重新檢驗、劃清界線,而不是中文語境中常有的用言語攻擊的負面意涵。

而批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識到自己的極限,也就是自己的限制:背景、文化、脈絡。

再者,這種批判、這種對文本的分析與詮釋是一種我們與未知事物的接觸,而學習如何與未知的、陌生的事物互動也是這種文本分析、精讀能帶給我們的就是這種方法。

而這種訓練,據教授所稱,是外文系能夠訓練,而AI或其他學門無法提供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