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Facebook
集資啟動 《無米樂》20 年之後,導演再次走進農田,記錄兩位傻瓜揮汗「種土」的動人故事。邀你支持《種土》紀錄片集資計畫: 《種土》紀錄片後製暨上映集資計畫

▌當返鄉青農,遇到樂天知命的農人
▌當他們發現,台灣的土壤已經生病
▌這兩位傻瓜,開始了長達數年的種土夢...

「我在竹科十年,33 歲的時候,看了《無米樂》才發現,我連故鄉旁邊的崑濱伯都不認識,也從未想過有這樣的生活態度。」──《種土》紀錄片被攝主角 阿仁
掰噗~
哪一位聰明的人來回答一下吧?
~龜苓膏~
阿仁 曾看到台大農藝學系郭華仁教授的發表,才知道原來台灣的農業已經是「加護病房式」的狀態,如果不靠化學肥料與農藥,很難種出作物,卻也因此陷入無法復返的惡性循環;原本鬆軟、肥沃的農田,歷經長達 60 年化肥、農藥摧殘,變成硬梆梆且無法呼吸的「死土」。

因此,10 年前,放下台大光環與科技業優渥生活的阿仁,回家鄉高雄並在橋頭租下農地來「種土」。他利用回收來的果皮葉菜,經過自然分解,成為「有機堆肥」;希望將來產能擴大後,能以低價賣給農民大量使用,作為有機農業的後盾。
~龜苓膏~
只是,放下滑鼠改拿鋤頭的日子,並不容易。但幸運的是,他遇見從九零年代就開始順應自然耕作的有機農夫── 安和哥。他早在 30 年前,就看見大量用化肥、農藥提高收穫量的隱憂;因此,他選擇以蔗渣養地、施用有機堆肥。

▌然而,讓土壤重新活過來,並不容易...

阿仁用自製的有機堆肥協助朋友成功栽種出 28 萬顆鳳梨,卻因苦無通路,賣出去的進度遠不及鳳梨腐壞的速度;更令人沮喪的是,因為「橋頭科學園區」開發計畫,讓好不容易恢復生機的良田,只能化做水泥地、一切歸零。

▌《種土》耗時 8 年,只盼喚起台灣人的關注。
~龜苓膏~
20 年前,《無米樂》用一部紀錄片,讓全台灣看見台南後壁鄉農人的故事。而《種土》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故事流動著農人愛土的生命哲學;他們不僅為生活經濟而辛勤耕作,更放眼於如何讓生態永續、讓肥沃健康的土地,有機會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種土後製暨上映計畫 正式啟動!
🎬邀請您一起加入相挺:
▸▸ 《種土》紀錄片後製暨上映集資計畫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