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上橋的小說,人都在和比自己巨大的東西戰鬥,但不是權力,而是自然界的東西,比如疾病、比如蟲害,集合起大家的智慧,面對這些危害。這部分很治癒,因為不是人與人的鬥智和使壞。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但也有很難以承受的部分。只占整本書很小很小的敘述,但很難就這樣過去。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故事有一個強國,強國征服許多小國,A國、B國和C國都是受害者。強國為了強兵,藉由節稅誘使A國放棄自己原來文化中對某種生物的飼養,改飼養另一種生物,而B國有那種生物,他們把生物賣給A國。但B國人被征服,仍偷偷地希望強國的政策失敗,因此沒有把真正正確的飼養方式告訴A國,如此一來A國人確實沒辦法養好那種生物。

這時C國人來了,同是強國受害者的C國人知道如何養好這種生物,但也明白B國為什麼不把正確的飼養方式告訴A國,他明白那種心情,然而最後他仍然告訴A國人要怎麼飼養,因為他看到眼前的生物在受苦。但他也仍然認為這項政策會失敗,因為終究這種追求自由且獨立的生物,並不適合強國強兵的目標。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上橋並沒有拉高視角來去批判這裡面的殖民和權力問題,完全沒有,如果就這樣讀,也就這麼地過去了。這和《香君》裡面,香使來到地方上的農田和農民對話,目睹蟲害,一面說這是自然天相(確實是,就是生態自己平衡,無關善惡,即使傷害人類生存),一面又明白這些農民比起生態平衡,更想知道怎麼度過眼前的難關。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這段情節其實很殘忍,弱弱相殘,也短視近利。因為就算養好了這種生物,也只是一時,很快地強國就會知道無法完成目標,取消這項節稅政策,那麼,這種生物,和改變原有文化習慣轉而飼養這種生物的人,該怎麼是好?可是為了眼前生活,C國人還是把飼養的方式交給了A國。而B國人,則從頭到尾都不贊成這項政策,可是還是把生物賣給了A國。三方都沒辦法造成長遠的益處,都只是辛苦地生活。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讀到這邊時感到很拉扯,讓我想到一些閱讀的事情。總是容易把自己的刻板印象或自我主張強加在小說上頭,認為小說並不如自己的意,或者小說作出了某種冒犯的事情(以現在的語言來講可能就是讓故事追求政治正確,然而上橋在這裡沒有,她就靜靜地描述著生存者的選擇),就這段情節來講,上橋沒有讓任何人物大聲批評侵略和殖民,她甚至在附近情節中安排了一個微小而極端的背景說明:在侵略與被侵略中,故事中有一個民族,甚至覺得被吃下將成為別人的身體,即使沒有國和被大國併吞了,仍然存在,他們會在別人/國家的身體中成為別人的血肉。(這種敘述在《香君》也有類似的,外來種落地生根,文化不斷彼此融合,產生新的東西)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其實本來想說不舒服(在意了好多天了,每天都在想這個情節太過寫實,簡直就和銘印之子3一樣,見到就是有人受苦,因此不斷修復眼前的事情卻不斷誕生出更多問題(比如一再一再鞏固父權)),但現在一把感受打出來,頓時覺得雖然不舒服,但也滿痛快的(突然的轉折)因為會感受到一種閱讀帶來的讓位,就是閱讀故事的趣味性(或說奇幻小說)之一就是「自己會消失不見/閱讀別人的故事時願意低頭」,上橋書寫的故事並沒有要追求「正確」或「倡議」,就是描述著這些的「安分守己」存在,沒有要強迫讀者思考這些事的合理性與否,或有沒有道德。(但也可能沒有這些問題,因為在故事中這些事情已經發生,動物想生活,植物也想生活,人也要生活)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比起來銘印之子系列就是非常入世,第三集人物彼此對話,但也像在對讀者說話,不過厲害的地方是沒有什麼說教感,就是故事足以引喻現世,讓人可以沉浸故事,也能回頭思考現實。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鹿王比較會讓我想到納爾曼年代記。納爾曼年代記非常分明善惡,雖然惡都會死翹翹,可是作家寫得很靈活快樂,反派總是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沒有一種來自書頁外視角的批判,我在想「政治正確」做壞了的話,可能有一種呈現就是作家想去凸顯「這是不好的」,「這是好的」的意圖強過自己筆下故事所能辦到的,以《鹿王》這個讓我魂牽夢縈好多天(X)的情節來講,也是我讀上橋很舒服的地方,比起道德批判或「怎樣才是正確的」,她就是寫這些人的難處,人的憤怒,人的慈悲,人的無奈,人的故事。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反正我要不舒服也是我的事,作家就是不管讀者,瀟灑地寫這樣的故事來冒犯我的價值和常識,這個感覺就是滿爽的。🤣 這種寫故事寫得好看,完全不管讀者舒服不舒服的感覺很好。(獸靈也是有這個,因此我也是很欣賞的)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也覺得好久沒讀到沒有「明顯批判」的故事了。(推理小說有時也是很愛教訓人⋯⋯啊可能就是說教)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赫姆Herm佛系開台VTuber (@bartenderHerm) on X
《香君》也是在講類似的故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