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8 PM
4
這兩週把石黑一雄的《我輩孤雛》這本小說讀完了。
這是一本以1930年代的上海與倫敦兩地做為故事背景的小說,主角是名私家偵探,全書以他第一人稱的視點展開。
我先簡短的說一下無關劇情的個人感想,中文版全書約400頁,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十分『慢熱』,大概要保持耐心讀到大概250頁左右的段落才會開始感到有趣。
然而這個有趣感大多建立在對於故事裡的世界觀與角色關係已有清楚的認識,彷彿一切的零件已經集齊,這台機器要終於要開始轉動了。
因此過了250頁後,接下來的故事將會像火車一般一路往前。如果你自認自己有足夠的耐心,這本小說應該會適合你。
以下是我個人的完整感想記錄,也先做個事前提醒,接下來的內容會提到故事謎底。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8 PM
故事主角名為班克斯,故事從他回憶起兒時的種種拉開序幕,班克斯的童年因父母工作關係在上海生活,20世紀初期的上海屬於外國租界地,是中國本土中相對和平的地方。
作者很熟悉回憶帶來的美化濾鏡是如何運作的,在班克斯回憶裡的上海,是個充滿溫暖與童趣的地方,非常的理想而且與世無爭。
班克斯在上海的童年之所以宣告結束,肇因於雙親在上海失蹤,失去監護人的班克斯因此被帶回英國給親戚照顧,此一事件使班克斯立下想成為名偵探的夢想,並誓言解開父母為何失蹤的謎團。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8 PM
然而這部故事有個很奇妙的地方,大多主角設定為偵探的故事,故事亮點通常會是主角破案的冒險旅程。但有趣的是《我輩孤雛》中這種段落被放在非常的後面,故事的前半不存在這類因偵探調查案件導致的高潮迭起。
反而是班克斯回憶童年的往事時,那些以成人視點來看不過是惡作劇或小打小鬧,在班克斯回憶時卻用了犯罪,惡毒等強力字眼。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在班克斯回憶外,現實的時間線上,我們會不斷看到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大力稱讚班克斯在某案立了功,從班克斯的主視點中也會提到某個人是在某案中認識的。
數個缺乏細節描述的案件構成了班克斯在倫敦的名聲,雖然故事裡仍有身為偵探必須去調查現場或蒐集證據的描寫,但那些案件的開頭與結局在故事中是缺席的。
這種刻意的『反高潮』是石黑一雄作品的重要特色,但這並非作者刻意的在耍弄讀者,在我看來這行為是在幫班克斯在這故事的世界觀中進行『定位』。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我所謂的『定位』是釐清班克斯在故事裡的世界觀及角色關係中處於何種位置,還有提供讀者班克斯對於其他角色的評價,這些都對故事接下來的發展相當重要。
《我輩孤雛》全書共有七大部,其中第一到第五大部就是我在噗首說的前面250頁的內容,之後的第六部佔了全書最大的篇幅,直接觸擊故事的核心謎團。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故事進展到第五部時,班克斯因追查與共產黨有關的案件來到上海,他發現很多熟悉且陌生的事物,讀到這裡時能感受到故事推進的比較緊湊,內容也數次提到現在的上海與班克斯童年記憶裡的差異。
比如班克斯小時候的住所現在變成一戶中國人家,他認得出哪裡是他小時候玩耍或讀書的地方,即使現在已面目全非。
相較於故事前半的那些童年回憶,成年後來到的這個上海可說相當陌生,但班克斯相當清楚若不強迫自己接受這樣的上海,那他不可能達到目的,無論是破案還是尋找自己失蹤的父母。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Sun, Jun 16, 2024 3:44 PM
接下來是做為高潮的第六部,其實我很猶豫究竟該不該稱這段做為高潮,的確在這一大段中把故事謎團全解明了,無論是父母失蹤的原因,背後的主使者曝光,班克斯甚至還與自己童年的日本玩伴重逢。但在這些看似把事情講清楚的地方,卻有種濃濃的刻意安排感,在閱讀的過程讓人感到非常不自在。
我是真的覺得在租界外的中日戰場上,遇到一個越界的日本兵還是自己童年舊識這點實在太扯,即便多少可以理解作者想給每個曾在書中有大量篇幅描寫的角色一個交代,但這安排我個人不太能苟同。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第七部就很單純的交代班克斯從上海回來後的現況,他也如願與自己的母親重逢,即使他的母親已經認不出他了,故事就在班克斯與領養來的女兒一起開始新生活畫下句點。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對我來說要評價這作品究竟是好還是壞實在有點難,他有好幾個我個人很愛的橋段與描寫手法,多半集中在班克斯回憶童年往事的段落中,像是與童年死黨一起惡作劇,後來又怕被大人責罵做出的幼稚掩飾,這些段落作者將它描寫的很迷人,很像遙遠的童話故事,但回到現實的時間線時卻有許多被刻意去『圓』的痕跡。
也許作者自己也深知這點,因此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我輩孤雛》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Sun, Jun 16, 2024 3:28 PM
最後講個自己為何會留意到這本書的經歷,我在找書時很習慣先看目錄,書中的每一部都附上了當下的時間與地點,並且列在目錄上,比如『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日 上海 華懋飯店』。
以193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很容易鉤起我的好奇,熟知民國史的人應該曉得那時可說是中國最亂的時候,而上海因租界的關係簡直像個陸上孤島。
這也讓作者在運用這個基於史實的世界觀時,在主角班克斯回憶童年在上海時的種種,有著濃厚的『烏托邦』感。
Loxen✏️祀海神泰
@loxenred
Sun, Jun 16, 2024 3:19 PM
我倒是蠻意外這是2000年發表的作品,原先以為會是90年代那時期發表的。查了一下石黑一雄有相當多的著作,其中《長日將盡》甚至被認為是作者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作品,之後有機會打算再找來看看。
載入新的回覆
這兩週把石黑一雄的《我輩孤雛》這本小說讀完了。
這是一本以1930年代的上海與倫敦兩地做為故事背景的小說,主角是名私家偵探,全書以他第一人稱的視點展開。
我先簡短的說一下無關劇情的個人感想,中文版全書約400頁,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十分『慢熱』,大概要保持耐心讀到大概250頁左右的段落才會開始感到有趣。
然而這個有趣感大多建立在對於故事裡的世界觀與角色關係已有清楚的認識,彷彿一切的零件已經集齊,這台機器要終於要開始轉動了。
因此過了250頁後,接下來的故事將會像火車一般一路往前。如果你自認自己有足夠的耐心,這本小說應該會適合你。
以下是我個人的完整感想記錄,也先做個事前提醒,接下來的內容會提到故事謎底。
作者很熟悉回憶帶來的美化濾鏡是如何運作的,在班克斯回憶裡的上海,是個充滿溫暖與童趣的地方,非常的理想而且與世無爭。
班克斯在上海的童年之所以宣告結束,肇因於雙親在上海失蹤,失去監護人的班克斯因此被帶回英國給親戚照顧,此一事件使班克斯立下想成為名偵探的夢想,並誓言解開父母為何失蹤的謎團。
反而是班克斯回憶童年的往事時,那些以成人視點來看不過是惡作劇或小打小鬧,在班克斯回憶時卻用了犯罪,惡毒等強力字眼。
數個缺乏細節描述的案件構成了班克斯在倫敦的名聲,雖然故事裡仍有身為偵探必須去調查現場或蒐集證據的描寫,但那些案件的開頭與結局在故事中是缺席的。
這種刻意的『反高潮』是石黑一雄作品的重要特色,但這並非作者刻意的在耍弄讀者,在我看來這行為是在幫班克斯在這故事的世界觀中進行『定位』。
《我輩孤雛》全書共有七大部,其中第一到第五大部就是我在噗首說的前面250頁的內容,之後的第六部佔了全書最大的篇幅,直接觸擊故事的核心謎團。
比如班克斯小時候的住所現在變成一戶中國人家,他認得出哪裡是他小時候玩耍或讀書的地方,即使現在已面目全非。
相較於故事前半的那些童年回憶,成年後來到的這個上海可說相當陌生,但班克斯相當清楚若不強迫自己接受這樣的上海,那他不可能達到目的,無論是破案還是尋找自己失蹤的父母。
我是真的覺得在租界外的中日戰場上,遇到一個越界的日本兵還是自己童年舊識這點實在太扯,即便多少可以理解作者想給每個曾在書中有大量篇幅描寫的角色一個交代,但這安排我個人不太能苟同。
也許作者自己也深知這點,因此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我輩孤雛》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
以193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很容易鉤起我的好奇,熟知民國史的人應該曉得那時可說是中國最亂的時候,而上海因租界的關係簡直像個陸上孤島。
這也讓作者在運用這個基於史實的世界觀時,在主角班克斯回憶童年在上海時的種種,有著濃厚的『烏托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