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Fri, Jun 14, 2024 11:50 AM
1
[ACGN|新海誠]重映repo
每次都會錯過重映,這次不僅趕上了,還覺得特典很好看,希望之後能收集到整組!
應該之後重映的電影都會發在下面。
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Fri, Jun 14, 2024 11:50 AM
2002《星之聲》
這部是我第三部看過的新海誠作品,與我最喜歡的雨景不同,這部的雨景並沒有任何看點,反而是放晴之後的天空十分美麗,已經有現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樣子了。
帶著2000年代的浪漫——讓高中生開鋼彈——現在看來,具有十足的情懷。
然後畫質的落差感覺並沒有像其他噗文的說法一樣那麼大,還是能夠好好享受作品!而且大概因為是短片的關係,新海誠那種獨特的緩慢甚至是拖沓感(對我就是在說你秒五)並不明顯,是個完整而緊湊的小品。
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Fri, Jun 21, 2024 9:20 AM
2004《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之前沒看過這部,趁這次機會來看了。
為了省一點點錢跑去樂聲看,意外地音響蠻好的,但畫面有些小,感覺下次應該要坐前面一點才不會那麼吃力。
節奏意外地很快,快到讓我開始疑惑、究竟為什麼之後的秒五節奏會這麼慢呢......角色臺詞之間的切換很流暢,很喜歡共享腦波(?)的感覺,能讓人的共鳴更加強烈。
另外,可能因為是少見的(還是唯一的?)兩男一女的配置,加上澤渡後來消失的緣故,因此拓也和浩紀之間的默契和之後的微妙轉變著墨變得非常重,算是難得一見!
然後科學的部分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完全沒感覺到居然會這麼燒腦,難道是因為睡眠不足的緣故......?
最後ED好聽,歌單預定。
&最後,當初在影城沒注意到,後來拍照才發現特典有刮傷......難道是因為在第一張的緣故嗎......
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Thu, Jul 25, 2024 4:29 PM
2007《秒速五公分》
好久以前看過的,那時候覺得這部明明只有一小時,卻硬生生給人像是看了一個半小時的巨大壓迫、寂寥和沉悶感導致我特別疲憊、也特別不喜歡這部。
原先其實沒有很想看(尤其是因為特典不是書籤),但後來拖到第三周終於是書籤了,所以還是決定去看一下(雖然最近好多電影要看!)。再一次看,雖然還是有拖沓之感,但是已經沒有那種壓抑的感覺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了十歲(?),此外也特別喜歡主題曲從在舊式卡拉OK的背景音樂一下放大到片尾的音量,擴大了那種寂寥感。
然後因為八月中旬要考試+出國,究竟有沒有時間去看言葉呢......?
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Sun, Jul 28, 2024 6:33 AM
2011《追逐繁星的孩子》
以前同樣沒看過這部,甚至還曾經一度和星之聲搞混,導致以為秒五之後就是言葉,後來大約是在喜歡上主題曲後才發現原來不是。
雖然一開始一直到中間都會覺得故事線很凌亂,但是到後面慢慢關聯起來直到收束起那一刻會覺得非常震撼,算是後勁很強的類型......!尤其是主題曲出來的時刻總是抓得很好,加上歌詞,便能讓人的情緒一瞬間被激發出來。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探討的主題類似(或只是因為有長髮男),莫名一直聯想到宮崎駿和鈴芽之旅。
BTW最近幾次看電影都遇到那種很吵的人,不管是複述臺詞或是討論和大聲感嘆都讓人感到煩躁,加上這次電影的性質,讓我前面沒辦法很專心看,結果就忍不住叫對方小聲點了......
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Wed, Oct 30, 2024 2:31 AM
2013《言葉之庭》
第一部接觸的新海誠作品,也是讓我入坑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這部對我來說也是他的所有作品裡面我最喜歡的,即使隔天就要出國行李還沒整理好(對這部我8/11看的但現在才打心得。原本想要前一天看,但其實要考試且發現記憶岌岌可危才只好這麼趕的)、即使沒有我一直蒐集的書籤特典還是跑去看了。
一直都很喜歡新海誠這種帶點文藝的小品作品,而這部的片長適中,加上我最喜歡的雨景,只能說重看一次還是很喜歡,喜歡到主題曲到現在還是手機鈴聲的程度。
去日本之後也成為了第一個聖地巡禮的地方(本來想要直衝仙台但還是有些困難然後現在體育館要休館所以後悔不已)。
64(魔性麋鹿@免費勞工
@shannonyswangya
Wed, Oct 30, 2024 2:49 AM
2016《你的名字》
本來沒有要看結果第七週特典是書籤!還有兩款!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有附塑膠套......?後來才知道原來書籤是新海誠指定要有的,看來賭博賭對了。
時隔八年第二次看,感想差不多,不過可能是因為當年是分段著看而這次是連續,被許多人詬病的「大型MV」的感受更加明顯。
即使劇情流暢,敘事方式卻是用新海誠慣用的短篇動畫手法,加上相似的宿命感,可能是因為這樣才會讓我一度把這部跟秒五的結局搞混。
但可能是因為長大了,漸漸可以明白為什麼彼此會這麼在意、會如此想要尋找對方的渴望,不知道失去了什麼內心卻感到空洞,也算是另一個層面的感想吧。
載入新的回覆
每次都會錯過重映,這次不僅趕上了,還覺得特典很好看,希望之後能收集到整組!
應該之後重映的電影都會發在下面。
這部是我第三部看過的新海誠作品,與我最喜歡的雨景不同,這部的雨景並沒有任何看點,反而是放晴之後的天空十分美麗,已經有現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樣子了。
帶著2000年代的浪漫——讓高中生開鋼彈——現在看來,具有十足的情懷。
然後畫質的落差感覺並沒有像其他噗文的說法一樣那麼大,還是能夠好好享受作品!而且大概因為是短片的關係,新海誠那種獨特的緩慢甚至是拖沓感(對我就是在說你秒五)並不明顯,是個完整而緊湊的小品。
之前沒看過這部,趁這次機會來看了。
為了省一點點錢跑去樂聲看,意外地音響蠻好的,但畫面有些小,感覺下次應該要坐前面一點才不會那麼吃力。
節奏意外地很快,快到讓我開始疑惑、究竟為什麼之後的秒五節奏會這麼慢呢......角色臺詞之間的切換很流暢,很喜歡共享腦波(?)的感覺,能讓人的共鳴更加強烈。
另外,可能因為是少見的(還是唯一的?)兩男一女的配置,加上澤渡後來消失的緣故,因此拓也和浩紀之間的默契和之後的微妙轉變著墨變得非常重,算是難得一見!
然後科學的部分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完全沒感覺到居然會這麼燒腦,難道是因為睡眠不足的緣故......?
最後ED好聽,歌單預定。
&最後,當初在影城沒注意到,後來拍照才發現特典有刮傷......難道是因為在第一張的緣故嗎......
好久以前看過的,那時候覺得這部明明只有一小時,卻硬生生給人像是看了一個半小時的巨大壓迫、寂寥和沉悶感導致我特別疲憊、也特別不喜歡這部。
原先其實沒有很想看(尤其是因為特典不是書籤),但後來拖到第三周終於是書籤了,所以還是決定去看一下(雖然最近好多電影要看!)。再一次看,雖然還是有拖沓之感,但是已經沒有那種壓抑的感覺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了十歲(?),此外也特別喜歡主題曲從在舊式卡拉OK的背景音樂一下放大到片尾的音量,擴大了那種寂寥感。
然後因為八月中旬要考試+出國,究竟有沒有時間去看言葉呢......?
以前同樣沒看過這部,甚至還曾經一度和星之聲搞混,導致以為秒五之後就是言葉,後來大約是在喜歡上主題曲後才發現原來不是。
雖然一開始一直到中間都會覺得故事線很凌亂,但是到後面慢慢關聯起來直到收束起那一刻會覺得非常震撼,算是後勁很強的類型......!尤其是主題曲出來的時刻總是抓得很好,加上歌詞,便能讓人的情緒一瞬間被激發出來。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探討的主題類似(或只是因為有長髮男),莫名一直聯想到宮崎駿和鈴芽之旅。
BTW最近幾次看電影都遇到那種很吵的人,不管是複述臺詞或是討論和大聲感嘆都讓人感到煩躁,加上這次電影的性質,讓我前面沒辦法很專心看,結果就忍不住叫對方小聲點了......
第一部接觸的新海誠作品,也是讓我入坑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這部對我來說也是他的所有作品裡面我最喜歡的,即使隔天就要出國行李還沒整理好(對這部我8/11看的但現在才打心得。原本想要前一天看,但其實要考試且發現記憶岌岌可危才只好這麼趕的)、即使沒有我一直蒐集的書籤特典還是跑去看了。
一直都很喜歡新海誠這種帶點文藝的小品作品,而這部的片長適中,加上我最喜歡的雨景,只能說重看一次還是很喜歡,喜歡到主題曲到現在還是手機鈴聲的程度。
去日本之後也成為了第一個聖地巡禮的地方(本來想要直衝仙台但還是有些困難然後現在體育館要休館所以後悔不已)。
本來沒有要看結果第七週特典是書籤!還有兩款!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有附塑膠套......?後來才知道原來書籤是新海誠指定要有的,看來賭博賭對了。
時隔八年第二次看,感想差不多,不過可能是因為當年是分段著看而這次是連續,被許多人詬病的「大型MV」的感受更加明顯。
即使劇情流暢,敘事方式卻是用新海誠慣用的短篇動畫手法,加上相似的宿命感,可能是因為這樣才會讓我一度把這部跟秒五的結局搞混。
但可能是因為長大了,漸漸可以明白為什麼彼此會這麼在意、會如此想要尋找對方的渴望,不知道失去了什麼內心卻感到空洞,也算是另一個層面的感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