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赫爾岑全名亞歷山大- 伊凡諾維奇- 赫爾岑,於 1812 年 4 月 6 日出生在莫斯科。他一生為俄國人民乃至世界文學寶庫寫下了許多不朽傑作。在談論俄國革命運動中的三代人物和三個階段時,列寧在自己被後人贊譽為天才論文的《紀念赫爾岑》裡寫道:

“起初是貴族和地主、十二月黨人和赫爾岑。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狹窄的。他們與人民相距甚遠。但是他們的事業並沒有落空。十二月黨人喚醒了赫爾岑。赫爾岑展開了革命鼓動。” 可以說,是十二月黨人大無畏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指引赫爾岑走上了革命道路。特別是 1825 年 12 月 14 日在彼得堡參政院廣場爆發的十二月黨人起義及其沙皇政權隨後的殘酷鎮壓,使赫爾岑大為感動也極為憤怒。他事後回憶道:“彼斯捷爾和他的同志們的被處死,完全驚醒了我的靈魂和童稚的夢。”
= . =
轟轟烈烈的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拋棄了財產地位、家庭妻兒、大公無私、奮不顧身一心為俄國勞苦大眾謀幸福的十二月黨人從此被俄國人民視為心目中的英雄。尤其是幾乎所有的十二月黨人的妻子、情人都不肯與十二月黨人離婚、分手,她們義無反顧、堅貞不屈,更是心甘情願地選擇了與自己的丈夫、情人一道前往遙遠的蠻荒之地西伯利亞服苦役的艱難道路。特魯別茨卡雅公爵夫人是第一個冒著風雪嚴寒動身到西伯利亞去的勇敢女性,她一生追隨她英雄的丈夫並因此病死在那裡。法國姑娘唐狄在巴黎一聽說昔日的情人伊瓦謝夫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亞去,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俄國,並向當局要求批准她到西伯利亞去與情人結婚。有關官員不敢做主,將此事報告給沙皇。沙皇尼古拉一世雖然憤怒不已,卻也為這位法國女郎的堅貞愛情所折服,特意破例批准了唐狄的結婚申請。
= . =
伊瓦謝夫和唐狄這對年青的情侶最後雙雙死在西伯利亞。這是一群道德高尚、品格超群、冰清玉潔、超凡脫俗的傑出女性;這是一群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女中豪傑、巾幗英雄。不僅如此,十二月黨人和他們的妻子、情人的光輝形象還影響了俄國的幾代人,這其中就有俄國的偉大作家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以《序幕》《怎麼辦?》等著名長篇小說聞名於世的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追隨十二月黨人投身革命後,也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去服苦役。一位送他去流放的馬車夫跟他告別時這樣深情地說道:“誰擁護人民,誰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去,這一點我們早已知道。” 當年俄國的革命家在流血犧牲、忍受苦難的同時,能得到勞苦大眾這樣的理解支持和熱愛,也算是死得其所,死而無憾了。
= . =
除了車爾尼雪夫斯基,為十二月黨人及其不屈女性的英勇事跡所感動,赫爾岑也拿起自己手中的筆為革命先驅熱情謳歌:

“那些給判處苦役的流放人的妻子被剝奪一切公民權力,拋棄了財富和社會地位,動身前往西伯利亞東部去,一輩子忍受那裡的可怕氣候和當地警察更加可怕的壓迫。有的婦女沒有權力到她們的哥哥或者兄弟那裡去,她們就退出宮廷,過著隱居生活,許多人離開了俄國;幾乎所有婦女的心裡都保持著對那些受害者的熱愛……”
= . =
-
= . =
4:20?
洗頭髮之前恰好看到頂樓最末一句決定打住,不知怎地稍有同感—— 受觸動之深刻程度當然並不能夠及於其萬一,不過 2013 年八月初次遭逢喪親之慟又於當週得知洪仲丘事件的銘印作用也已經穿鑿臟腑—— 當然,那時候依循我的年紀並不算是童稚的夢,不過基於傾向浪漫主義的天性,“驚破霓裳羽衣曲” 倒不是誇大;

國防布 “沒有畫面” 不僅促使我違背真實感受地選擇 原諒(舍弟)狸狸越過徵詢本人意願便擅自遊説阿咪替我購買保單當作業績的無禮行徑,甚至此後瞧見母親節快樂遂不禁想起留下來的人。
載入新的回覆